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ilingual 双语

像耶穌的样式

Topic:
Speaker:
  • Rev.Tan Tiong Ann | 陈长安牧师
这一段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登山宝训里面的这个八福。我想我们每一次看到这段经文,我们有好几种的反应。常常我们会觉得主耶稣这里的教训,所说的事情太过理想,太过完美,很不容易去做。然后我们常说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够去做出来。那么对于这段经文的这个看法有两种极端。一种就是认为它太过完美,太过理想,不可能做,所以它的作用是告诉我们说,我们是多么的不够,多么的不完美。所以我们真的是要在神面前谦卑。而另外的,也真的就是觉得这样的要求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这是一个可能就得不到其中一个福。 我想这两种看法跟态度都不正确和恰当。这里,耶稣并不是要为难人家。这里耶稣也不是要提什么条件。我想首先我们要除去一个很基本的误解跟误会。就是关于天国这个字的意思。如果天国这个词这个字把它理解成天堂,这整段经文的意思就完全被误会跟误解。这样的话,就会变成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堂是他们的。那么如果不够虚心,天堂就不是你的?那就会变成一种做得到,做不到,很难做,那做不到就不能得到。如果整段经文,包括这个五到七章都完全是掉在这种框架里面了解的话,我可以说我们完全没有办法掌握主耶稣所说的。而我们就会感觉到非常的气馁,看见到非常的不可能。那么也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拿来做什么。 所以我们真的是每一次碰到这种看起来听起来非常困难的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有时候不是做的问题,是了解的问题。因为误会了,了解得不对了,懂得不对了,知道的不对了,反而使到我们做不到。所以更正确的知,更好好的去了解,更认识是很重要的。所以让我们来了解主耶稣到底讲这些话在讲什么。我们真的好好去了解,就好像我们人跟人相处,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好好把对方的话听清楚。然后我们就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跟不必要的反应。 首先我们先来问说耶稣讲话的对象是谁?这是很重要。五章第一、第二节很清楚告诉你说,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这些人是什么人?犹太人。我想大多数是犹太人,或者说如果我说他是犹太人为主也是不会错。所以这个很重要。我过去这几年来一直提醒大家我们基督教信仰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把耶稣讲成好像非犹太人,甚至有时候像洋人。那么今天宗教越来越成为一种问题。我们如果对别人的宗教,对自己的信仰,不能够采取好好地掌握的话,我们就在宗教的问题上不能够有造就性。因为当我们把他了解的对的时候,就减少那种误会,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所以,让我们重新调整我们的这个眼光,或者是我们已经很习惯戴的一副眼镜来读这个圣经。让我们记得耶稣是犹太人。耶稣讲这一段话的时候,是对着犹太人。所以这一群跟他上了山的,在犹太人当中还有一群比较特别的人叫做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这个他们包括一群犹太人跟犹太人当中一群他的门徒。所以这个对象很重要。所以这些话接下来我们听的时候,先要把它听成是对着这些人讲的,而不是对着你跟我先讲的。我们必须先经过这个程序。然后我们就听到真正对这些人讲的时候,这些话是指什么。我们就能够有办法帮助我们抓到那个重点,然后再从这里的话判断对于我们这些非犹太人来说是不是同样的。这个意思跟意义就很容易处理。 为什么说这个话也同样是对我们这些非犹太人说的呢?因为理由很简单,我们是从马太福音的这个回忆跟记忆读到这些。那么当我们翻到马太福音第28章20节,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这里的‘你们’是谁呢?就是18节,19节,耶稣说的,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所以这段话,耶稣起初所说的所做的事情,事先对着犹太人的。但当初级教会在需要的情况底下把这些记忆用文字写成这个书,然后要传递,因为有主耶稣的吩咐。然后这里对象是说也包括万民。如果没有这样的话,我们真的是不需要去理他的。因为有耶稣基督的这个吩咐很清楚的交代,这些他曾经说过,曾经做的事,除了首先是直接针对犹太人之外,过后他对非犹太人也有这个意义。