Luke 19: 11 While they were listening to this, he went on to tell them a parable, because he was near Jerusalem and the people thought that the kingdom of…
Reach Us
+65 6223 5203
Luke 19: 11 While they were listening to this, he went on to tell them a parable, because he was near Jerusalem and the people thought that the kingdom of…
Luke 14: 12 Then Jesus said to his host, “When you give a luncheon or dinner, do not invite your friends, your brothers or sisters, your relatives, or your rich…
When I first turned to the passage to prepare for this morning’s sharing, I thought to myself, “It’s not the right season to talk about the subject. The subject of…
我们看到,七十个耶稣的门徒,有的翻译本说72个门徒,大约相当于我们三个圣歌团诗班的人数,这么多的人受主差遣,两个一组,两个一组,在各城各乡传福音,他们每到一户人家,就向他们问安,说“愿你们平安”,并告诉他们说:【上帝的国临近你们了】,同时也医治城里的一些病人。 门徒因鬼服了他们而欢喜 这七十个人,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就像打了胜仗的战士凯旋归来一样,各个都欢欢喜喜的,向耶稣报告说:“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 耶稣看起来对奉他的名所能成就的事相当肯定,对他的权柄和能力毫不质疑,他对门徒说:“我已经赐给你们做这些事的权柄,和胜过仇敌的一切能力,就算撒旦也从天上跌落下来,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的。” →不过在19节耶稣话锋一转说:“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听到这里,门徒们肯定想不通,奉耶稣的名,既然连鬼都服了,不是刚好可以证明耶稣的名,还有他的权柄和能力是超于一切的吗?这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吗?经历过赶鬼现场的人肯定都会激动欢喜,欢呼雀跃的,为什么耶稣说不要因鬼服了我们就欢喜呢?然而,耶稣接着说出的后半句,让门徒陷入思索, 耶稣说:“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 耶稣叫门徒要因他们的名记在天上而欢喜 耶稣当然理解他的门徒会因着奉他的名,让鬼服了而欢喜,这是人之常情。不过耶稣似乎更挑战他的门徒有更深的看见和更大的欢喜,就是要为着他们的名字是写在上帝天上的册子上而欢喜。相信这对门徒来说是一个挑战式的全新的看见,因为门徒亲身经历奉耶稣的名赶鬼,鬼就服了他们,他们也亲眼看见耶稣的名是大有权柄和大有能力的彰显,当他们越沉迷于这么印象深刻的宗教经验中,就更难以转向有更深的看见。 (过渡句)不过耶稣的这句话很犀利:“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耶稣的话,使门徒不得不从成功赶鬼的欢喜中转向,来思索和感受耶稣这里提到的另一种的欢喜,因他们的名记录在天上而欢喜。 →其实对门徒来说,历来没有任何先知告诉过他们说,他们的名字可以记录在天上,成为天上上帝的国民。普普通通的人,居然因着信靠耶稣,他们的名字就可以写在天上上帝的家谱里面,成为属于上帝的人。对于门徒来说,他们只知道与上帝旧的约定已经毁坏(旧约),他们从此好像与上帝隔离开很远的距离一样,不知道上帝什么时候才能来认回他们。而这么多年来(两约之间)门徒看不到未来,只能恪守着上帝当年借着摩西赐下的律法,希望因着辛苦地守着这些律法,从而守住自己仍是上帝子民的身份,也不敢轻易地越过律法的界限,生怕一不小心就出了上帝子民的圈子,以此来小心地维持与上帝的关系。