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Mandarin 中文

使命中的宣教

Topic:
Speaker:
  • 林鱗影长老
让我们来同心祷告, 我们在天上的父,求主来带领今早的讲台信息,愿祢孩子口中的言语,心中的意念都能得到祢的接纳,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阿们。 圣歌团刚刚献的 “我的负担”这首诗,最后一段(千万人未听闻福音,千万人未知主名,我必须对他们传讲,免得我受主责备,我要传达这快乐福音,到各处黑暗之地,对人人为主做见证,指引罪人得亮光 ),可以让我们去思想如何回应 。 主内弟兄姐妹平安, 今天是本堂特定为今年的宣教主日,我把今早的主题名为:“使命中的宣教”。在我开始之前,让我们为教会愿意在宣教一事来积极参与而感恩,我们也要继续为宣教的事奉来彼此激励和带动。 时间过得真快,上一回与大家在这里分享宣教已将近是一年前的事了。这一年来,相信我们回顾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的事要感恩,但我想我们应该也会有没完成的心愿。 (1)宣教是上帝的使命,上帝是宣教的上帝 Christopher Wright (莱特博士),一位研究旧约的学者,爱尔兰人,也曾经当过英国圣公会教会的牧师,他主修“旧约伦理”,他一生中有好多关于旧约的著作,其中在“宣教中的上帝”这本书,它的封面上有一段话: “宣教,是上帝唯一的使命与目标,祂要使万有在基督里与祂和好,这也是我们要投身其中的使命!” 我们再揣摩一次这段话。 “宣教,是上帝唯一的使命与目标,祂要使万有在基督里与祂和好,这也是我们要投身其中的使命!” 首先,我们注意到莱特这本书的中心角色是上帝。他在这个角色之前加了一个形容词。就是:上帝是一个宣教的上帝。所以宣教的信息不可能离开这个主角 - 我们的上帝 – 祂的所是(Being)和祂的所为(Doing)。所是,就是祂本是谁(不是你说祂是谁!);所为,就是祂过去,现在,以至将来所成就的作为。简单来说,宣教就是宣讲关乎上帝所是和所为的一切。 在刚才那段话中也说出了宣教的使命,就是“要使万有在基督里与祂和好”。这里的使命指的是我们一切努力的终极标杆所在。也就是说,到了‘万有在基督里与上帝和好’,我们才算完成使命!!不是吗? (2) 教会与宣教的上帝之关联 接下来我们一起从这里继续更深入的思想“使命中的宣教”是什么?对我们信徒来说以及对我们教会又意味著什么? 作为上帝的子民,是应该常常提醒自己,常常问自己这些问题: 1)我们的生命,要如何融入上帝宣教的使命中? 2)我们的生命,是包括在上帝对受造万物伟大的使命中吗? 3)我们将圣经视为真实的,而我们在其中要回应呼召的话,这又意谓着什么呢? 4)我们要更多人来接纳福音,那我们要如何去把福音传开?…
Zechariah Wong
August 28, 2016
Bilingual 双语