好,这样的话,我们处理起来就容易了,犹太人耶稣对着犹太人讲了登山宝训,讲了五章到七章。 那么,想到犹太人,我们一定想到旧约。常常我们有这样的印象,或者说我们常讲这样的事,我请大家纠正一下。这样讲是不对的:救世主耶稣带来一个更好、更美、更高的标准的教导,超过旧约。这个是错的。耶稣没有带来一个比旧约更高的。理由很简单。在第五章十七节,他自己说的,没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所以耶稣并不是以新约来取代旧约。旧约的上帝不够新约的上帝,新约的上帝更完美,旧约的上帝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印象。 但是在这里耶稣很清楚说我是来成全,不是来废掉,所以我们看登山宝训的时候,就一直不断的跟旧约紧密的配合的来看。我们看到其实这里所谓的八福,都是再旧约里面所提过的。尤其在以赛亚书里面。这些事都是本来就是耶和华上帝所关注的。所以耶稣这时候再看到犹太人。犹太人是谁?犹太人就曾经是上帝的子民。为什么我说曾经是呢?耶稣这个时候的犹太人,你还记得我们从这个降临节然后到烛光崇拜,我们讲了相当多的当时的犹太人背景。你还记得的话,这些知识很重要。这些知识要帮助我们读这些经文的时候,把它放在一个恰当的背景底下。 这个时候的犹太人是上帝所审判,让他们亡国的犹太人。上帝所管教的这个子民。他们过去是上帝约的子民,但是因为背约,被上帝弃绝,被上帝管教。在这种情况底下,耶稣对着他们讲这些话,都跟他们的情况是有关的。那么我们就直接需要去解决天国这个事情。首先这个词天国不是天堂。有时候有人离开世界,朋友送一个‘魂归天国’。这些都是不恰当的。这些都是误解。天国在这个马太福音里面不叫这个天堂。 到底天国是指什么?马太在福音里面用很多天国。当你把整本马太福音读过的时候,你看到他一直要强调一个对比,就是地上的国对比属于天,从天而来的国。那么天国要表达的就是从天而来。从天而来就是指上帝的国。那么上帝的国呢?跟地上的国不同。地上的国这个时候是谁呢?是罗马皇帝的天下,叫做罗马帝国。地上的国是属于人在做王。所以讲天国呢,就是指谁做王?上帝作王。所以天国的重点是放在谁是王,不讲地方的问题。不是在讲到一个时空的问题,而是指谁在做王。是上帝要做王。上帝要做谁的王?上帝要重新做犹太人的王。 犹太人本来就是上帝的子民。但是他们因为背弃上帝,不守上帝的话,上帝管教处罚,使到他们受到神的弃绝。那么这样,关系就破裂了。这就是旧约那个约的关系破裂了。耶和华本来是他们的王。我们看以赛亚书几段的经文,就能够很清楚地解决这样的问题。请大家翻到以赛雅书66章。这个神是王的形象。这样的意义常常在旧约表达。 以赛尔书66章第一节。耶和华如此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这样一句话,你看到什么形象?之所以提到座位脚凳,表示神坐在宝座上。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院,那是我安息的地方。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然后你翻到以赛亚书第六章,那很出名,是以赛亚先知看到的一个异象。他说乌西亚王驾崩的那一年,我看到耶和华高高坐在宝座上。所以你看到这个耶华是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君王的一个形象一直在表达。66章看到的是一整个天地的王位。因为天是座位,地是脚凳,然后坐着,也就是歇了。 这也就是创世记第二章第四节第七天,上帝耶和华停止了一切的工,歇了。这个歇了不是指停止工作,是坐在他所创造的整个天地为王。所以那天分别为圣。那个重点是耶和华作王,不是休息。休息是在十诫里面,出埃及记跟申命记里面为着人,重点是放在休息。安息是休息。在创世记,重点是在神,不是休息。是指他歇了,坐着为王。以赛亚书还有很多诗篇表达这样的一个形象。我们就看到重点是要表达耶和华是王。耶和华是以色列百姓的王。耶和华也是天地的主。 我们再看回刚才的马太福音。你开始看到一些东西很类似。最后一章的大使命,每次这一句话,我们没有把握住,小心地读。就是28章18节。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耶稣也同样是王了。这句话表达父上帝做主。耶稣这一生所做的所完成的,把它列为跟他一起分享同样的权利跟地位。他也是王。那么这就符合了,就应验了。 主耶稣诞生的时候,天使怎么样跟约瑟跟玛莉亚说的?我们看马太福音第一章21节说,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什么事呢?因为他要将自己的百姓救赎。所以他是王。再继续看二章六节犹大地的伯利恒。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民以色列百姓。那么二章15节最后一句话说,这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招出我的儿子来。 你看到就是上帝要重新再回来做犹太人的王。