可耶稣当面告诉门徒说,就因着他们信靠耶稣,他们的名就可以直接写在上帝的家谱里,这么轻而易举地,永永远远地属于上帝。并且耶稣非常确定地告诉门徒说,要为着他们的名能记录在天上,为着他们能属于上帝而欢喜!门徒所经历的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欢喜,也许可以打一个比方来解释,就是皇帝的令牌。 之前门徒奉耶稣的名赶鬼,就好像手中拿着一个皇帝的令牌一样,只要这一道令牌亮出来,无论是何方神圣和恶势力都被降伏了。可之所以这些恶势力能被乖乖降伏,是因为门徒“奉耶稣的名”,亮出了“耶稣的名”这一道令牌,而且门徒亲眼见证了这道令牌的权柄和能力。而一般上,一个手里拿着皇帝令牌的人,被皇帝所差遣去做皇帝的工作,而这个人本身就是皇帝的人。那么,门徒拿着耶稣这道令牌,被耶稣差遣出去做上帝的工作,而现在耶稣说,门徒是属于上帝的人了。门徒的名会记录在上帝的簿子里,这岂不是让门徒更欢喜嘛! 不过在欢喜之余,也许让门徒惊讶的是,以前这道令牌是只有上帝才能赐下的,只有奉上帝的名才能有权柄和大能,各方神圣和恶势力才能被降伏,为什么今天耶稣赐下的这道令牌也具有同样的权柄和大能,各方神圣和恶势力也居然都能降伏呢!而且门徒明明是被耶稣差遣,拿耶稣的令牌,怎么耶稣说,就因为信靠他,门徒就成为上帝的人呢?这只有上帝自己才能说,门徒是属于上帝的人,怎么耶稣也能这么说呢?耶稣看起来,怎么具有和上帝同等的权力呢? 不管怎样,有两个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门徒的眼前,那就是,无论是鬼服了他们这件事,还是门徒的名完全属于上帝这件事,这些历来只有奉耶和华的名才能做的,现在奉耶稣的名也能去做。历来鬼就只怕耶和华的名,现在耶稣的名鬼也怕。这些历来只有耶和华才有的权柄和能力,耶稣都有!这些历来只有耶和华上帝才能成就的,看起来眼前的耶稣也能成就!莫非眼前的耶稣与耶和华是同等的!更大胆的推测就是,眼前的耶稣就是上帝自己,看见耶稣就等于看见了上帝自己! 耶稣的欢喜 就在门徒心里很困惑的时候,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起来。耶稣很少向门徒流露他的情感,这时门徒看到耶稣也欢喜起来。他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是啊,聪明通达人通常都有已经形成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自己的思想框架,看事情往往根据自己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来看。反而婴孩一般的人却没有任何预先的假设,没有固定观念,没有既定好的思想框框,他们会以新鲜的眼光,按照事情的本身所呈现出来的来看,反而因着好奇和求知会让他们看得更明白。 而耶稣的欢喜,似乎与以赛亚书很多章节提到的欢喜的氛围有相似之处(44:23;49:13;51:3、11;52:9;65:18、19;66:10),以赛亚书中提到,耶和华应许他的子民,耶和华会在他的子民中做成大事,彰显他的权柄、能力和荣耀,来救赎他的百姓,那个时候,连诸天和众山都应当欢喜。而门徒看到眼前的耶稣所做的,就是当年耶和华所应许要做的事,耶稣来,仿佛呈现出一幅万象更新的图画,他做成大事,叫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他说主的灵在他身上,他彰显主的权柄、能力和荣耀,来救赎耶和华的百姓。眼前的耶稣仿佛因着耶和华的应许成就而欢喜,就好像是耶和华当年所应许的欢喜那样。 接着耶稣向门徒进一步赐下恩典,主动向门徒启示他自己。他说:【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谁;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是谁。】也就是说,耶稣所拥有的这一切的权柄,能力都是父上帝交给他的。父和子之间的亲密关系非同寻常,只有父才能深知道子是谁。只有子才能把父表达出来。只有看到子,才能了解父。子和父彼此彰显,互为启示。简单说,就是耶稣曾说过的,不藉jie着子,没有人能够到达天父那里去。