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Ezekiel was among the 10,000 Jews who were deported to Babylon in 597 BC (2 Kings 24:14). 2 Kings 24:14 He carried into exile all Jerusalem: all the officers…
Reach Us
+65 6223 5203
INTRODUCTION Ezekiel was among the 10,000 Jews who were deported to Babylon in 597 BC (2 Kings 24:14). 2 Kings 24:14 He carried into exile all Jerusalem: all the officers…
Today’s passage is about a lament. A lament, also called a dirge, is a sad song. To get everybody in the mood, I will begin today’s sermon with one of…
This is a story of how a broken cooking pot fed a multitude of people. Two months ago, Pastor Wilson gave a sermon about a cooking pot.[i] The sermon was…
Introduction In last week’s sermon, we explored at some length about how Israel became unfaithful metaphorically in three stages of her life: from an abandoned child, to an adorned beauty,…
Introduction If this is your first time reading Ezekiel 16, I am sure you will be quite shocked to see such “colorful” words used by Ezekiel. Words like, “abominations, abhorred,…
In the 1950s a psychologist, Stanton Samenow, and a psychiatrist, Samuel Yochelson, sharing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that crime is caused by environment, set out to prove their point. They began…
一天,鲁哀公约孔子及其弟子宰予交谈社祭(祭土地神)之事。哀公问宰予:“供奉土地神的神土(木牌位)用什么木料?” 宰予回答:“夏代用松木,商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周代用栗木的意思是使黎民百姓害怕得战战栗栗。” 对此,哀公请孔子加以评说。 孔子说:“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说了;正在顺势办的事,就不要再劝阻;而对已经过去的事,应既往不咎,不必再予追究了。” 宰予问:“老师,您谈到‘既往不咎’,对已经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备,是广义的,还是专指周代的做法?” 孔子认为周朝的做法及其用意是不妥当的,但又不便明讲,所以,只好用较为模糊的语言回答:“对于既成事实的事,何必再去追究责备呢?把‘既往不咎’的含义推而广之,又有何不可呢?” 宰予又问:“对于曾伤害过您的感情而后来又认错的人,您能对他宽容吗?” 孔子果断地回答:“能,也可以既往不咎!” 哀公、宰予点头微笑。 以上就是‘既往不咎’的典故。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既往不咎’的意思。‘既往不咎’表示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从此就不再追究责备。孔子的弟子宰予问孔子:“对于曾伤害过您的感情而后来又认错的人,您能对他宽容吗?” 孔子果断地回答:“能,也可以既往不咎!” 