这个对犹太人来讲,就叫做救恩。不是去天堂的事。你把它讲成天堂了,全部讲不通。本来它就是跟整个旧约的事情是连贯的。当年在埃及的时候,以色列人在法老王,这个败坏的王,这个没有希望的王,这个要毁灭他们的王。他们全是活在黑暗的权势底下。上帝再把他们召出来,带到西奈山说,我做你的神,也是你的王,你做属我的子民,是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子民。你们本来就是我的。回到这个创世记,本来上帝就是全世界的王,因为一切是由他造的。而王就是他分配,赐给人生存的负责人。 我们就会看到为什么虚心的人有福,为什么温柔的人承受土地。这些话就出来了就通了,就很容易明白了。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他本来就是所有的人的王,而且人存活在土地就是由他分配。他在管理,他在掌控,那么他也赐下存活的条例。王颁发律法。所以你就看到耶和华上帝自己借着摩西做了这些,给了以色列人。但是很可惜。以色列人呢?没有做一个顺从的子民。没有一个尊主为王。甚至还背弃,而且还不忠,等等。这个在先知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而上帝在主耶稣诞生前500多年管教审判,让他们成为亡国奴。跟他们说,我把你们踢出去。你不再属于我。 但是管教之后,上帝借着先知说,我重新要把你们再带回来,我重新要再认回你们,我重新要使得你们是有王牧养你们的。所以刚才我们读到在马太福音第二章引用的弥迦书,旧约就表达上帝要重新回来。直到以色列人重新是属于神,重新是有神做他们的王,有王做他们的主。然后属于神所管理,属于神的国度,这个叫天国。这个国里面不是现在的罗马皇帝,也不是分封王。这个希律王不是你们真正的王。你们真正的王,真正是属于耶和华上帝。现在耶和华上帝借着这一位拿撒勒人耶稣,他要重新成为你们的王。成为牧养你们的主。 上帝重新在这个地上把他自己的国建起来。这个叫做天国。所以,当你看到有一群人认上帝是王,也愿意在生活当中是以上帝为王,在把上帝王的心意活出来的时候,你就看到天国的敬仰就实现了。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样的一个了解。你把它带回这个八福,很多东西就一目了然了。我们看到这个八福从第三节一直到第十节。他有一个很用心的结构。第三节开始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个天国又在在第十节出现。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所以就把中间的所有的事情的意义涵盖在内。 上帝是王的时候,那一种生命态度该怎么样?他要讲的是这个。然后这个八福又可以再分为前面四个,后面四个。前面这四个福。你注意看他的整个中心点,就是一种向神的态度。然后后面四个,是一个向着人的态度。不论是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这几件事情到底是什么?这四样就是一种向神的态度,一种在神面前的心态,一种生命状态。然后怜悯人,清心的人,使人和睦,为义受逼迫,是一种在人当中的一种这个情形。我们这样处理了之后,你就会看到事情就非常的明朗。 但是,这个八福他不是单单只是自己本身,它其实是在整个马太福音里面,同时更是在这个上下文里面。其实我们应当是读到20节。在13节这里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然后第14节,你们是世上的光。耶稣不是说你们尽量去做,尽量努力去做盐,尽量努力去好行为,然后把它做成像光。这个是我们一般人所了解的。耶稣不是这样讲的。耶稣是说,你们是盐。你们是光。不是你们去做到像盐像光。你们就是盐,你们就是光。这句话你把它放在犹太人的身上,就很容易了解了。盐如果失了味,就没有用了。犹太人是上帝的子民。如果上帝子民的身份意义失掉了,上帝的子民是活不像上帝子民。就叫做食而无味,就没有什么意思。 那么这个光呢?我们看以赛亚书49章。上帝要使这个以色列百姓成为这个光。49章从第五节念起会更清楚。现在他说,你做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枝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做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至到地极。上帝的心愿里面希望以色列也是光。什么意思呢?他们成为人从他们的身上,从他们的历史,从他们的经验,可以看到上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他们也是上帝的子民?他们不是因为做到什么成为上帝的子民。他们是因为上帝的恩典救他们,使他们成为上帝的子民。 所以这个八福不是说除非你做到这个,然后你才会变成那个。他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你已经是。我在说耶稣是对着犹太人讲的。犹太人已经是。他本来就是上帝的子民。