宣教分享 – 我的态度

Topic:
Speaker:
  • 林世豪长老
路加1章1节,接下来要叙述都己经在我们当中己完成了,成就了。马太28章19节,因此你们必须去建立所有囯度的门徒。即以完成了,成就了,为何又要我们去宣教,建立更多门徒呢?我们今天在这里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宣教,为什么要传福音?因为上帝是宣教的上帝。那我们就是宣教的儿女。这是一个很理性很简单直接的逻辑。可是这逻辑缺少了主观的体验。以下我要分享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主观的体会。 去年,我在这里分想传福音的环境和传福音的文化,希望传福音成为我们的生活,像我们的呼吸一样。今天我想分享我们的心态。 我自1993年回来禧年堂,就一直参与小组和在青年团契服侍。过後进了长执,之後被推荐做宣教事工主席。所以我必须去负起推广宣教的责任。在这其中,我与10位弟兄姐妹和教牧同工,我又经历了与神同工的旅程。对我来说,宣教成就不是我的最终衡量,我最珍惜的是那过程。因为在那过程中,你可以经历那心灵的一个旅程,让我更认识自己,让我更能面对自己内心深处。记得王萍牧师来禧年堂分享关於罪性的其中一样就是私心。比如我要花多少时间精神去完成神所交待的事情,或是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如事业,学业,个人喜爱和嗜好,孩子的成长,教育,学业进展。我发觉人生永远在一个没完没了在争扎做上帝的事或自己的事。但一直以来,我认为争扎是好事,起码我在挣扎,也是我还跟上帝维持一个关系,好过远离了上帝。 我现在要分享个人一些灵命上的点点滴滴。做为一个人,能力是我们最大的围墙,他保护我们每个人的核心、尊严、地位。可是圣经指出,我们不是因我们的能力、良善而得救恩。救恩是从恩典而来的。可能理性上我们都承认我们的救恩是因神的恩典而给予我们的,可是下意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举动,我们的优越感,尊严地位往往会背叛我们理性上的了觧。这一直是个争扎。 直到我回来禧年堂的时候,在一个礼拜,听到长安牧师的分享。我必须先澄清,以下的分享是我对长安牧师分享的领略,而不是他讲的话。千万不要套在他身上。使他无辜受牵连。他画了一个图。图中有个大圆圈,圈里上头有个十架,圈里下头有个人,人跟十架之间有一个距离。这个圆圈代表上帝的国度。这个国度是在我们接受主的救恩,因神的恩典而让我们得以进来的。人在走向十字架的旅程中,他的心态是一个永远处在两个状态中,就是以我为中心(简称自我)或以主为中心(简称我主)。另一个在画中的讯息是走向十字架。这代表我们跟神的关系,每天都亲近神,聆听祂的旨意,这是更新心态的驱动力,使我们永无止境的更换心态直到我们停止在这世上。其实自我和我主的心态在我们刚信主时是很明显的。 做一个简单的比喻,有些人会把工作,读书,事业成功当人生最大的目标, 那我们正处于自我的心态。我们当可努力读书、作工,把一切都交托给上帝,荣耀上帝,又尽心尽力地在教会服侍,那我们将不至于沦为自我的状态。其实自我或我主不在于事情而在于我们的心态。如果我們沒有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更新新心意,那代表我就一直保持在自我的状态,我们就会越来越疏远上帝, 我们也可能沦为不冷不热的教徒,对一切服侍漠不关心,我们还可以谈宣教和把福音传到极地吗? 其实如果我们再想一想,这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上帝为什么要我们参于宣教呢?其实是给我们带来一个成长的环境。要成长,必须学,必须经历,以须刻苦,面对我们的不足,学习彼此相爱,彼此扶持,让我们在这过程经历坚辛,在坚苦里更茁壮,心意更新,让我们更象基督。不经磨练,我们也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不知调整我们的心态, 符合上帝的心意。 其实我很庆幸成为基督教。大家都知道我是做快熟面,也称为方便面。 最无辜就是我太太,Adeline,在教会被称为KOKA嫂。我在工厂是其中的一位老板。 有时我会不知不觉中,回到家也当老板。Adeline会时不时的提醒我,她不是我的工人。当我仰望上帝时,上帝给我一颗谦卑的心去聆听我太太的话。