所以,‘既往不咎’就是对愿意认错的人宽容。今天,我把题目命为‘既往不咎的神’,因为经文就是如此说的。“21恶人若回头离开所做的一切罪恶,谨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直与合理的事,他必定存活,不致死亡。22他所犯的一切罪过都不被记念,因所行的义,他必存活。”这段经文清楚表明,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一个人不管以前犯过什么错,只要愿意过新的生活,正直的生活,神就不会因为以往的罪审判这人。同样的,一个人不管以前做过多少好事,如果离开以前的道路,现在的行为是恶人的行为,神就以他现在恶人的行为来审判他。如此看来,在神的审判里,并没有所谓可以累积功德的理论,当义人变成恶人的时候,以前的所谓“功德”并算不了什么。另一方面,在神的审判里,同样也没有罪无可赦的事,只要一个人愿意改变,神就以他新的行为,新的生命来审判他。 这样的神学也许对我们多年的基督徒看来显得是理所当然的。神是既往不咎的神。当我们接触福音的时候,我们了解,只要我们愿意到上帝面前悔改,那么神就会饶恕我们的过犯。而当我们对福音更明白得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生命应该是‘披上基督’的生命,神就会以基督的义算为我们的义。这是我们熟悉的神学,这是我们一贯的教导。然而,对当时候的以色列人,他们正在面临神的审判,他们却有不同的想法。他们认为他们当时一切的遭遇都是命定的。他们以为是前人的罪恶,导致现今的祸害。他们以为是过去的过错,导致今日的苦难。他们认为那些所累积的祸根,是逃不了,也甩不掉的。他们以为必须承受这些恶果。他们以为这是他们的命运。他们以为这也是为什么神如今在审判他们。因为如此,他们埋怨神的道不公平。神为什么把别人的过犯放在他们身上。神如果纪念过去的错,那为什么不纪念过去的好,为什么不纪念亚伯拉罕的好,不纪念大卫的好,不纪念所罗门的好?为什么神没有因为与以色列人的约而赦免他们一切的罪,救赎他们脱离一切的审判?所以他们认为神不公平。 对此,以西结如此回复。他们的神学完全错了。他们完全不了解神的心意。“23主耶和华说:恶人死亡,岂是我喜悦的麽?不是喜悦他回头离开所行的道存活麽?32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神清楚地表明他的心愿是不喜悦恶人死亡。如果神是这样的神,他就必须是既往不咎的神。公义的神当然不容许罪人逍遥法外。但是如果恶人愿意改变生命,神就会既往不咎,因为神的心愿不是让他们死,而是让他们有生命。他们说是神不公平,结果神说明明是他们自己不公平。这些以色列人行恶,却又不愿意悔改,却要神因为祖先亚伯拉罕,大卫的约而网开一面。神质问他们“这公平吗?”明明是自己犯罪受审判,却说神因为上一代的罪审判他们,他们是很无奈,这公平吗?以西结告诉他们,神才是公平的。一人做事一人当。他们可以离开上一代的恶行。他们甚至可以卸下自己罪恶的过去,重新再来。只要他们愿意改变生命,追求公义。神愿意既往不咎,就让恶人因为悔改,重新得到生命。这是神的心意。 四个回应 – 恢,回,悔,慧 (Four Responses – Revive, Return, Repent and Renew) 从今天的经文,明白了这样一个既往不咎得神,我想提出四个回应。这四个回应我把它们简称“恢回悔慧”。第一是恢复的恢。今天的经文提醒了我们,身体有身体的健康,灵命也有灵命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取决于我们的饮食,灵命的健康取决于我们的行为。我们基督徒有时只强调信心,我们以为审判的时候就是信主和不信主的分别。其实,灵命的健康和你我的行为同样也是分不开的。“30所以主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义人的行为会带来生命,而恶人的行为会带来死亡。特别是在古时候,审判恶人的方法就是死刑。行恶的人难逃死亡。所以在箴言多处如此说: 11:19 恒 心 为…
Let’s do a survey at the start of this sharing. How many of you have broken a promise before? How many of you think that breaking a promise is fine…