但是因为没有守住,被上帝管教,这个关系破裂了,但是上帝要恢复。而不是说,除非你们做到这样,你们才是。他说你们是,而且我现在要使你们是同样的。马太福音结束的时候,耶稣是对着已经信靠他的,信他的。所以你要告诉他们要这样子。所以在这里不是一个条件,也不是一个道德高超水准的追求。 这里是说如果我们知道我们是属于上帝的,我们认上帝是上帝,上帝是王,我们是属于他国里面的,我们是上帝国的国民。我们就虚心。我们就哀恸。我们就温柔,我们就饥渴慕义。这是我们的样式。这是一个属于神的国,已经是属于神,认神是王的人。就是有这样的可能,跟有这样的生活生命的选项。他可以这样子活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它跟当时的罗马帝国的那种社会背景做比较。这一切也就会更加清楚。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很难,或者很完美高超的事。耶稣不是在讲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基督教不是在讲一些至高无上的一套东西。耶稣讲回旧约。耶和华上帝要使到以色列百姓选择活出神要他们活出的生命样式。而这个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们再看回以赛亚书66章。刚才那段经文你注意看,在讲完上帝以天作坐位,以地作脚凳之后,接下来第二节,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灵里痛悔、因我言语而战兢的人。你看到了吗?这一个就出现在八福里面。虚心的人,有福了。上帝当年对着以色列百姓讲话。我是天地的主,也是你们的王。你既然是我的子民,既然我的百姓。第一种心态,最根本的一个心态,你活在世上要持着怎么样的心态,最基本的就是虚心痛悔,因神的话而战兢。这个是整个生命的根本立足。是耶稣照样再把这个带回来。这本来就是认上帝是王。知道自己既然属于上帝,整个生活,整个活着的心态就是向着这一位神。而就是抱着一种虚心谦卑,而对神的话不是随随便便,就是尊重。 其实这也就是回到创世记第二章那个最根本的问题。上帝是创造天地的主。再把亚当放在伊甸园,然后说把这一切交给你。不过园中你要修理,看守。一句这一颗不可吃,分别善恶果,其他你可以吃。上帝给一个吩咐,要他遵守。这就是整个人的生命存活最根本的。当上帝是我们的王,我们是属于他,而我们的存活就在这样一个关系里面的时候,最根本的就是对他一种敬畏的心态。然后表达在遵守他的话。然后你再把这个放在耶稣的身上,来检视他一生。他就是把这一切做出来。这个是我们所失落的,我们所失掉的。首先是耶稣那个时候的犹太人已经失落了,但是上帝说,我要重新再带回这一切给你。 这个就叫救恩。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上天堂下地狱的事情。救恩就是恢复那本来神创造的时候的境况。存活是什么?生命与活着是什么?什么叫做向着神,属于神?你说你相信神,你说这位是天父,你说这位是我的王。就是这样的一个态度。而你打开以赛亚书第一章,你就看到上帝在那边呼天唤喊地说,我的子民不认我?不把我当做我是他的父,他都不当做我是他的上帝。他说牛都会认得那一个主人,都会认得那一个草,但是我的子民不认我。背叛、悖逆,就是不听话。而这样子的情况就是涉及到存活。一个人的生命出现了很多的扭曲,出现了很多的状况,不能正常操作。神要把这一切再带回来。 而这个正常操作,在旧约里面用一个很特别的字表达。马太福音也一直出现,就是义,就是对,就是正,就是本来就是应当是怎么样。从神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丰富,带着很多的这样一个情形的字。所以你就看到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为什么会出现饥渴慕义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因为这个是上帝要的一种生活状态。而按照上帝要的生命方式,你就会感到没有欠缺,不是一种迷失,不会空洞。这样的一个事情就不是遥不可及的。 到头来还是回到上帝是不是王?上帝重新成为以色列的王,要以色列再一次认他为王。而最起码最根本的,就是虚心痛悔而尊重王的话,所以虚心的人有福。不是只说心无杂念。不要把其他宗教跟我们文化上许多人性提升的操练读进来。这个跟圣经讲的牛头不对马嘴的。圣经讲来讲去就是对着神是怎么样,而不是一种我们个人自我操练,自我道德提升的。不在讲这些,是在讲对着神是一个怎么样的心境跟心态。再从这里产生一种反应。 所以如果神不真的是王,不尊神为真正是王,也就不愿意尊重王的话而行。但是当尊神是王,就是说一直跟神站在一起,就是属于神的范围的人。他哀恸的话,他可能会受到敌对的。他会得到安慰,这个是上帝一直应许以色列百姓的,这也是以色列百姓经验到的。一个以上帝为他的王的人,他知道他就是已经属于上帝,他一定会从上帝那里领受上帝所要赐给他的,就是土地,就是存活。…
Zechariah Wong
January 11, 2015
Mandarin 中文

谁人有福?

