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ilingual 双语

主耶稣基督,怜悯我…

Topic:
Speaker:
  • 冯锦涛姐妹
前言 奥秘:在希腊语中是指,一个发起人(initiate)发起的一个秘密。只有他本人还有他所属的团体经过他的启蒙才能知道。这就是奥秘。 保罗在今天经文的一开篇就说,他要启发罗马教会的人进入上帝的奥秘。奥秘之所以是奥秘,是因为它不会被局外人知道。一个奥秘除了本人以外,只有对那些得到发起人启蒙的人才能明白。 马可福音4:11-12【耶稣对门徒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都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 我们看过一些电视剧演的一些谋杀案,整个案件的过程扑簌su迷离,一头雾水,直到电视剧的结尾,人们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上帝的奥秘却不愿向祂的受造物隐瞒,上帝情愿给恩典,透过使徒叫人知道祂的奥秘。这就是保罗正在做的,向罗马教会的人揭示上帝的奥秘。 一、经文诠释 1、保罗说出奥秘 在25-26节保罗开门见山地说出上帝的奥秘,上帝先让部分的以色列人心刚硬,不接受主。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原来部分以色列人现在硬心不接受耶稣,居然是因为神现在要怜悯外邦人,将救恩的机会暂时转向外邦人。30节解释得很清楚:【如今因以色列人的不顺服,外邦人倒蒙了怜恤】。但以色列人的不信也是暂时的,神的救恩最终会实现在他们身上。 这里令人惊讶的是,上帝居然可以把让人硬心,不顺服用于祂的整个救恩计划。也就是说,背逆竟然是为了整个救恩计划! 2、回顾上帝使法老心刚硬 其实,上帝曾经用过同样的手法救人。 大家还记得当年法老的心刚硬的事吗?当时法老硬着心,阻止摩西离开埃及地。后来,上帝彰显许多神迹,最后劈开红海,叫摩西带领子民逃出埃及地。出埃及记好几处经文记载,正是耶和华使法老的心刚硬,是为了拯救摩西和他的子孙们,叫他认识上帝是愿意行神迹拯救祂的子民的大能有力的神。(参出埃及记10:1-2) →过去,上帝让法老和他的臣仆这些外邦人硬心,为的是救祂自己的子民脱离为奴之家。 →而今天上帝叫祂自己的子民以色列人硬着心,为的是将救恩机会留给外邦人,救外邦人。 但二者都是用悖逆来成就救恩计划! 可见,上帝可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使用任何一组人,让他们硬心,不顺服,背逆来怜悯另一组人,成就祂的救恩计划!就是32节保罗总结的【因为上帝将众人都圈在不顺服之中,特意要怜恤众人。】这就是上帝奥秘的本质。 3、奥秘对罗马教会人说话 这个奥秘对着罗马教会的两类人说话。一类是,信主的外邦人。另一类是,信主的犹太人。 →保罗说出的这个奥秘,使外邦人高傲不起来了,因为他们恍然大悟。自己之所以能够信,是上帝让祂自己的子民硬心不顺服为代价,他们才有机会信的。所以,没有什么可夸耀的,他们能信,是在于上帝的恩典和怜悯,不在于他们自己的优势。 →保罗说出的这个奥秘,也使犹太人不再绝望。他们觉得现在他们的同胞不信是暂时。最终等信主的外邦人多了,上帝自然不会忘记祂原本的子民,最终会让他们全家得救。 橄榄树的比喻形象地解释了这个奥秘。就是无论是后来接上的野橄榄枝,还是原本的枝子,都是上帝的根托起他们,而不是他们托起根,所以野橄榄枝不用高傲,原本枝子也不要绝望。上帝都要怜悯他们,上帝要怜悯众人,这就是祂的奥秘。 二、应用 那么,上帝的奥秘,对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说什么呢?…以下是我的一些默想和思考。 作为基督徒的我们,也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在家庭里,你不得不面对叛逆的孩子,你很想让他按照你的想法去想去做,可他就是听不进去,也不照做。你会感到很有挫败感,为他担心忧虑,怕他学习不好,将来在竞争的社会里没有出路等等。 例1:担忧的家长 有一个家长说,她不断地教育她的孩子,告诉他,“你今天必须好好学习,否则,将来爸爸妈妈老了,你要自己去面对社会,可是你没有能力、学历怎么办呢?”另一句她常说的,“你看,邻居家的孩子学的这么好,可是你却不努力,怎么可以呢?”还有一句她常说的,“你可以为了妈妈,好好学习吗?这些话说出去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孩子每次看到妈妈在客厅,他就沿着墙角快速地逃进自己的房间,舒了口气。于是这位妈妈就更生气了,接着说,“我养你这么大,你居然连妈妈都不尊重了”于是说着说着就哭起来。 是的,孩子不学习,叛逆和拒绝我们,的确让我们作家长的觉得伤心头痛。再加上在新加坡“Gia 输”文化下,我们都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将来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 但今天,我们知道【上帝要怜悯众人】,也包括你的孩子和作为家长的你。孩子的叛逆,是否是作为家长的你自己生命要调整的时候呢?你能相信上帝会用一个孩子的叛逆,来调整作为家长的你的生命吗?使你成为一个更有耐心,爱心,不做情感绑架,不掌控别人的人吗?你能相信当你生命转变后,上帝也有能力将你的孩子转变成一个从背逆到顺服的孩子吗?幸亏上帝把他的奥秘告诉我们,使我们今天晓得上帝要怜悯我们,他不只要怜悯孩子,也怜悯作家长的我们。 例2:情感绑架的夫妻…
Zechariah Wong
November 22, 2015
Combined 联合

