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抵挡魔鬼,活出信仰

By Bilingual 双语

前言 2012年 11 月 2 日的《灵命日粮》提到了一个开车人的经历。 例1:一大清早,有人开车去上班。在马路上差点撞到一头鹿!他真的被吓了一跳,还好车子和鹿都没事。一大早就这样被吓醒,真是不好受!但却犹如敲响警钟,使他完全清醒。”[1] “使徒彼得也为我们敲响警钟,虽然令人不舒服但却有必要。[2] 一、经文诠释 1. 8节(警醒) 他警告我们:「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8节)。这里,彼得用吞吃的“狮子”来比喻吞吃我们的敌人“撒旦魔鬼”。提醒我们要儆醒危险,随时预备好抵挡魔鬼的攻击!诗篇22章13节也提到,诗人在痛苦中向耶和华祷告说,“它们向我张口,好像抓撕吼叫的狮子。” 2、9节 1)逼迫 那么,到底当时的教会正面临怎样的【吞吃的狮子】呢? 据说彼得前书是彼得写给那些正在遭受逼迫的小亚细亚教会。小亚细亚是指分散在本都、加拉太、亚细亚等各省份的教会。彼得这里所提的【吞吃的狮子遍地游行】就是指当时教会面临大范围的逼迫。有的学者说遭到罗马社会政治制度的逼迫,有的说遭到犹太人的逼迫,也有的说遭到其他宗教的异教徒的逼迫。 彼得在9节的后半句又提到,【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 这使收到彼得信件的小亚细亚教会知道,他们不是独自忍受苦难,其他兄弟教会也和他们一样在经历苦难。这表明早期教会正在经历普遍性、大范围性的逼迫。基督教的核心信仰观、价值观与当时普遍社会所持的观念是有冲突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要活出另类的基督教信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牺牲自己生命的血的代价。许多人为信仰丧生,据说,彼得也在一次大逼迫中殉道。 2)坚固信心抵挡——重点 9节的前半句,彼得对在苦难中的基督徒说,【用坚固的信心抵挡魔鬼】,将信仰坚持到底,这是重点。 可我们的信心不够,怎么办呢? 例2:有一种长得像黄鼠狼的动物,叫獴 ichneumon,身子很小,却专门捕食毒蛇。人就奇怪为什么它不怕毒蛇,被毒蛇咬了,也不会死。经过观察研究后才知道,它捕食毒蛇的时候,一定靠近某种植物,这种植物的叶子有解毒的汁。每逢它被毒蛇咬伤的时候,它就会躲到植物中用叶汁解毒,过后再出来跟毒蛇打斗。[3] 我们就像这只獴,看起来很小,不中用,打不过毒蛇撒但,但我们只要依靠上帝的大能,就能得胜撒旦。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经战胜了魔鬼。[4] 雅各书4章7节【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 那么,我们今日面临怎样的试探呢? 二、我们今日面临的试探(Trap) 例3:从世界范围来看,2个月前(7月),“占领摩苏尔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发布了一项针对基督徒的声明。要求他们在皈(gui)依伊斯兰教、缴纳税收、死亡或离开摩苏尔之间做出选择。在最后期限前,数百基督教家庭已相继逃离摩苏尔。”[5] 此外,在一些信仰其他宗教,或者无神论的国家,限制基督徒的集会、甚至限制运送圣经入境等。但很多宣教士还是带着使命,用医疗、办学等种种方法,努力将福音的种子播撒在那些还未对基督教开放的环境中。我们为这些在逼迫中仍持守信仰的宣教士深受激励! 我们禧年堂也差派宣教士,在布告栏里看到他们是以运动等方式来带领并传福音给当地的年轻人。愿各位弟兄姐妹能在新加坡作为他们的大后方,以祷告、经济等支持他们,为他们在宣教前方的劳苦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Read More