“The Lord is my shepherd, he loves his lamb chops. He leads me to the quiet barbeque, and makes me lie down on the grill. 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在基督徒的信仰教导里,最不受欢迎的课题应该是关乎神的审判。难怪英国的圣经学者汤姆、赖特( N.T. Wright) 曾经如此提醒信徒说: 在后现代的这个世界,人们对於法庭的公正审判都采取或多或少怀疑的态度。但是,在整本圣经里,神来临的审判却是好的,是值得我们去庆祝和期盼的。神来临的审判应该叫世人发出欢呼的声音和草原里树木的掌声,因为这世界的不公义、杖势欺人、暴力、嚣张和欺压等,的确叫人期盼有那伸张正义的一天到来,叫邪恶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贫穷软弱的人得到应有的尊严和地位。这将会是神给世人最好的信息,因为在这充满叛逆、剥削和罪恶的世界里,一个好的神必须是一个审判人的神 (意译) 。 是的,弟兄姐妹,一个是非不分、对邪恶无动于衷的神,是完美良善的神吗?是值得我们去敬拜和信任的吗?神之所以完美良善,正是因为神能以他的全知和全能,给予世人公正的审判。 所以今早就让我们从以西结书第10章,来看神审判的意义和他是一位怎样的神。 (一) 神的审判就是神荣耀的离开 今早的经文第10章其实是要与前面第8、9章和后面的第11章连在一起来看的。第8章的开始我们看见耶和华神再次让以西结看见神荣耀的异象,时间是距离第一个荣耀异象的14个月之后。这次是以西结在被掳之地的家中与犹大的众长老同坐的时候,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把以西结带回到他的故乡耶路撒冷的圣殿所在,在那里让他看见神荣耀的异象。以西结这时候看见的圣殿和神荣耀的异象,他的描叙与他第一次在巴比伦迦巴鲁河边所见的荣耀异象,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这次神荣耀的异象是与神要审判他的子民有关。在异象里,以西结看见色列民竞然在圣殿的内院门口放了偶像的坐位让人祭拜(8:3),再加上耶路撒冷全地充满着社会的不公义和强暴(8:17) ,神於是在第8章的末了宣告他要对以色列人的审判。所以,第9章的一开始,以西结就描述执行审判的人物,他们是监管耶路撒冷城的六名守卫。在他们当中还有一位身穿细麻衣者,腰间带着墨盒子要记录执行审判的过程;但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耶路撒冷城内,仍然忠於耶和华神的人的额头上昼上记号(9:3-4), 他们将得到神的保护而免遭杀戮。那些没有被昼上记号的以色列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被那六位执行审判的人物击杀。神向他子民击杀的行动是从神自己的圣殿开始,因为这圣殿已遭受到偶像的玷污。当神给予击杀命令的同时,以西结在异象里也看见神的荣耀,从圣殿的至圣所(就是神在人间的宝座) 开始向上移动升到殿的门槛。神荣耀的移动意味着什么呢?它表明了神在发出击杀令审判他的子民的同时,他本身的荣耀也必须离开圣殿。这是第一点我们看到神审判的意义,就是神荣耀的离开。 对旧约的以色列人来说,神荣耀的彰显是他们肉眼可以见到的,特别是他们的祖先在旷野的时候,神曾经在众百姓面前降临在西乃山上。神荣耀的降临有如此的形容:在山上有雷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非常强大。西乃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临到山上,全山也猛裂震动(出19:16-18) 。神后来吩咐摩西要建造会幕,当会幕建成后,神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有云彩停在其上;这云彩(晚间云中有火) 就成为了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引导(出40:34-38) 。当所罗门王奉献耶路撒冷圣殿的时候,圣经记载有火从天上降下来,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殿,以色列众人看见,就在铺石地跪下,俯伏在地(历下7:1-3) 。故此我们看见,神所显出的荣耀,是他与他子民同在的明证。所以,以色列人非常重视神荣耀的同在。难怪在今早的经文里,以西结对神荣耀的异象作了很详细的描述;但是这一章也成为了旧约圣经最令人悲痛的事件,因为它记录了神审判他的子民的另一阶段和神荣耀的逐步离开圣殿。 