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张照片,就是有人制作了一张相片,当你上下调整看的角度的时候,因着光线的关系,你会看到两张不同的相片,但仔细看这两张相片又有些相似。当我们看到耶稣的相片和性情的时候,就好像看到天父的影像和性情,当我看到天父的相片和性情的时候,又好像看到耶稣的影像和性情。二者亲密无间,极其相似,又好像同一个人那样,难以分开。 最后,耶稣对门徒说:“看见你们所看见的,你们的眼睛有福了!”门徒看着眼前的耶稣,回味着他的话,“看见你们所看见的,你们的眼睛有福了!”耶稣没有说,门徒得到门徒心里想要得到的,门徒就有福了。耶稣也没有说,门徒得到别的一些东西就有福了,而耶稣只对门徒说:“看见你所看见的,你的眼睛有福了!”也就是说,耶稣希望门徒知道,看见他本身,门徒的眼睛就有福了! 这句话今天也是说给我们的,看见耶稣,我们的眼睛就有福了!耶稣知道我们每个人虽然各自的经历都不同,但都经历过他的权柄和大能,都在生命里经历过他奇妙的作为,甚至有些弟兄姐妹像当年的门徒一样经历过神迹奇事,但耶稣却说,“然而,不要因着鬼服了你们而欢喜,要因着你们的名字记录在上帝这边,是上帝的人而欢喜。”耶稣不仅要我们看见他的名能有权柄和能力行神迹奇事,他更想让我们看见他的名有着可以让我们到天父那里去的权柄和能力。普普通通的人,就因着信靠耶稣,他们的名字就可以写在天上上帝的家谱里,成为属于上帝的人。耶稣也向我们主动启示他自己,让我们看到,他具有和他的父同等的权柄和能力,一切所有的都是父交付给他的。他来就是要表达父,成就父交托给他,救赎父的百姓的大事。最后,让人借着他,到父那里去。 例1:一位布道会得耶稣医治的姐妹,并不认识耶稣是谁 有一次,我在布道会里看到一个姐妹,到最后讲员要求举手决志的时候,我问她,“你愿意接受耶稣成为你个人的救主吗?”她说:“我是信别的宗教的,但很奇妙的是,有基督徒邀请我去布道会,在其中一次的布道会上,我的病居然被耶稣给医好了。”我就问她,“那耶稣医好了你的病,你愿意信靠他吗?”她回答我说:“我只是对布道会感兴趣,以后要是再有布道会,你可以通知我吗?我都会来的。”我们看到,就算人经历了耶稣的权柄大能医治,并不表示他就认识耶稣是谁,虽然她参加了很多布道会,可她还是无法知道耶稣是谁,也无法相信他。这样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耶稣不让门徒沉迷于鬼服了他们的神迹奇事,不要让门徒因鬼服了他们而欢喜,而是一步步引导门徒,让他们看到他自己是谁,使他们真知道他是谁,这样他们才能成为真正属于上帝的人。这个姐妹虽然经历了耶稣的大能医治,但她需要进一步认识耶稣是谁,才能成为耶稣的人,上帝的人。 例2:有些过多追求属灵经历的教会和个人,逐渐遗忘了耶稣和圣父 现今我们知道,有些教会或者个人,比较过多地追求属灵的经历,希望耶稣向他们彰显更多奇特的宗教经历或者神迹奇事,不知不觉中,有些却渐渐把耶稣忘记了,把眼目过多地注意在耶稣的权柄和能力上,却没有能将眼目注视在耶稣本身身上,渐渐地,耶稣被遗忘了,圣父也被遗忘了… 一个圣灵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在多年以后写了一本书《被遗忘的圣父》,就提到当个人或教会过度追求属灵经历、神迹奇事的时候,会有渐渐远离耶稣和圣父的危险。三位一体的上帝,圣父、圣子、圣灵,若只强调其中一方面圣灵的属灵经历,就会渐渐远离,甚至忘记圣子和圣父。 所以,今天,耶稣提醒门徒,也对我们发出邀请,让我们看他!看他!他说:“看见你所看见的,你的眼睛就有福了!”我们当中,无论是初信主的,还是信了几年,几十年的弟兄姐妹,不管你现在的处境如何,耶稣今天都向你发出这道邀请,他要你来看他!看他!他说:“看见你所看见的,你的眼睛有福了!”你愿意看耶稣吗?耶稣说,“看见他的,你的眼睛就有福了!”你的心里是不是觉得,你跟随耶稣,想要得到的是其他的,这样或那样的福分,你没有想过,单单看见耶稣,就是你的福分。无论你心里怎么想,耶稣今天只是单纯地向你发出这道邀请,他叫你看他!看他!他说:“看见他,你的眼睛就有福了!”你能体会到看见他,就是你生命里最大的福分吗?你能从心里体会到他是谁吗? 让我们现在定睛在耶稣身上一会,让我们的眼神与他的眼神交汇,让我们的眼神,心思,生命都注视着他,让我们只为看见耶稣而欢喜,因为我们知道,看见耶稣,就是看见了上帝本身。让我以这首诗歌帮助大家,定睛在耶稣身上片刻,同时也在内心深处回应他的邀请… 我先把歌词读一遍,帮助我们定睛耶稣,回应他的邀请. (2举起手来) 诗歌:《全然为你》 词曲:施弘美…