Topic:
Speaker:
  • Rev. Enoch Keong | 姜国成牧师
I. 引言 再过区区4天,我们便要告别2014步入一个新的年度。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相当我们都将在新的一年里看到并得去学习适应一些新的东西。好些所谓’旧的’,无论是有形的用品或无形的事物,比如一些固有的想法和做法,都可能被取代而成为过去。但无论我们怎么更换和改变,不变的将是我们总希望明天会更好,盼望全家大小都更为有福。 说到福分,时间杂志在两年前曾刊登一篇关于一名年轻的中国籍男子在2009年开办了一个名为‘北京超跑俱乐部’的文章。‘超跑’显然不是指俱乐部的成员都是超喜欢跑步或跑得超快的人,而是成员们都拥有超级跑车:法拉利,兰博基尼和其他品牌的名车。据报道,俱乐部的创办人本身便是拥有好多台的超级跑车。 这位拥有多台名车的男士有什么话说?在受访时他说,“我和我父亲时代的人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对父亲来说,享受,就是能够全家人聚在一块。至于我这个时代的人,我们总是向往着接下来将购买、将获得的东西。得到多一件,多两件,多很多件想要的东西,正是我们表达自己和梦想的方式。” 能不断地购买、拥有和享受,拥有多台超跑的受访者说,就是福分。弟兄姐妹,我们同意这个观点吗?受访者所谓的‘好’,我们能够认同。但他所谓的好,也是我们对福分的定义吗?圣经有什么话说? II. 虚心的现代人 (3至6节) 马太福音5章所记载的“虚心的人有福了”和“哀恸的人有福了”是很多信主的弟兄姐妹,甚至好些不信主的人都懂得背诵的经文。可仔细一看,这些熟悉的经文却又不是那么直接易懂。它们甚至和一贯的理解和价值观有着相当大的冲突。类似“你的房子好大,你真是有福气。” “你子孙满堂,真是有福气。”等祝福的话我们时常听到并不觉奇怪。 那么,有没有人会很理智并不带任何中伤人的心态说,“当你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你有福了”( “You're blessed when you're at the end of your rope. ”)? 或是“当失去你的最爱的时侯,你有福了” (“You're blessed when you feel you've…
Zechariah Wong
December 28, 2014
Combined 联合

I called my son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Title: I called my son Every 4 years, whenever we come to the gospel of Matthew, we will stage a Christmas play at our Christmas Eve Candlelight Service. And unlike…
Zechariah Wong
December 24, 2014
Combined 联合

好去拜他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弟兄姐妹,圣诞快乐。我们每次回到降临节,就会重温一本福音书。而今年又再次回到马太福音。所以我们按着马太福音回顾了耶稣的家谱,也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一般,回到四千年以前,又沿着犹太人老祖宗的历史,来到了犹太人初世纪的历史处境。试想想,作为一个初世纪的犹太人,你会有什么梦想呢?其实,我觉得古时候的人应该与现今也没什么不同。梦想与现实生活总是遥远的。我想一般人平时关心的莫过于柴米油盐的事情吧。但是,总是在一些时候,人就会做梦。或许是国庆日的时候。或许是回顾历史的时候。又或许是大选的时候。我们在这些时刻就会抛开平日缠绕我们的事情,向往一些超越个人、超越自己的梦想。可能是家族的事,可能是国家的事,也可能是民族或人类存亡的事。作为一个犹太人当然也应该会有这样的时刻,特别是当你回顾了以色列家谱。早期十四代先辈们传奇的故事,中期十四代历世历代的君王,以及最后一段十四代国破家亡的凌辱。当缅怀这些往事的时候,我相信读了家谱的犹太人总会开始做梦。梦想犹太人这个民族的前景应该是如何。如果是在这样的时刻,有人传来好消息,告诉他们犹太人的新生王诞生了,你想又会有什么反应呢?犹太人的反应真是耐人寻味。 