使到我们能一起的去带领我的一家。当然其中的精彩,不便在这里分享。我只能说无论在教会,在家里或在工厂,上帝的同在,都能调整我们的心态。成为一位积极的信徒。 可是在这服侍当中,我们必须劳劳记住,我们没有楝选了上帝,是上帝楝选了我们。这个心态特别重要。因为这提醒我们不要骄傲,上帝的国度不会因为我们的参与而多,也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参与而更少。我并不是在鼓励大家不要参与。试想今天我们认为是我楝选了上帝, 那我们就会对上帝有要求, 我们就会反客为主, 变成我们在支配上帝。所以一定要铭记于心,是上帝楝选了我们。这心态与态度使我们更谦虚和更无私的事奉。我们也能活出神的恩典,尽心尽力地事奉,毫无私心的奉献,把神的爱带给周边的人,更进一步带给跨国界跨文化的人。让我们把宣教融入我们的生活,在这旅程中,与神建立一个同工的关系,也必须积极地做到无边的平衡境界。如果今天我们在服侍,却把注意力集中在执行的事宜上,我们会引起磨擦,进而灰心,使到刚建立好的态度一推而倒。所以在神的工作里,不在于成果,是在于尽心尽力。这又回到上面所说的成长过程和心态。这就是我刚提到怎能达到积极与无为的平衡。这当中的功课,只能体会,难以言传。希望大家一起来细嚼和体会上帝对我们的爱心和好意。 如果要以圣经来分享宣教,留给教牧吧!我只想挑战每个人的心态。我到底怎样了?我在做什麽了?我跟宣教的上帝有啥关系?希望我们能自造机会多认识和结交新朋友, 同时也要参加福音装备课 Gospel A and B 来装备自己。 记得去年鼓励大家, 希望传福音如同我们的呼吸,生活一样的自然。今年希望能鼓励大家尽心尽力地把福音传给亲朋戚友。 接下来我分享宣教事工在进行的计划,希望你们调整自己的心态,来跟教堂配搭!宣教事工从被动转为主动之後,这两年来就积极参与一些实质的宣教工作。去年2015年,我在这里和你们分享我们教会参与宣教的几项工作有:1)继续参与大谷地短宣,短宣转为宣教事工负责,2)首次参与马来西亚长老会在芙蓉的植堂工作,3)在本堂庆祝儿童节的同时,与来到我们当中的家长们接触和交流。参与这几项宣教工作的本堂会友都非常踊跃,使我们宣教事工同工对全教会宣教的共识这个大方向的努力得到更大的激励,我们相信圣灵也在带领。 得到弟兄姐妹的鼓励和积极参与,今年2016年,我们除了继续跟进以上的各项事奉外,更把宣教的范围扩张。在5月14 日,我们首次参与与青年归主协会(YFC)在本堂主办的营会,这个营会是为新加坡五间工艺学院(Polytechnic)来至中国的留学生,信徒与非信徒而办的。营会後我们接着就参与来到营会的非信徒学生的跟进,尤其要感恩我们有一批同工愿意委身来参与,其中还包括两位刚受洗的会友。六月底开始,我们更进一步,配合青年归主协会的同工们进入了校园,参与在校园里的小组聚会,与他们共同分享福音,这回我们是以合作伙伴身份与他们一起同工,愿主赐福给参与的每一位同工。 和大谷地基督教会,主恩之家,恩惠学校共同协办青少年营,今年进入第七年了,感恩我们有那麽多弟兄姐妹愿意付出,参与这样的美事。与大谷地基督教会也建立了双边联系和关系,我们明年将继续回到大谷地去办青少年营。与大谷地教会七年来建立了这样的密切关系,我们希望和当地教会更进一步达成共识,如果他们也有同样的意愿,我们希望积极配合他们,与他们合作,以我们对道的认知与他们共享,也希望配合他们在教导,组织,领袖栽培和会友的培训等等的工作。愿上帝带领,让禧年堂能够以主动的方式参与,把福音传开,成为大谷地村民的祝福。 教会正在拟定与朝向长远的宣教目标。大家应该还记得,宣教事工在过去提过本堂的长远目标是期望我们能够派出自己的宣教士,我们会去刻意物色和栽培自己的宣教士,他必须和禧年堂所认知的道有共识,我们的宣教士将会以植堂为最终目的,但我们要强调我们不是要去建立分堂。我们的宣教士将在当地培养当地有感动和有能力的传道人,禧年堂也愿意尽我们的能力去参与培育,让他最终能够自立门户。我们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有信心,主与我们同在,也会与我们同行,克服一切困难,只要我们愿意。因此,我们在派出宣教士的同时,除了金钱和精神资助以外,我们在这里也会组成一个团队,以各别有恩赐的专业同工去扶持他,比如在组织,财务,装备,资料等等,我们不会让我们的宣教士独自在外孤军作战,这将会是我们禧年堂的宣教方式。…
Zechariah Wong
August 28, 2016
Bilingual 双语

