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ilingual 双语

Divine Operation

Topic:
Speaker:
  • Rev. Enoch Keong | 姜国成牧师
Since the the church launched the sermon series on Romans, we have up to this point in time read 61 verses of what Paul has written. If I were to…
Zechariah Wong
May 31, 2015
Bilingual 双语

From chaos to order 从乱到序

Topic:
Speaker:
  • 冯锦涛姐妹
前言 我的“从乱到序”——猫头鹰的故事 弟兄姐妹们,你喜欢过井然有序的生活呢?还是喜欢过随心所欲一点,混乱一些也没关系的生活呢?请问你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 先说说我的生活吧。我的生活好像从小就充满了很多疑问和矛盾。为什么这样说呢?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问妈妈说,“为什么我们要吃饭?”妈妈反问我说,“是因为你外婆做的饭不好吃,所以你不喜欢吃饭?”我说,“不是。是因为我发现每次吃饭都要打断我要做的事情,比如我正入迷地看着一本书,外婆却叫我去吃饭,所以,我就对外婆说,我不饿,不吃了。” 该到睡觉的时候,我总自言自语说,“为什么又到该睡觉的时候了呢?”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完呢。于是,继续做下去。后来同学们给我起了个外号,说我是“猫头鹰型”的,我为此还挺沾沾自喜的。 结果,后来猫头鹰有一天生病了。爸爸把我紧急送进了医院。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就不要再斗争了,人胜不了天的,你就不能好好地过有规律的生活吗?”外婆叹了口气说,“唉,晚上的时候想的天上的美事,结果早上醒来发现还在床上。” 我开始想,“人的内心蠢蠢欲动想要挑战这生活的次序,过得多累呢,好吧,还是乖乖接受吧。” 自从接受了这天所定的次序后,我还经过很长时间身体操练,终于可以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顺天而活了。起床,吃早餐,上课,写作业,睡觉。凡事都有定时了。 这就是我这个猫头鹰“从混乱到井然有序”的生活经历。 一、 上帝是“从乱到序”创造世界 后来当我开始读圣经的时候,发现一开篇的创世纪就讲了,原来地原本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的,正是因为“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后来有白天,有黑夜,有早晨。这就是一日。(参创世纪1:1-3)原来地是已经有了,但地是混乱空虚混沌,上帝将它创造成有白天,有黑夜的有秩序的状态。这就是神的创造,它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乱到序”。神的确为这个世界建立了次序。 创世纪1:27节指出了上的创造的又一个次序,就是【神也照着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时候到了【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4) 二、 保罗认为同性恋是违背上帝创造次序的行为 保罗认为人应该是可以知道上帝这样的创造次序的,所以在罗马书1:19-20节指出,【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20节),【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创1:19) 那么,看看今天的经文,好像保罗时代的人们知道,却不一定顺从这样的次序,甚至企图挑战和改变这样的次序。