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Mandarin 中文

(Chp 11) 耶稣的道路与作门徒的意义

Topic:
Speaker:
  • Pastor Daniel Tan | 陈光耀传道
讲道经文:马可 10:32-45 虽 然普世的传统教会记念主耶稣受难的大斋节期已经过去了,而上个星期主日我们也庆祝了主耶稣的复活。但是主耶稣的受难和复活不应该只是每年季节性的来记念或 庆祝,因为主耶稣的受难和复活就是他一生所要走的道路、他事奉的最终目标; 而作为主耶稣的追随者,我们也是要每天来与他同行,而不只是单单记念主的受难或庆祝他的复活而已。上个星期六台湾顺利的举行了总统的大选,由国民党的马英 九先生当选。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也相当的关注台湾的两个政党的竞选活动。国民党的马英九先生的竞选口号是台湾要向前行,人民才会有希望,因为在过去的 八年里,台湾的经济是蕭条的、对外的竞争力已大不如前。另一政党民进党的谢长庭先生的竞选口号却是要逆转胜,因为他的政党知道在民意的调查里,人民给予他 们的支持率是不如马英九先生的声望,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竞选的各种活动能出现逆转的局面,改变民意而带来选举的胜利。我在这里不是要谈台湾的政治,而是要让 大家注意这两个政党竞选的口号:向前行和逆转胜,它们看起来是对立的、走相反的方向,但是却很贴切的可以用来形容主耶稣所走过的道路。从福音书里,我们看 到主耶稣的事奉、他的旅程是朝着耶路撒冷的方向来向前行走的。主耶穌是定意的走向耶路撒冷,因为他知道这是父神的心意,要在耶路撒冷受难受死。从人的眼光 来看,主耶稣的向前行是失败的,因为他的下场是被人唾弃、嘲笑、甚至是以丧失自己的生命来作为向前行的结束。但从神的眼光来看,人所认为主耶稣向前行的失 败旅程却是带来一个逆转胜的结局,原因在那里?就是在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主耶稣的受难、他的十字架就是他逆转胜的关键; 而十字架也从此带给跟随主耶穌的人,在他们的生命里可以有逆转胜的一个肯定的记号,因为主耶稣已经为我们亲自走出了这一条向前行、逆转胜的道路。只有当我 们明白耶稣的道路是什么,我们才能知道如何作他的门徒,这也是今早的经文所要教导的。所以,我把今早信息的题目定为:耶稣的道路与作门徒的意 义。 (Ò») 作主门徒的呼召是要认清耶稣的事奉和受苦的道路 在阅读马可福音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作者马可写作的 目的,他除了要告诉读者耶稣是谁之外,马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透过耶稣与门徒的互动关系,来带出如何作主的门徒?马可让我们看到耶稣所选召的 门徒,他们一方面是对他忠心的,因为当耶稣呼召他们来跟从他,他们就立刻舍弃先前的生活方式,并完全效忠他。但是另外一方面,门徒却经常不能领悟、不能完 全了解耶稣的身份、他的教导及他事奉的目的,故在耶稣受难时就离弃了他。在马可福音书里,耶稣三次向门徒预言他要受难,指出他事奉的目的就是要受苦受死, 门徒听了之后三次的表现都显示出他们不能明白及接受耶稣的教训。所以,耶稣有必要教导他们他的道路、他的事奉目的与作他的门徒有何关系。也就是说,门徒如 果不能领悟耶穌的事奉及受难的意义,他们也就不会明白作他的门徒所应该拥有的特质是什么?这是第一点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作主门徒的呼召是要认清耶稣 的事奉和受苦的道路。 耶稣的第一次受难预言是在8:31,就是在前往腓立比村庄的路上,耶稣问门徒说: “人说我是谁”的事件之后。那时彼得的回答是正确的:你是基督!可是,当耶稣说出他必须受许多的苦,并且被杀,过三天要复活的预言之后,彼得就尝试阻止耶 稣走上这条道路,因为他不明白耶稣要受死的意义。耶稣除了责备彼得之外,就叫众人和门徒来,教导他们他的受死和作他的门徒的意义。耶稣因此说:若有人要跟 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耶稣要他们知道人如果要成为他的门徒,就是要跟随他、走他所走过的道路、甚至要付上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作主 的门徒就是要牵涉到自己宝贵的生命。…
Zechariah Wong
March 10, 2008
Mandarin 中文