Luke 7: 16 They were all filled with awe and praised God. “A great prophet has appeared among us,” they said. “God has come to help his people.”17 This news…
Good morning brothers and sisters. And happy new year!! Our passage today is from Luke 7. I will read in English. 7 When Jesus had finished saying all this to…
一、历史的回声 一个亡国犹太人的回忆图像 我是一个犹太人,从小出生在耶路撒冷,有一天,我看到北国以色列灭亡了,以为这样的厄运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谁知道,公元前587年,巴比伦人入侵,我们常常献祭的圣殿居然被摧毁。更严重的是,我们作为上帝立约的子民,居然沦为俘虏,被掳到敌国巴比伦手下,成为他们的阶下囚。我们同行的有几万个人,包括皇亲国戚和祭司官长,都一并被带走流放成为阶下囚。 一夜之间,我们的人生发生了巨变。昨天还在自己的国家享受生活,今天却游走在异国他乡的街上,成为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作为上帝的子民,我们不得不问:“上帝,你在哪里?对我们今天的遭遇你怎么解释?你怎么好像突然向我们变脸,向我们转身了呢?” 冷静下来,回想了一下当时亡国时的情形。记得有一个不怕死的先知,叫耶利米的,居然当时在我们享乐的时候,就对着我们当头棒喝,他说:“耶和华说:‘我要向这城变脸,降祸不降福,这城必交在巴比伦人手中,他必用火焚烧。”(耶21:10)’”他说,上帝要借巴比伦人的手毁灭我们。(耶利米27:8)还说要把我们的颈项放在巴比伦王的轭下,让我们心甘情愿服侍巴比伦王和他的百姓,才能保住我们的性命。(耶27:12)意思是巴比伦的军队会入侵我们吗?就算是巴比伦的军队打过来,也不能像耶利米说的那样,不抵抗就认输投降啊,我们怎么能甘愿呢?在当时一片和平的时候,谁会相信他说的话呢?我们干脆把他关进了护卫院内。 情况渐渐复杂起来,我们又陆续听到了一些别的先知对我们说话。其中,他们有的说,“不会的,我们不会去服侍巴比伦王的。”(耶27:14)还记得有个先知还相当肯定地对我们说:“耶和华说,两年之内,倒反过来,我们还必会打败巴比伦王,折断巴比伦王的轭。”(耶28:11)。 接下来,我们听到先知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耶利米发话对那位发预言的先知说:“你应当听!耶和华并没有差遣你,你竟然对着百姓传谎言。你必在今年死去。”没想到,那个先知居然在那年的7月果真死了。我们开始有点相信耶利米所说的话了。 可是,当时的情形实在是混乱:真假先知难以分辨,都说是耶和华叫他们说的。再加上还有王的声音,祭司的声音,众人的声音都混杂在一起。渐渐地,我们就听不进耶利米所说的了… 直到今天,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个被关在护卫院里的耶利米所说的才是真的,因为他说的居然都变成了现实。到现在我们才明白,他才是耶和华的真正代言人。那么,看来只有回忆他的代言,才能找到上帝对我们变脸转身的真正原因。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耶利米的另一幕(丈夫与妻子恩爱的图像):耶利米站在街上,对着耶路撒冷的人喊着说:“雅各家、以色列家的各族啊,你们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想对你们说:“我记得,你年轻时对我多么情深!蜜月期间,你多么爱我!你跟我走过荒野,经过没有耕种的地方。你是我神圣的子民,是专属于我的,是我首次收成的果子;谁伤害你,我就降灾祸给谁。”(耶2:2-5,现代中文译本) 听着耶利米的这席话,我们的心里感到特别甜蜜,他说的是对的,我们本来与这位耶和华有着很亲密的关系,就像婚姻爱情一样的恩爱甜蜜。这一路走来,都是祂在保护我们,谁敢动我们,他就必降灾祸给他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使我们之间的爱情渐渐冷却了呢? 