从经文的两个“变”字可以看出。保罗在25节指出,【人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26节【他们的女人把顺性的用处“变”为逆性的用处;27节说【男人也是如此,欲火攻心,彼此贪恋,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 可见,保罗在这边提到有关同性恋的问题,认为同性恋是人想试图自行改“变”上帝创造次序的结果。其实,不仅是保罗反对同性恋,包括历史学家约瑟夫,还有更早的旧约,犹太传统书籍中已经提及有关同性恋的行为。保罗只是延续了他们的看法,认为男和男行那样的事情是羞耻的,这都是基于上帝的创造次序来判断的。 因为,上帝所设立的创造次序,就是我们刚刚提到,创世纪所讲的,上帝造男造女,异性相爱,设立婚约,这个次序被世界运作和延续下来。所以,保罗以及犹太传统认为同性恋是违反了上帝所设立的这个创造次序的行为。 有人辩论说,保罗只是基于那些天性是异性恋的人来说的。那么,对于那些“天生”心理上就是倾向同性恋的人,保罗并不谴责。这样的说法其实是违背保罗的看法,也是违背旧约和犹太传统的看法的。因为保罗的看法是深深植根在上帝创造的次序的基础上的。圣经讲上帝造男造女,二人到时连为一体。但圣经里没有上帝造男,却外表是男,里面是女。或者上帝造女,却外表是女,里面实际是男的陈述。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歪曲上帝藉着圣经启示的次序。作为信徒,我们本应该是以圣经的标准来反思和判断我们今日的文化的,而不是强迫圣经来适应我们的文化,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到保罗或圣经的身上,为今天的某些不合理行为的合法化在圣经中找根据和借口。如果大家想进一步里哦阿杰我们教会对于同性恋的立场,可上网查询NCCS(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of Singapore)。 另外,也要小心另一种把同性恋极度放大的看法。有人说,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同性恋是所有他所列出的罪中最严重、最邪恶的一种的罪。从篇幅来讲,这里只有一节经文提到同性恋。从上下文来看,他所提的上文是淫乱的罪。下文是其他以一系列罪恶列表,邪恶,贪婪,恶毒,嫉妒,争竞等等。提同性恋的这节经文只是其中所提到的罪的其中一种。保罗并没有强调它是一种特别凸显的罪,也没有刻意地突出同性恋是一种最邪恶的罪等等。保罗只是要明确地提出他的观点,也是旧约和犹太传统所沿袭下来的看法,就是同性恋违背了上帝的造男造女,异性相恋的创造次序。因此,我们不能故意放大同性恋这种罪的影响力。要像对其他罪一样警醒来看待就行了。而且,在任何的情境下,我们都有责任来透过分享福音来对同性恋者给予关爱和给予盼望,就像我们为那些陷入任何一种其他罪的人们所做的一样。 三、 人性本身想要善变,歪曲,妥协次序 再看回今天的经文,保罗认为,除了同性恋是体现了人想要违背上帝的创造次序以外,继续看下去,保罗还列出了长长的“邪恶列表”:【邪恶,贪婪、恶毒,满心嫉妒、凶杀、争竞、诡诈、妒恨..】(29-30节)等从中也提醒了我们人性里的这些种种黑暗面:我们的人性里有很多的悖逆,不愿意顺从;有很多的欲望想要得到满足;有很多的不满想要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发泄;有很多的报复还未了断;有很多的狂傲,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从本质上来看,保罗认为这都是对上帝创造次序的悖逆,知道上帝却不遵从上帝的结果。…
Zechariah Wong
May 17, 2015
Combined 联合