在前面的第9章里,我们看见有出现身穿细麻衣的人,他的责任是要保留那些对神忠诚的以色列人,叫他们免受神使者的击杀。但是来到第10章,他却成为神审判的执行者,因为他要往基路伯支撑的神的宝座下面去,从铜炉中取出一把炭火,然后撒在耶路撒冷城上,预表耶路撒冷将来必遭焚烧。这说明什么?它说明神的审判是由神的祭坛发出,在基路伯的伴随下,神执行对他子民的审判。这炭火原本是神的宝座下作为洁净和荣耀之用的火炭的一部份,如今它却成为神审判的忿怒之火。由此可见,神的荣耀和神的审判,彼此是无法区分的;因为神的荣耀包含了神的圣洁,而神的圣洁是不能容忍圣殿继续被偶像玷污、和以色列人的不义和背叛的行为。故此,神必须亲自执行对他子民的审判;炭火就成为了神审判的工具。 那基路伯又是谁?他们最早出现的地方是在创世记3:24,就是神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后,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来守护园里的生命树。后来,神吩咐摩西所建造的约柜,它上面的盖就是所谓的施恩座,在它的两头各锤有一个基路伯展开翅膀,作为守护神的约柜。由此可见,基路伯就是守护的天使。但在启示录里,基路伯是负责颂赞敬拜神的天使。今早经文以西结所看到异象中的基路伯,却是支撑着神的宝座,在他们下面还有旋转的轮子。也就是说,他们是侍奉神的天使,承载神的宝座,正如诗篇18:10所描述的,神是乘着基路伯飞行的。这正是以西结的异象所要强调的,由基路伯的伴随和在他们下面的旋转轮子,叫神的宝座成为了活动的宝座,预备将神的荣耀带离圣殿和圣城。 以西结如何描述神荣耀的移动?首先,9:3这么说: 以色列神的荣耀本在基路伯上,就是在他们所支撑、护卫的宝座上,如今从那里上升到殿的门槛。10:4 接着指出,这时殿内充满了云彩,院子也充满了耶和华神荣耀的光辉。也就是说,耶和华的荣耀不再是隐藏在圣殿至圣所里的约框之上。因着神的荣耀已离开约框之上,而上升到殿的门槛上,就是在内院的出口;所以整个圣殿,包括内院和外院,都被神的荣耀充满。不但如此,基路伯翅膀所发出的响声也令人注意,因为这响声可以传到外院,表明了这是神执行审判的声音,叫人生畏。神荣耀移动的第二步,就是从内院出口的门槛上,由基路伯伴随移动到圣殿的外院(东门口) ,就是向外的出口。神荣耀移动的第三步,是记录在11:23,就是神的荣耀完全离开了圣城耶路撒冷,停在城的东边的橄榄山上。 弟兄姐妹,为什么以西结要详细记录神荣耀的移动?神荣耀的离开对以色列人来说,又有何重大的意义?其实在古代近东人的文化里,他们是很清楚什么是遭神明的离弃。例如对巴比伦人来说,他们的主要神明玛尔杜克,在他愤怒时会发出离弃城市的咒诅,这城市就会陷入在混乱的黑暗中。又或者当一个神明敌不过另一个比它功力更高的神明时,这个被打败的神明就得离开它在那里的居所,而由打胜它的神明来取代。故此,我们看到以西结要再三强调耶和华神的荣耀离开时,整个圣殿的内外院都充满了神的荣光,并有令人敬畏的神的审判声音;所以耶和华神并不是敌不过偶像而离去的,乃是因为他子民的罪过而离开自己的圣所。 但是,纵使是以色列人的罪恶光景惹神愤怒,从以西结所描述的神荣耀的缓慢移动,似乎是要显示出神悬留不走的荣耀,显示耶和华神离开圣殿的迟疑。所以,与巴比伦的神明不一样,耶和华神的迟疑离开,显明他是关心自己子民的神。他不是随意发怒的神,只是既然他的子民不再敬拜他而去拜殿里的偶像,他只好离他们而去。但以西结给我们看到,神的荣耀仍然停留在耶路撒冷城东边的橄榄山上。神实在不愿意离开,但在罪恶情况无法挽回的时候,神只好离开圣殿、离开圣城。根据犹太拉比的传统,神的荣耀停在橄榄山上,有三年半的时间,每天神都宣告说:背道的儿女阿,回来吧 (耶3:22) 。但是背道的儿女没有回来,最后耶和华神的荣耀终於离去了。…
Ezekiel’s main prophecy in today’s passage is a very short one. It is found in only 3 verses, from 18 to 20. Compared to the earlier prophecies we have read,…
Introduction 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were going somewhere and needed to pack your bags? The recent church retreat at Malacca? What kind of packer are you? Do you…