还是恩典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弟兄姐妹平安。特别欢迎来自印尼的印华基联合唱团参与我们的崇拜。今天是我们禧年堂的家庭日。我们过去都用这日子来纪念我们这个大家庭里面不同的成员。纪念我们的乐龄,我们成家的夫妇,我们的青少和儿童。在主里,我们是一家人。所以保罗说Romans 8: 29 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姐妹中作首生的。什么是他儿子的模样?“Jesus was fully obedient to God, fulfilling his calling and eventually victorious over sin and death. But he would not be alone. We who are transformed will…
Zechariah Wong
November 8, 2015
Bilingual 双语

宣教你我他

Topic:
Speaker:
  • 林世豪长老
今天是本堂特定为宣教主日,因此今早的信息也就是以宣教为主题。 宣教是你的事,我的事 也是 他的事。因此我就把今早的信息定名为“宣教你我他”。 让我们来同心祷告。 我们在天上的阿爸父,求圣灵这个时候来到我们当中,带领我们,愿祢孩子口中的言语,心中的意念都能得到祢的接纳,这样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而求的。阿们! 今天是本堂特定为宣教主日,因此今早的信息也就是以宣教为主题。 很多时候我们对宣教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诠释。把福音带到未接受福音的人就是宣教?有些人会加上一些先决条件,比如必须是跨文化的,跨地区的才算宣教。有些人认为宣教是宣教士做的。或者是教堂里某一群被呼召的人所做的。也有一些人因为如此,我们只须要為宣教来祷告就好,或我们能在金钱上能够帮助宣教也不错。我没有上过神学,我的认识是从这样多年来所理解的。传福音将领我们到宣教。很多时候,我们把它当成一份工作,一件事情,一件事奉,一件事工。这些都没错。可是现在宣教事工想加入另一个空间思维。就是制造成一个传福音的环境,文化。 宣教就是传扬福音,同时去造就人,也就是以生命去改变生命。其实基督的福音带来最根本的改变也就是生命关系的改变。远离上帝的罪人从新与上帝和好成为上帝的儿女,从此生活在与上帝同在的景况,体会上帝与人和好的生命意义。 有不少人时常都觉得自己在传讲福音这方面很缺乏信心,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怕把福音传错,不敢尝试,不好意思开口,听起来,这都是满有道理。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心理障碍呢。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不自然呢?因为我们不在一个我们所熟悉的环境。我们做不了一个本来的我。今天禧年堂希望和大家一起创造这样一个生命的环境。 我想要以下摩西来做一个列子耒做為鼓励,克服啟步的困难。 让我们来看出埃及记里的摩西,摩西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圣经人物,出埃及记第3 章第7 节到第4 章第1 节,摩西是否天生就是领袖?在4章10节,摩西再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拒绝时,就说“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以你对仆人说话以后,也是这样,我本来是拙口笨舌的”。和耶和华来来去去的对话之后,最后摩西还是顺服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犯同样的毛病!我们也可以说我不是摩西為理由而觉得我不必有摩西同样的回应。这也是一个很客观的想法。不一定是决对的想法。这样的障碍是可以改的。当我们顺服的时候,不是很怕就是置之一旁。顺服其实是一个过程。他不是立即没了自主权力。这过程是慢慢的调整你的人生来配合上帝所交托给你的人生使命。 我现在要分享一件刚刚发生的的一事。这是发生在刚刚过去的WAM concert的。 鳞影长老: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姐姐今天的感恩,当她开始加入招待组时,她觉得她不能勝任,她看到接待组内的这些讯息时,开始要打退堂鼓,但她今天还是出席了,当我开始接待 Mdm Ee时,她主动上前与我一起接待,我让她接待Mdm Ee ,在整个过程中,她体验到与神同工的美好与轻省,更加的体会到是神在做而我们只是参与,感恩正如主耶稣所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这就是宣教事工要与大家创造的环境,使每个在教堂的人,能够体验与神同工,神在做,我们只是参与。不问成败,在乎与神同工的美好。在传递福音是一件自然的事,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好像我呼吸一样。不用想,我们就活出基督的样式,祝福身边的人,做盐做光。 以上的见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你做了一个决定去跟从,你就开始步入与天父同工的一个世界。 回归正传,上帝要通过禧年堂所持守的:就是藉着神的爱,吸引万人,见证基督,祝福群体 这样美好的意向去成全祂要我们作的,把福音传扬,改变生命,造就更多人,我们是否还在犹豫不决呢?今天不提由个人去传福音。今天我想要注重的是由我们这样一群人,在天父的编织下,组成了今天的禧年堂,我们要如何一起去完成我们在这教会的使命,如何一起去经营这个天父給我们的家,如何使这个家更温暖,更有爱心,更能吸引人,更能留下走进禧年堂的人,而成為别人的祝福。 我今天的对象不只是成年人。所以青年和儿童们,你们也负着这样的同一个使命。举个例子,Sean,开南,Simon, 今天我叫你个自去传福音,你们一定会问,為什么是我,我要如何去做,如果真的邀请来了,我要如何跟进等等一大堆的顾虑。可是如果我们有共同的使命,Simon…
Zechariah Wong
October 25, 2015
Mandarin 中文