Sermon on Psalm 37

Topic:
Speaker:
  • Pastor Willy Lau
Rhetoric of envy is portrayed daily. Unfair. Some people have and I don't have, and that's not fair, to you. As Christians, we listen to this, everyday! We are surrounded…
Zechariah Wong
August 21, 2016
Mandarin 中文

诗篇37篇

Topic:
Speaker:
  • Pastor Willy Lau
那时,约旦国的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正在探访美国,回程在飞机上他下令处死两名当时在约旦被扣留的ISIS恐怖分子成员。你们可能还记得当时当他宣布以暴力来还击当时ISIS的恶行时,他得到许多国家领袖的认同与表扬,赞同他如此行至少讨回了一点公道。 有些人则犹豫并质疑到底是否有对于这样残暴的恶行有别的办法面对,不是一定要以牙还牙的方式,是否有更恰当的方式长远的策略来抵抗恐怖分子。 圣经确实有一些地方记载关于报复,报仇的事件,但是有更多的记载是比较积极、正面的方式来回应不公义和暴力。或许我们能了解当事人的那种愤怒,想要报复的心态,但是让我们看看身为基督徒,圣经是否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教导。 诗篇37篇属于智慧诗。它是一篇有教导型作用的一篇诗。今天早上,我们要从大卫这篇诗学习,学习当我们遭到不公平的时候,遭到恶者显然的到胜利而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是否能有一些比较合乎圣经的回应。 写这篇诗的作者,大卫王这一生对残暴与不公平并不陌生。大卫人生会经历遭受许多不公平的对待,苦难,从外来的抵抗或内在的敌人,我说内在的敌人也就是指大卫王的亲生家属。这里,大卫在今天这段诗篇带我们分析一下,当我们人生遇到一些不公平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照着上帝的意思面对。因为这个诗篇挺长的,40节,我只会用前面11节作为我今天的讲道。大卫王在这里给我们很多我们应该积极去做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好像做基督徒很受约束,好像没有什么自由,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使到我们觉得什么都不能做。反而,在这里,大卫王以至少7个动词,英文我们叫做VERB,来教导我们如何回应。可能只有一两个是,不可以,或则避免这样做,其实也很多时候在我们日常生活也常常犯得的错误,最后,他是指向或则给我们很大的安慰,那个安慰就算是我们没有行动,这并不表示这些不公义,而是上帝会是最后的审判主宰,必定会把一切不公义的事变为公平,并且赏赐义人而除掉行恶的人。所以今天我会以三个层面分享,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不应该做的,跟上帝一定会成就的。 首先,大卫王在第三节里给我们第一个动词,当你面对不公平的时候,倚靠神。倚靠这个动词,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真理,我们倚靠就是把自己委身,投入在末一个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制度,可能你相信莫种法律制度,相信莫莫人,你的老板,老师,或则你的父母/配偶等。诗篇的作者劝我们倚靠任何人莫过于倚靠上帝。上帝是唯一不会令你失望的。大卫王写这篇诗的时候应该是很老了,他在25节说,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我从这里望下去的话,我想我看到的大多数都比你们年纪小,所以大概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要相信一个人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大卫王经历了上帝的信实,真诚与慈爱,相信这对他的人生产生巨大的改变。曾经我做过这样的一个计划,就是邀请一群教会的年轻人去聆听他们教会年长者的回忆,他们以前的故事,其实这也为那间教会留下了口诉的历史,十分宝贵。因为它告诉年轻的一代,他们为什么持守这这个信仰,坚持每个星期继续来到那个礼拜堂崇拜。即使人数不断减少,即使可能当中许多伤害、纠纷等等。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上帝都看到,上帝都知道,上帝知道我们的情况而且他也必定知道该怎么办。我们怎么表达我们对上帝的倚靠呢?这里说,倚靠耶和华而行善。当我们读圣经的时候,次序很重要。他说,倚靠神,我们就会行善。弟兄姐妹,倚靠神,我们可能会说,没问题。但是,行善呢?我们有行善吗?行善是自然的吗?行善容易吗? 我们可能会说,依靠神,没问题但是行善,特别是当我们面对邪恶的时候,生气都来不及了还谈什么行善。 面对邪恶行善,那更是难上加难了。很多人,不同的宗教都谈行善,但是我们的行善有一个根基,那就是倚靠神。我们行善是基于我们倚靠神。面对邪恶时,我们坚持行善,因为这正是上帝要我们这样做的。 罗马书12章21节说: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他接着说,住在地上,在旧约,地是指应许之地,是上帝给以色列人民的。倚靠上帝,不要离开。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往往是,逃避,离开。另一个很好倚靠神的表达方式是,保持原地,站稳,不要逃跑。我们越来越会逃避现实。特别今天我们每个人,可以躲在一个虚幻,为自己创造一个虚幻世界。我们的智能手机。不论是年轻人,我在地铁/巴士观察了很久,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逃避。