First prophecy (vv. 1-4): Cooking Pot as a Safe! Jaazaniah and Pelatiah were known as the “princes of the people”. They were the top political leaders representing the house of…
The topic for today is detestable things. What is detestable to you? What stirs up intense dislike or scorn in you? All of us might have different answers to this…
Every organization, society and community needs to reform itself continually. Every individual too. After doing things for a prolonged period, it is needful to step back and evaluate whether our…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China, there occurred an unfortunate incident.[1] An ambassador of the kingdom of Chu was killed when passing through the kingdom of Song. So in…
1928年在美国的麻省法院有一件法律的官司,事关有人在海中溺毙的事件。这个人有一天在码头浮动的甲板上行走,因为不小心被绳子绊倒而跌入海水里。他很慌张、拼命的在水中挣扎,并高呼救命,因为他不懂得游泳。他的朋友因为在码头岸上,距离太远而无法既刻去救他。但是就在几公尺处的另一浮动甲板上,有一位年青人正在那里享受阳光浴。他听到了跌入海中这人的呼救声,这位年青人虽然是个游泳好手,却无动于衷,只是冷静的看着这个人渐渐沉入消失在海中。溺毙者的家人知道了这件事,对於这位见死不救的年青人很感气愤,便把他控上法庭。但是他们却打输了官司,因为法庭的宣判是:这位年青人纵使是位游泳好手,他是没有法律上的责任去救那位溺毙者。(Gary Inrig) 我不知道美国麻省法院的这个判决如今是否依然有效?我们或许会对这位年青人的冷酷行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我们看到有信徒在我们面前、在我们知晓的情况下偏离主的道路时,我们是否也是无动于衷而不去劝戒他们?刚才在我们所阅读的经文里,神立先知以西结成为以色列民的守望者,就是要他去警戒神的子民应有的行为和当做的事。所以,我把今早信息的题目定为:作个守望者的信徒!现在就让我们来看如何作个守望者。首先,守望者的职责就是要忠於神所委托的任务。 (一) 守望者的职责:忠於神所委托的任务 今早经文的一开始说到: 过了七日,耶和华的话临到以西结对他说,人子啊,我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我们已经看到在前面的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前半部,神让以西结见到了天上许多的异象,包括了神自己荣耀的异象和令人生畏的声音,而以西结只能以俯伏在地的姿势回应神的呼召。在这蒙召的过程中,神给了他一连串的命令,并且预先告诉他未来使命的艰巨,因为他所要事奉的对象是一群悖逆的以色列民。虽然以西结接受了神的话,但他似乎觉得负担沉重,因为3:15 告诉我们在这蒙召经历过后,他就回到被掳的以色列民中,在他们中间忧忧闷闷的坐了七天。神也体谅以西结的心情,没有要求他马上展开事奉的行动。七天过后,神的话再次临到以西结。这次神给了他蒙召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要以西结成为以色列家的守望者。 守望者的工作对古时候的人来说是不会陌生的。他们都是要站在城墙的最高处观察远方的动静,如发现有敌人逼进,他们就会吹响号角预先提出警告,好叫城里的兵士和居民有提早的准备。而以色列先知作为自己民族的守望者,也经常是神给予他们的呼召,要他们去警戒神自己的子民灾祸既将到来,正如在这之前的何西阿和耶利米先知一样。以西结被神蒙召立为以色列家的守望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西结在他书本的一开始,告诉我们他是在被掳之地,就是在巴比伦的国土里看见神给他的异象。