爱的真谛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弟兄姐妹,我们要清楚看明白这点。我们做事情最怕就是白做。白跑一趟,白忙一场,空欢喜一场,没有人希望做这样的事。可是,如果我们在运用恩赐的时候没有爱,这就是下场。你不管搞到多风光,多成功,多耀眼,在神那里,你只是在为自己摆架子。你所做的一切是虚无的,是空的,是毫无价值的。你就算在教会里面多忙碌,多有成就,多有仰慕者,但如果不是出于爱,你白活了。但是,如果是出于爱,就算没有人知道,神知道。每样都有价值,每样神都记得。我在这里说得彻底,斩钉截铁,因为我要打破一切幻梦,一切假象。我们都要扪心自问,我们每个星期来敬拜,来运用恩赐, 来事奉,是因为什么?如果,没有爱,那没有价值,只是在空摆架子给人看。 如果爱真的不可缺少,那为什么不是每一个信徒都可以做到呢?是能力的问题,还是意志力的问题?是会不会的问题,还是要不要的问题?其实,两者都是。说到要以爱来在信徒群体里面运用恩赐,信徒往往是不会,也不要。千万不要以为爱很容易,那是一生的学习,一生的成长。保罗对于那些不会爱的信徒,有所教导。 第二点,爱是行动,不是心动。爱不是好感,不只是感情,爱更是要通过行动体现出来。 • 爱是恒久忍耐。这不是守株待兔。爱是耐心等候时机。爱不是鲁莽,不是冲动。爱的行动不是随心所欲,随性而发。爱的行动是积极等待良机。行动的时候,要合适又合时,这就是爱。当你在教会里面和人有冲突,你也许等到气消了,也许坐下来喝咖啡的时候,总之你时刻等待最好的时机去和解,这就是爱。 • 爱又有恩慈。这指的是爱表达恩慈。重点是表达。善良的人一定要行善。借着神所赐的恩赐,以行动表达出来的恩慈才是爱。领诗可以通过几句温柔的话表达恩慈。讲道,招待都可以这么做。当你在教会,看到有人有痛苦,你用爱心慰问,为他祷告,给他温暖,这就是爱。 • 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嫉妒就象心头在燃烧的一把火。自夸和张狂就像膨胀中的气球。燃烧和膨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爱是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心怀意念。是否已经起了嫉妒心,那就要趁早扑灭。开始自傲,赶紧泄气。因此,爱的行动是常常纪念群体的好处。人家好,是群体的福分,自己好,同样是群体的福分。当你在教会,庆贺别人的恩赐,谦虚分享自己的恩赐,这就是爱。 • 爱是不作失礼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爱的行动就是观察,了解别人的感受。有很多事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关乎礼节,礼貌和品味。爱绝对不会因为私欲而惹人反感。爱以克制自己的行动尊重别人。在严肃的场合,收敛自己的喧哗声,穿着端庄,没有迟到早退,这就是爱。 • 爱是不轻易动怒,不计较人的过犯。轻易动怒就像有人整天用尖锐的东西激怒你。计较人的过犯就像记账一样,斤斤计较。被激怒,和记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爱是不断的学习敞开胸怀,排解心中的怨恨和苦毒。不让自己变成定时炸弹,或地雷区,一触即爆。爱的行动就是学习看淡自己的虚荣心,学习宽恕,心情放轻松。当年长者愿意放下身段,跟青少年亦师亦友,这就是爱。 • 爱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不喜欢不义”的翻译不好。原文是“不在别人做错的时候沾沾自喜”。有些人为了炫耀属灵上或道德上比别人优越,当别人跌倒的时候,他们就幸灾乐祸。他们的口头禅是“早跟你说了”。这不是爱。我们一同奔跑生命的道路,不是在比赛,而是彼此扶持,到达终点。别人的失败不是我们庆幸的时候,相反的当别人追求真理的当儿,才是我们高兴的时候。当我们的敌人浪子回头,我们为他们欢悦,这就是爱。 • 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的翻译不好,让我们以为什么都要接受。原文的重点是没有止尽。所以,爱是绝不停止支持,绝不停止相信,绝不停止盼望,也绝对不放弃。“包容,忍耐”的翻译也不好,原文是“像支持屋顶的支柱一样支持,保护,不放弃”。所以,爱不是一味的仍然,纵容。有时,爱的行动可以是责罚,可以是又狠又痛苦,可是当你的理念是永不放弃的时候,这就是爱。 你可能会觉得,我的问题不是能力而是意志力,我会,可是我不肯,也不要爱。我不能逼你,但我可以保罗的话鼓励你。第三,爱是过去,不是过去。爱有一个特点,是什么都没得比的。爱可以过去到永恒。不管是什么恩赐,预言,方言,知识,到了永恒都没有用了。在永恒里面,全都成为过去。为什么?因为完美的来到,我们就用不着不完美的了。三个比方。当你明白事理,成人的时候,还像小孩子想事情吗?不会!当你可以跟人面对面,你会用镜子来看他吗?不会!当你在神面前的时候,你还在乎你以前的支离破碎的知识吗?不会!所以一切恩赐在完美的永恒里都要过去。可是,爱过去到永恒。到了永恒,爱只有更灿烂,更丰盛。我们现在以信心依靠主,以盼望等待主。但见主面的时候,信心,盼望都到结局了,都要过去。但爱却在见主面的时候充满到永远。所以弟兄姐妹,爱有时很难,改变自己很辛苦。你不想,不肯,也不要。但爱是过去,不会过去。爱是你今生今世唯一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很难,不过很值得。让我们一起努力。
Zechariah Wong
December 2,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