后来耶利米说:“耶和华说,可是,你们见我有什么不义,做的有什么不对的?竟远离我,随从虚无的其他神呢?你们对我只字不提,对我给你们的恩惠也只字不提,你们还记得吗?是我救你们脱离埃及,领你们经过荒野;是我领你们走过崎岖不平的沙漠,干旱惊险的旷野,没有人烟,没有人走过的地方;是我把你们带到肥沃的土地上去,让你们享受各种土产和美物。唉!可是你们却糟蹋了我的土地,污染了我赐给你们的地方。你们当中,到最后连祭司都不提起我,问一声说:“耶和华在哪里呢?”传讲律法的都不认识我,官长背叛我,先知奉其他神明的名说预言,拜毫无用处的偶像(耶2:5-8和合本、现代中文译本)最后,『耶和华说:“賊被捉拿,怎样羞愧,以色列家和他们的君王、首领、祭司、先知也都照样羞愧。(2:26)』 当回忆往日,我现在才渐渐明白为什么耶和华向我们变脸转身了,原来是我们先离弃耶和华,忘记了祂,忘记了祂的一切恩惠,是我们先向耶和华变脸,向耶和华转身的。自己的儿女不认自己的父亲,这位父亲耶和华是多么地心痛。 耶和华继续借着耶利米向我们说话,“耶和华说,我因此必与你们争辩,也必与你们的子孙争辩。你们留心看看别的国家,难道有一个国家换了他的神吗?怎么我的人却将他们的荣耀换了无益的神。耶和华最后说出了他的心情:“真是及其恐慌,太凄凉了!”我的百姓竟然离弃了我这活水的泉源。(耶2:10-13)新妇岂能忘记她的美衣呢?我的百姓却忘记了我无数的日子。你怎么修饰你的道路要求爱情呢?(耶2:33)我的百姓去向木头说:“这是我的父。”认木为父,向着石头说:“你是生我的。”认石为母。你为何东奔西跑,要更换你的路呢?(耶2:36)你们以背向我,不以面向我!(耶2:27) 最后耶和华借着耶利米呼唤我们的心:“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因为我作你们的丈夫。(3:14)回来吧!你要承认你的罪孽。我必不怒目看你们,因为我是慈爱的,我必不永远存怒。”(3:12-13) 到最后,耶和华甚至叫耶利米亲自下到犹大王的宫中,向祂所爱的人下达最后一道通牒:“坐大卫宝座的犹大王,你和你的臣仆并进入城门的百姓,都当听我的话啊!“你们千万要施行公平和公义,从欺压者手中解救被压迫的人。你们不可虐待或逼迫外侨、孤儿,和寡妇;也不可在这地方流无辜者的血。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大卫的后代就会继续作王。你们以及你们的官员和人民都可乘车、骑马,经过这些城门,进入王宫。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命令,这宫殿将必成为废墟。(22:1-5参见和合本、现代中文译本) 回忆被掳前后耶利米对我们所说的话,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逐渐明白和体会到,耶和华是多么爱我们,是祂将我们从为奴之家拯救出来,带我们经过荒芜之地带我们到美好之地。祂的慈爱如此丰盛,祂是如此疼惜我们,说我们是祂的人,祂要做我们的神,我们是祂的儿女,可是我们却忘记耶和华,转信其他神,远离耶和华的爱情,向祂变脸,向祂转身。当我们东奔西走转去拜去拜其他神明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也远离了耶和华,我们变得不公义,对人也失去怜悯心。 我们先向祂变脸,转身的图像 小结:回想这位神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心里十分感动,这是一个与我们的民族有深刻的渊源关系的神,祂以婚姻爱情里的丈夫一样深爱着我们,祂与我们出生入死,走过最艰难的岁月,领我们走过沼泽(zhao)地,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我们。可我们却从上至下,从王,到祭司,官长,都把祂忘记的一干二净,我们去东奔西走地到处盲从其他的神明,却将与自己生死与共的这位神忘记,是我们先向这位神变脸转身,以至于祂对我们的慈声呼唤:“回来吧!回来吧!我的儿女!” “回来吧!回来吧!我的儿女!”在当时似乎挽回不了我们已经走远的心。这位神的最后一道警告通牒似乎也无法震醒我们当时已经麻木冷漠的灵魂。 仔细再回想一下,我们的心不禁震动,因为我们发现当时这位神不只是借着耶利米一个先知这样呼唤,还有借着先知以西结、先知以赛亚、先知约珥,还有很多很多先知… 原来在耶利米之前,几乎在每个君王时期,耶和华都派了先知奉祂的名在呼唤我们,这呼唤就算从大卫王朝[1] 算起(公元前10世纪),5年,10年,20年,50年,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年…也竟然已持续不断了将近500年。