不管是,婚姻,事业,学业,家庭等,我们往往不要面对,选择逃避。圣经告诉我们,住。因为上帝的信实,以他的信实为糧。上帝是供应的上帝,供应我们一切所需要的。所以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上帝两个最重要的性格,就是他会保护我们,会供应我们。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他都知道。诗篇23篇: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到可安歇的水边。保持,冷静,不但是冷静,第四节,而且要以耶和华为乐。这个乐不是指快乐的意思,因为快乐是短暂的,这里指的是满足的意思。 满足是一个比较难达到的理想,因为我们人性比较难知足。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倚靠神,我们相信他所供应,我们能信靠他掌管一切,即使我们面对不公义,我们能够放下。 ‘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 英文翻译成道路,将来,面对不公平的对待的时候,我们很难看到上帝在引导我们,不论是婚姻,事业,我们看不到亮光。但是除了倚靠神,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是消极的告诉你们,没有办法,而我是告诉你们,这是最好的方法。 第7节,你当默然依靠耶和华。 默然有着静默等候的意思。静默等候耶和华带领你度过现况。 诗篇46篇10节:我们从小就学会背诵的一个经节,‘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上帝其实很在乎我们是否知道他是神。在人生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是很难发觉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存在。 我们当然知道他是神,但是,知道处于思维,思想,停留在脑里,但是,依靠是打从心里。上帝要我们知道他掌管我们一切的遭遇。 之后,诗人继续告诉我们不能做的事。首先,他在第一节告诉我们,不要心怀不平。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别人有的比你更好,难免有嫉妒之心。从讲台说的可能好像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我们都知道特别当我们亲生遇到不公平的事,往往我们最自然的反应是生气。 第8节,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至作恶。 这里告诉我们,我们这样下去一定会作恶。 新加坡最擅长的就是COMPLAIN。抱怨。抱怨也就是因为我们觉得不公平。但是我们试想一下,COMPLAIN 其实是一个小孩子的反应。成人不应该抱怨说这个世界没有公平,因为我们根本就是活在一个不公平,我们怎能在一个不公平的世界里找到公平呢?我们怎能在一个不公义的社会里找到公义呢?不要羡慕恶者得胜,不要因为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就只有因为我们是基督徒。我们需要反应上帝的本性。 如果有人以不公义的态度对你,你受到一次伤害。但是,你报仇,我们肯定会再一次受伤害。最好的回应方式其实是让步,相信上帝一定会帮你讨回公道。可能不是照着你的时间,但是最后他一定会。这是他给我买的承诺。 第四节,通常很容易被误解的一个经节。因为很多人只看下半句。经节讲什么呢?我们看一下。‘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很多人喜欢那一句,上帝会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 我刚才有稍微提到,为乐不是快乐,而是得满足,而得满足只能在你跟上帝之间的关系找到。所以这里有一个前提。信耶稣不是每个星期来教会做礼拜,就是好像有来报道,其他6天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上帝就会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我们回到更基本的就是一个我们跟上帝所建立的关系。所以,很多人常常会误以为,上帝一定会成全我们的心意,因为上帝会将我们心里所求的赐给我们。我们没读到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以上帝为乐,也就是说我们是否有在寻求上帝的心意,使到他的心意成为我们的心意。 我们深信上帝必定审判,而且是末世的审判。罗马书12章19节,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载: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最后,我已天主教神父,卢云做我今天讲道的结束。 他说,我们人生会经历许多破裂的关系,人家的背叛,不守承诺,恶者显然的胜利,我们怎能不堕入苦毒、怨恨,除了不断回到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同在与信实。
Zechariah Wong
August 7, 2016
Bilingual 双语

On Wealth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Last year, Mr Philip Ng, CEO of Far East Organisation, wrote a testimony on his Christian faith. As he reflected on Matthew 6:20–24: “You cannot serve both God and Money”,…
Zechariah Wong
July 31,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