壮志未酬?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今年,我们通过讲台以及小组讨论来查考罗马书。如果要更好地明白其中的内容,我们就要尽可能了解当时的处境。今年,我就和至立长老搭档,负责介绍罗马书的写信人,也就是保罗。通过使徒行传9章,我们认识了保罗的信主过程。更重要的是过后,保罗对于传福音的热忱。路加有记录:28 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 29 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腊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他们却想法子要杀他。我们所认识的保罗:纵然常常被误会,纵然时不时就活在危难之中,但是保罗对于传福音的信念始终是没有改变的。我们今天要看的经文使徒行传28章,也是一样的情景。 保罗在罗马书曾经对罗马信徒这么说:Romans 15: 20 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 23 但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而且这好几年,我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的时候,可以到你们那里。 24 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先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然后蒙你们送行。 罗马教会其实并不是保罗本身建立的教会。不过,他们在保罗的宣教策略上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罗马帝国在东边的省份几乎都已经有了其代表性的教会。但是像西班牙这些西边地区还不算是“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所以保罗当然很希望往西去宣教。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保罗的宣教西游记就肯定必须经过罗马。偏偏此时罗马就像是火焰山。本来嘛,不管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当然会有基督徒和非信徒之间的分裂。但是,当时最浓的火药味却是在犹太信徒和外邦人信徒之间的纷争。其中的分歧点也都是神学上几个非常基要却又非常难搞的课题。比如说当时的犹太教和耶稣究竟什么关系?又或者外邦人和犹太传统什么关系?救恩和信徒生活又是什么关系?在这些课题上,保罗作为一个在迦玛列门下,按着祖宗严紧的律法受教(Acts 22:3),又热心侍奉神的犹太人,是当然的神学先锋。保罗每到一个地方,他的神学水平都是可以直接跟当地犹太宗教领袖讨论与争辩的那种。新约其中最早的书信,加拉太书,就是保罗以文字的方式处理这些课题。可以想象,其中的论述或许都已常常被正方反方用来彼此攻击。保罗的宣教西游记也许还真的过不了罗马这个火焰山。不管是敌人还是主内弟兄都想利用他,分一杯羹,咬一块肉。 难怪彼得会这样地提醒他的教会:2 Peter 3: 15 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 16 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 有句话说: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是值得争取的东西。(Anything worth having is worth fighting for) 我们的福音,就是这种值得拥有,又值得争取的东西。如果要抗衡异端邪说,就得用正道去辩驳。保罗是亲眼看见复活的主耶稣的见证人。他的辩驳能力,除了犹太教还包含了这个属灵经验。彼得提醒教会:18 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3:18)保罗的书信,罗马书就像一把铁扇,兴起了一股‘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的旋风,但愿能够扑灭这个火焰山。让保罗在罗马能够得到一个往西宣教宝贵的支援站。 但是,大约过了三年,当保罗终于来到罗马的时候,却已经是一个囚犯的身份。出门都有问题,更谈不上往西宣教了。保罗以这样的境况,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出生地罗马。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保罗的心情。如今绑手绑脚的,地位处境又如此潦倒狼狈不堪,凭什么资格来消灭火焰山呢?三年前的愿望看来难以实现了。此时的保罗,可以称他是‘壮志未酬’吗?我希望从今天的经文找到答案。Acts 28: 14 在那里遇见弟兄们,请我们与他们同住了七天。这样,我们来到罗马。 15 那里的弟兄们一听见我们的信息,就出来到亚比乌市和三馆地方迎接我们。保罗见了他们,就感谢神,放心壮胆。 亚比乌市离罗马城65公里,三馆离罗马城50公里。这样的形容法表示至少有两批地弟兄们在这两处等待,接待他,也千里迢迢地伴随他进入罗马城。保罗二十多年的宣教之旅虽然波折重重,但是途中总缺少不了处处弟兄姐妹的恩典。但是这次的迎接却意义重大。因为在那种神学议论纷纷的时代,这次的迎接代表了罗马信徒肯定了他的福音。就算他如今是囚犯,他们肯定了他的属灵领袖身份。难怪“保罗见了他们,就感谢神,放心壮胆。” 也难怪过后,保罗告诉腓利比教会:Philippians 1: 12 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 13 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 14 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 在保罗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壮志未酬’。他的捆锁反而成为了他的力量。而这个胆识,我觉得跟罗马会友的热情接待很有关系。而因为有了这样的定心丸,保罗就要处理那最棘手的麻烦事:犹太人的问题。我们继续来看故事发展。 Acts 28: 16 进了罗马城,保罗蒙准和一个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处。17 过了三天,保罗请犹太人的首领来。他们来了,就对他们说:“弟兄们,我虽没有做什么事干犯本国的百姓和我们祖宗的规条,却被锁绑,从耶路撒冷解在罗马人的手里。 18 他们审问了我,就愿意释放我,因为在我身上并没有该死的罪。 19 无奈犹太人不服,我不得已,只好上告于恺撒,并非有什么事要控告我本国的百姓。 20 因此,我请你们来见面说话。我原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被这链子捆锁。” 21 他们说:“我们并没有接着从犹太来论你的信,也没有弟兄到这里来报给我们说你有什么不好处。 22 但我们愿意听你的意见如何,因为这教门我们晓得是到处被毁谤的。”…
Zechariah Wong
April 26,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