宣教你我他

Topic:
Speaker:
  • 林鱗影长老
谢谢圣歌团刚刚献上的这首诗“快快去传福音”,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凡是信祂的,就得着救恩,快快去,传主福音,快快去“ 让我们来同心祷告, 我们在天上的阿爸父,求圣灵这个时候来到我们当中,带领我们,愿祢孩子口中的言语,心中的意念都能得到祢的接纳,这样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而求的。阿们! 主内弟兄姐妹平安, 今天是本堂特定为宣教主日,因此今早的信息也就是以宣教为主题。 宣教是你的事,我的事 也是 他的事。我就把今早的信息定名为“宣教你我他”。 让我先从两个同事的对话来开始,一位姓陈,一位姓林。他们是多年的同事,“陈先生问林先生;你最近是怎么了?”“听说你开始去了教堂,你决定要作一个教徒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让你作了这样的改变呢?”。如果你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你会有什么反应?你会如何应付? 这里可以肯定的是林先生在当时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变而引起陈先生的注意,所以才会问了那么多问题。 回到我们的现今生活,听说新加坡人最喜欢找好吃的东西,有人听朋友说在三巴旺有一间餐厅的海鲜又便宜又好吃,不论路程有多远,大家还是会约好周末一窝峰跑去那里尝吃。是的,我们有好吃的,有好看的,我们都会和亲人,朋友们分享,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理念,只要是好的我们就应该和大家分享。同样的,如果你有好的消息,你会独享这样的消息,还是会与更多人分享呢?那你认为福音是否应该与人分享呢?我们的福音,会是让你自然地想与人分享的常情吗? 宣教就是传扬福音,同时去造就人,也就是以生命去改变生命。其实基督的福音带来最根本的改变也就是生命关系的改变,远离上帝的罪人从新与上帝和好成为上帝的儿女,从此生活在与上帝同在的景况,体会上帝与人和好的生命意义。 总之,宣教的终结意义就是使人生命转向上帝,心意更新,回应上帝的呼召。 有不少人时常都觉得自己在传讲福音这方面很缺乏信心,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怕把福音传错,不敢尝试,不好意思开口,听起来,这都是满有道理。 让我们来看出埃及记里的摩西,摩西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圣经人物,出埃及记第3 章第7 节到第4 章第1 节,让我来念,。。。。。从刚刚我念的经节,我们看到耶和和华给摩西的使命,他要摩西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密之地。在这几段经节中,我们看到摩西对自己没有信心,三番四次以不同的理由试图拒绝上帝的吩咐。让我们看看摩西怎么回复,3章11节 摩西问“我是什么人?”。3章13节 摩西又问“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4章1节 摩西说“他们必不信我,也不听我的话”。 