原来在公元前597年,就是约雅斤作南部犹大国的君王时,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带领军队攻打耶路撒冷,把约雅斤王和耶路撒冷城的众首领和众子民掳到巴比伦去,只留下城里的贫穷人。这是犹大国民众的第一次被掳,而以西结也和民众一样被掳到巴比伦去。那时,尼布甲尼撒王并没有彻底摧毁耶路撒冷城;他另立约雅斤的叔叔西底家作他的傀儡王,来治理犹大国(参列王纪下24:8-17) 。在他们被掳后的第五年 (公元前593年),以西结就在异国之地被神蒙召作以色列民的守望者。虽然这时北部的以色列国早已不存在了,但是以色列民的这个称呼仍然被引用来统称神的子民(包括南国和北国),因为这是神与他们立约所使用的名称。 弟兄姐妹,你们会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守望者不是在自己的国家领土里,而是在异国敌人的地方?这就牵涉到这群被掳的以色列民,他们在异地的生活状况。圣经没有清楚给我们看到他们在巴比伦领土的生活水平,例如在经济上这些以色列民的生活过得好吗?一般上,学者都认为他们在经济生活上并没有受太多的苦,有好多人甚至以后有机会回归耶路撒冷,他们选择了继续留在巴比伦。在以西结书里,我们看到这些以色列民有自己的社群生活,甚至还有长老在他们当中。但是,大部份的这些被掳的以色列民,他们坚信现在的异地生活是暂时性的,不久的将来他们是会回返耶路撒冷的。可是,当他们在巴比伦住久了之后,这些以色列民开始效仿当地人的各种恶行和敬拜偶像,以西结在18章里就列出了他们各种可憎的罪行,他们还甚至埋怨耶和华的道是不公平的。他们的信仰生命和社会生活是如此的腐败,但是他们却坚信神是有义务来拯救他们,叫他们脱离巴比伦人的管辖。他们为何有如此大胆的想法?因为他们认定神之前与他们的先祖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还有以后与大卫王所立的约,神是不会反悔的。再说,神在人间的居所不就是在耶路撒冷城吗?所以,耶路撒冷是永不会被敌人摧毁的,因为神的宝座就在圣殿里。因此,他们最终是会返回耶路撒冷的。 神在这时候立以西结为守望者的先知,就是要敲醒这些被掳的以色列民的梦境,不要以为神是会被局限在耶路撒冷、他们所认为的圣城里。神在敌人的领土给以西结看到他荣耀的异象,正是说明了他是超越地方的限制,没有所谓圣洁或不圣洁之地,因为他是无所不在的。再说,以色列民引以为傲的耶路撒冷作为他们信仰的代表,神要以西结向他们宣告耶路撒冷城最终会被摧毁。但更可怕的事,以色列民所要面对的来临敌人,不是巴比伦人,而是耶和华神本身。试想一想,身处在被掳之地除了要面临生活与情感上的考验,前面的道路是好是坏没有人可以肯定。现在以西结还要向一群不听教训的以色列人说话,神形容他们是面无羞耻、心里刚硬的子民 (2:4) ;以西结要去警戒他们说神就快要来惩罚他们,而耶路撒冷最终也会被摧毁,这是神对他们愤怒的审判。在以西结所见的第一次异象中,耶和华神有如将领从北方出发,并且已经发出命令,选立以西结为守望者,开始向悖逆的以色列民发出攻击。我们可以想像以西结对他这个守望者的职务一定是很感为难,因为要攻击自己同胞的是耶和华神本身;而他们大难临头还是心里刚硬,似乎没有悔改的迹象。以西结知道放在他前面的事奉只会越来越艰难,而神的审判似乎已成定局。以西结的心是充满着矛盾和战兢,因为他知道自己责任的重大。难怪神立他为守望者之后,神在平原上再次让以西结看见他先前第一次所见到的同样荣耀的异象;也就是说,神要在他第二次彰显的荣耀异象中,让以西结可以克服他被呼召的犹豫和恐惧,而以西结也只能再次俯伏於地,恭敬的接受神所给於他的守望者的使命。 是的,弟兄姐妹,我们是不可能像以西结有如此蒙神呼召作守望者的经历;神给先知们的呼召都是很特殊的。再说,以西结守望的对象是以以色列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纵使他们是被掳而居住在异国。‘守望者’ 的这个名称也没有在新约圣经里出现。所以,旧约时代‘守望者’的这个职份,能否同样应用在现今的基督徒身上?就像旧约先知的功用似乎已不再现今的时代出现!因此,有些人认为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要成为守望者;但如以守望者的意义和功用来看,顶多只能应用在教会的领袖们身上,因为他们的责任就是要 ‘守望’ 群体的教会。但是,以西结作为以色列群体的守望者,他的关注除了是神的子民如何避免即将来临的灾难之外,他更要求每个以色列人要为自己的行为向神负责。