今天的经文最关键的其实就是第三节:3 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 如此的好消息,为什么大家听见的反而都是“不安”呢?如果要了解犹太人当时候的思维,其实两约之间,也就是新约旧约之间的书籍都很重要。只可惜因为不属于正典,不再一般的圣经以内,我们就不常接触。犹太人的民族意识以及一段很关键性的历史,就收录在马卡比一书二书(I and II Maccabees) 。请容许我用一点时间为大家娓娓道来。其实,耶稣诞生以前的三百多年,犹太地可以说是无时无刻地动乱不安。就从公元前300多年,当时亚历山大打遍天下开始,他建立了庞大的希腊帝国。可是,就在他死后,整个帝国就四分五裂了。而在这个群雄割地的时代,犹太地正好就处于以古埃及为基地的托勒密王国(Ptolemaic Kingdom)和以古巴比伦为基地的塞琉西帝国(Seleucid Empire)这两个希腊继成国(Hellenistic successor states)之间。毋庸置疑,在接下来的150年,犹太地这样一个军事要塞的地区就成了这两个希腊继成国你争我夺的战地。托勒密王国和塞琉西帝国在这个地区至少打了六次大战。 甚至单单耶路撒冷城而言,在其中的20年之内,就转手了七次。 这些事都是发生在耶稣诞生前300年的前面150年。 接下来的150年就更复杂了。随着希腊帝国的内乱,托勒密王国和塞琉西帝国的连年征战削弱了彼此的实力,两国也就这样随着没落。这样的局势在接下来的150年,间接产生了三个效果。第一,在东边,以古波斯为本的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叛乱兴起,夺取了塞琉西帝国大部分东边的领土。第二,在西边,则是罗马帝国的崛起。他们巩固了本身在欧洲的基地,同时建立了强大的海军,称霸了地中海,跨越到北非,占领了托勒密王国西边的领土。所以,如今就演变成了四个帝国的四角战。也许就是这种纷乱,群雄争霸的时代,第三个最关键性的发展就是犹太人浑水摸鱼,本身也搞叛乱,开始了自己的哈斯莫尼王朝(Hasmonean Dynasty)。 哈斯莫尼王朝前前后后大概长达一百年。听起来是很好听。自从犹太国灭国400年以后,这次可说是再一次有犹太人作犹太人的王。不过,这个国实质上其实只是一个诸多帝国中的附庸国(Client State)。整个局势跟当年先知耶利米的时代有许多相似之处。 事情的开始是一个祭司家族,马卡比(Maccabees)一家,受不了塞琉西帝国的希腊化(Hellenization)政策,而叛乱成功,解放了耶路撒冷城与洁净圣殿。不过很快的,就被希腊人镇压下来。老爸死后,老三犹大(Judas)企图利用罗马的军事力量抗战。不过,两战以后也战死了。老五约拿单(Jonathan)过后就和希腊塞琉西帝国休战。从老五约拿单到老三西门(Simon),到第三代第四代,西门的儿子和孙子,哈斯莫尼王朝(Hasmonean Dynasty)通过邦交、或朝贡、或借助宫廷斗争,成为了塞琉西帝国的附庸国。细节错综复杂,就不多说了。 过后罗马帝国越来越强盛,终于打败了塞琉西帝国,也占领犹太地。犹大国如今从塞琉西帝国的附庸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领地(Judaea became a protectorate of Rome)。此时到了第五代,有两兄弟在争夺王位。老大懦弱,老二好胜。以土买人安提巴特(Antipater the Idumean)于是就乘虚而入,辅佐老大争位。借助了罗马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的任命,安提巴特成为了犹太地的罗马行政官,而老大成为了傀儡王。但是凯撒大帝被谋杀后,老二的儿子第六代不甘示弱,借助了东边帕提亚帝国(Parthian…
Zechariah Wong
December 21, 2014
Bilingual 双语

It’s a long story

Topic:
Speaker:
  • Rev. Enoch Keong | 姜国成牧师
What we have just heard is the reading of a list of foreign-sounding names. Friends, brothers and sisters, do we find it interesting or helpful as you listen to the…
Zechariah Wong
December 14,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