每一回,耶和华都很清楚的回答摩西的置疑,在4章10节,摩西再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拒绝时,就说“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以你对仆人说话以后,也是这样,我本来是拙口笨舌的”。和耶和华来来去去的对话之后,最后摩西还是顺服了。4章13节 摩西说“主啊!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摩西说“主啊!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 想想,我们有时何尝不是和摩西一样吗?或许你又会问”上帝又没有直接吩咐我啊!我们要向上帝求告,求上帝怜悯,求上帝与我们同在,帮助我们,让我们走出心里中的困扰这一关,让我们勇敢的踏出这一大步。上帝要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如果摩西最终没有顺服上帝,上帝要他成全的事,就不可能实现了,上帝要赐福给摩西,让他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进入应许地,摩西如果最终没有顺服,他就会失去机会。这里要说的重点不是到底是不是摩西被选召或另有其人,而是被选召的摩西是怎么回应上帝的话。 从摩西的回应,我们也可以引申到我们在宣教时所面对的挣扎,基本上我们可以简单的区分为五个常见个人的顾虑:1,当我们被差遣去的地方,是我们不熟悉的,或要我们向我们不认识的人传福音,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有担忧,也因此会尽量推辞。2,我们不知道怎样开口,不知道作些什么,或者从那里开始,我们害怕而不敢去尝试。3,我们担心我们的口才不好,没有说服力,就如摩西自认为的“拙口笨舌”那样,因此滯足不前。4,我们会担忧对方不想听,或者不感兴趣,因此自动放弃。5,这一切都因为我们害怕失败,我们没有信心,不愿意面对对方的敷衍或拒绝,我们是否心存有这只许胜不许败的心态。我也亲身体验过,记得多年前和海外宣教士第一次到曼谷北部的乡村去宣教,去之前就有这些顾虑。那我们要如何看待呢?请切记耶和华向摩西说的话:“我是自有永有的”,“我必与你同行”。是的,上帝时时都与我们同行,通过圣灵的感动,呼召我们,我们不是靠个人的力量,问题是我们愿意顺服吗?我们愿意听祂的话吗?上帝通过各种方式呼召我们,我们又如何回应上帝的呼召? 回想摩西的故事,我们看到的是,摩西当时是住在米甸,一个安静的乡下,可以说是处在安稳之地,偏偏上帝却来到他当中,要他离开那温暖的窝,去作上帝吩咐他得作的事,也就是照着上帝传的话去作,(这里重点在上帝的话),最终摩西顺服而去完成被付托的工作。其实圣经中有很多例子让我们看,这包括创世记中我们的老主宗亚伯拉罕的被呼召,还有耶稣的母亲被召未婚先孕等等。从这里,我们就得联想,那我们是否会满足于现状,还是应该去传扬上帝的话,带领更多人来认识祂。 是的,我们能够在这里一起敬拜上帝,是上帝在我们当中,是上帝的恩典。我相信上帝赐下给我们每一位在座的恩赐是有祂的原因的。想想亚伯拉罕 ,…
Zechariah Wong
October 25,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