也就是说,他们个人的生命应该是以色列整体生命的反映;他们的个人生命是善是恶,就决定了以色列群体是否要受到神的惩罚。如果是这样的话,现今的教会生命不也是要由个别信徒的生命来反映、来决定吗?因此,每个信徒除了要为自己的行为向神负责之外,他们也要彼此成为对方的守望者,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自己的信仰生命是不会出问题的。正如刚才有人在海中溺毙的例子,我们会见死不救吗?我们会眼睁睁看着弟兄姐妹离开主的道路吗?当信徒能忠於神所交托的使命,以神的话语来彼此守望的时候,教会的生命必能蒙神的悦纳!这也是第二点我要带出的守望者的职责,就是守望者要勇於宣讲神的话语。 (二) 守望者的职责: 勇於宣讲神的话语 神立以西结为以色列家的守望者,去警戒他们既将来临的敌人是耶和华神自己。在正常状况的双方战争中,要攻击他国的敌人怎么可能会事先通知对方他们就要来进攻了,还特别叫对方要设立守望者来预先防备。敌人的这种通知对方要预先防备的作法,是绝不可能在战场上出现,因为一般上他们都会保密到进攻的时刻。但是,在以西结书里我们看到,神虽然是攻击者,衪却立以西结为守望者来预先警告以色列民,可见神在审判之前仍然给予他们悔改的恩典。故此,以西结作为以色列家的守望者,他必须要有一种紧急感,来向他的同胞传递神要给予他们的审判信息。 在神的信息里,他把以色列民(世人) 区分成两大类:作恶的人和行义的人,他们都要受到警戒,因为犯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就是会招来神的审判。所以,恶人和义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向神负责。神并不需要为恶人和义人下个定义,因为以色列人作为神的选民,他们都知道那种人在神的眼光下是恶人还是义人。恶人就是那些不单不敬畏神,而且在生活上公然触犯他诫命的人。其实,在5:6里,神指出了以色列民的罪状:她行恶,违背我的典章,过於列国;干犯我的律法,过於四围的列邦。故此,义人显然是藉着他们的遵守神诫命和好行为,表明自己是守约的人。针对这些作恶的人,神对守望者以西结说:我何时指着恶人说:‘他必要死’ ,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劝戒他,使他离开恶行,拯救他的生命,这恶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你讨他丧命的罪。倘若你警戒恶人,他仍不转离罪恶,也不离开恶行,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却救自己脱离了罪。神给以西结信息的重点,不是要豫定恶人必定会死,因为劝也好、不劝也好,他们都必死在罪孽之中。换句话说,恶人的下场和神的宣判都不是信息的重点,神乃是要让以西结看到守望者的重大责任,是关系到别人生死的事。以西结作为守望者,他的职责就是要警告恶人,倘若他们不听劝继续行恶而最终死在罪孽中,以西结因已尽上了责任,他就不必向神负责;他就可以免去神的刑罚,就等於救了自己。相反的,以西结如果不尽守望者的责任,不去警戒他们神来临的公义审判,没有及时去拯救他们,他的失职就与杀人无异,神就会向他追讨恶人的丧命之罪。当然,究竟神是不喜悦恶人之死,他们若肯回头,必可存活。在以后的第33章里,有重提以西结作为守望者的责任,神指着自己的永生起誓说: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唯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 (33:11) 。那神所宣判的死亡又是指什么?在旧约圣经里,死亡可以是指肉体上的,也可以是灵命上的。在这里,死亡正包含了这两方面。神清楚向以西结说明,他对以色列民的刑罚:你的民三分之一必遭瘟疫饥荒而死,三分之一必倒在刀下,三分之一将要分散四方还要被刀追赶 (5:12) 。当然,死亡在灵命上的意义就是与神隔绝,神的灵不住在他们群体或个人的生命当中,神任凭他们犯罪而最终要面临神的审判。…
Introduction May 21 Doomsday Prophecy (by Evangelist Harold Camping) Harold Camping, an 89-year old engineer-turned-evangelist, predicted that the world would end on May 21. When it did not come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