彼得前书1:20-21

By Mandarin 中文

昨天是新加坡国庆日。举国上下齐心庆祝建国49年。感谢神祝福我们的国家。愿神继续保守我们家园,让国家平安,国人和谐、幸福。 回顾牧师们前三堂讲道的教导 这几个月,教会都在查考彼得写的书信。在小组里也有深入的探讨。我在主日信息听了3堂。第一堂,晓晖牧师用了孩童在面对前后两个棉花糖的挑战,比喻我们活在当下的状况和心态:一方面有神确实的应许,另一方面仍旧在等待应许的完全实现。 第二堂,长安牧师强调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是谁:我是谁?。因为,您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将影响您在这“等待”的期间,会有怎么样的回应。牧师提醒我们,身为耶稣的门徒,我们的确实身份是神所挚爱、重价救赎的儿女。我们学习以这个身份在世上过每一天,效仿主耶稣的生命。(新加坡海军部队,JASON CHEE去年工作以外,失去双脚和左手臂。一年之后,今年6月,他回返军队工作。他说,“不过身体外形如何,即使现在是坐轮椅工作,我清楚知道自己还是军人。我的职责就是保卫国家新加坡。”当我们明确意识自己的身份,会影响我们如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处境。) 第三堂,晓晖牧师用了教会某些弟兄们爱钓鱼的真实经历,形容我们对美好未来的热爱和期待,会如何带领我们活在等待的当儿,能够继续秉着热忱和喜乐度过,甚至是患难痛苦的日子。这三堂所强调的,我们对未来的认知和期待,会影响我们对现今的心态。但另一方面,改变我们如何处理现今的问题,也包括我们对过去的认知和体验。(是的。新加坡建国49年。我们对自己的建国历史,包括历史包袱,前人的贡献和历史,不能不清楚。即使是后来选择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的外来朋友,也必了解我国走读的路。建国一代的配套优惠卡,你们都拿到了吗?) 使徒彼得在写这封书信来勉励信徒的时候,清楚交代了这点。今天早上的信息就着重说明信徒的“过去”是什么。 我的言行举止,由什么来引导和激励? 今早的经文是彼得前书1:20-21。其实,原文希腊文 17-21节是一整句话,很长的句子。有位学者说,这5节经文完整表达了彼得在整本书信所要说的,甚至是正个基督教信仰内容的摘要。我把整段列出来。 17 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的主为父,就当存敬畏的心,过你们寄居的日子; 18 因为知道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先传下的妄行,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 19 而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就像无瑕疵无玷污的羊羔的血。 20 基督是在创立世界以前,是神所预知的,却在这末后的世代才为你们显现出来。 21 借着他,你们信那使他从死人中复活、又给他荣耀的神,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神。 很多时候,我都听人说,“所有宗教都是一样的,都是叫人做好人。” 我在巴士车上听两位妇女对话。其中一个说:“我老公问我,为什么你信耶稣之后那么忙?其他宗教都没有。”我说:“都一样啦。哪,就好像你们信佛的一样。最重要是要投入!投入!他们叫你参加什么活动都要出席!尤其是小组,一定要参加的!你们佛教的也是这样,是不?”真的吗?别人是这么看待基督徒的生命吗? 不可能的。不可能所有宗教都一样的。或许,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有相识。但是背后的缘由、动机、推动力肯定都有所不同。我们每个人所展现的品行,所体现出来的行为,其实都出于选择。而我们所相信所持守的信念和价值观往往就是我们做决定的考量。(譬如:新加坡公民共同的信念,就包括要团结一致:不让种族、言语、宗教分裂国人;就是要建设公正和平等的社会;要民主;要为国人的幸福、国家的繁荣而共同努力.) 那么,身为耶稣门徒信,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什么?信徒的言行,与我们所相信耶稣是谁、相信神是怎么样的神,是紧紧相连的。越认识神的人,会越认真对待神和对待生命。这样的人会按神的旨意而活。在17节里,彼得如此形容神:他是那位我们称为父亲的,也是按个人行为审判我们的主宰。这让我们看到,神一方面是满有慈悲怜悯 ,另一方面也是执行公义的审判者。彼得劝勉信徒,正因为神是如此的神,我们当以敬畏神的心态,度过每一日。靠着神的恩典与力量,将自己分别为圣,过得胜的生活。 耶稣是谁? 今早的经文20-21节,彼得用了不少篇幅来形容耶稣基督,并耶稣与神、与我们信徒的关系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同来读、来明白。 (一) 基督是神在创立世界以前所预知的 这里指的预知,就是本来就在计划里,是计划的一部分。表示一切都在神的安排中。就是说,基督教的历史,并非2000年,而是在宇宙、历史之前。神在创造世界之先,就已经知晓将会发生什么事。包括,在创造人之前,就知晓人最终会违背神的戒命,选择自己的意愿而不是神的旨意,离弃神,犯罪堕落。就是说,在罪恶还未进入世界,还未捆绑人性之先,神就已经预备了救赎的道路。的确,在神的创造里,世人后来胜不过罪恶。这并不是神的失误或疏忽,而是神原本就知晓这局面会发生。但神仍然继续进行他的创造,并在永恒里,为人预备了救赎。这救赎计划,透过耶稣基督在世上所成就的一切而完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