有哪一个神能够这样情深意重地呼唤和忍了祂的百姓长达500年?有哪一个丈夫能够对祂的妻子如此地一往情深?原来这位变脸的转身的上帝,在祂发出那道冷酷命令之先,早已对我们恩泽连连。原来祂的变脸是祂最后一声无可奈何的召唤。 面对这样的一位有情有义,有爱能忍我们的神,我们的心里被激励,祂的那句呼唤一直围绕在我们心头,“回来吧!回来吧!我的儿女!”看看我们今天背井离乡的光景,我们还能回来吗?我们都亡国了,都走的这么远了,还能回去吗? 这个时候,耶利米的话又在我们耳边响起,给我们身处黑暗的人带来了盼望的曙光。他说,耶和华叫他对我们说,日子将到,耶和华必会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他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大卫必永不断人坐在以色列家的宝座上;而且祭司、利未人在耶和华面前也不断人献燔祭、烧素祭,时常办理献祭的事。/在那日子我们犹大必得救,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耶33:14-18) 原来,耶和华仍然顾念我们,祂仍然记得与大卫之间爱的约定,那是一个永远的爱的约定。记得一首诗歌里这样唱:耶和华要作大卫的父,大卫要做耶和华的子。倘若大卫和他的后代犯了罪,祂必用人的杖责打他们,(撒下7:14-16)但祂绝不会将祂的慈爱全然收回,祂也绝不会叫祂的信实废弃。祂的慈爱和信实要永远与大卫家同在。(诗篇89:33,24) 最后,耶利米斩钉截铁地对我们说:耶和华说,日子将到,他应许以色列家和犹大家的恩言必然成就。(耶33:14) 耶和华借耶利米对我们所说的话鼓舞我们的心,使我们在苦难中得了从神而来的安慰,恐慌的心渐渐平静,安心等候神救赎的那日子。 公元前539年,一件奇异的事发生了,波斯帝国攻占并取代了我们所在的巴比伦,成为古代近东世界的新主人。 [2]古列王居然在他登基的第一年就下了一道命令,叫我们重返家园,重新建一座圣殿,在那里敬拜上帝。以斯拉1:1-3,现代中文译本)我们仿佛听见上帝当年借耶利米对我们的呼唤:回来吧!回来吧!我的儿女。(以斯拉记1:1-4)我们的心里憧憬着耶利米所说的那日子。…
22 When the time of their pur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Moses had been completed, Joseph and Mary took him to Jerusalem to present him to the Lord 23…
Our text this morning is “very Ecclesiastes”. I mean the book of Ecclesiastes, and especially the portion just read, tend to leave us perplexed. And perplexity is a good enough…
Today’s passage is quite special. It is a dramatic story about what happened to a particular wise man. I thought it would be good for this story to be acted…
Ecclesiastes 8: 10 Then too, I saw the wicked buried—those who used to come and go from the holy place and forgotten in the city where they did this. This…
The book of Ecclesiastes is about the life story of a man. Throughout the book, this man had talked about and raised many diverse issues, and told you his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