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Mandarin 中文

假的真不了

Topic:
Speaker:
  • Elder Lui Yook Cing | 吕毓菁长老
主耶稣升天之后,门徒在地上建立教会。两千多年了,教会总是面对一个严重的挑战。就是“假教师” 的存在和诱骗信徒。当年的使徒彼得,因为这个缘故,用两封封书信来给众信徒,提醒他们要警醒,提防受骗。 让我们看一看彼得如何形容这些“假教师”。今早的经文是彼得后书2:1-3 1 从前在人民中,曾有假先知出来;照样,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教师出现。他们偷偷把使人灭亡的异端引进来,甚至否认那曾经买赎他们的主,迅速地自取灭亡。2 许多人会随从他们的淫行,因此真理的道,就因他们的缘故被人毁谤。3 他们因为有贪心,就用捏造的话,想在你们身上图利;惩罚他们的,自古以来就没有松懈;毁灭他们的,也不会打盹。 1. 在我们当中 首先,假教师不轻易被信徒辨认。因为他们不是外人,而是在信徒当中。既然他们早已称自己是“基督徒”,并在我们当中,一般人不会对他们存戒心。彼得指出,假教师自古以来都有。旧约以色列时期就有假先知欺骗百姓。他们称自己是耶和华神的先知,但其实所说的话都不出于神,而是出于自己。今日的教会,也有同样的教牧、宣教士、神学教授、教会领袖。他们在教会圈子里被赋予教导信徒的职责。可是他们所教导的,不是出于神的真理,而是出于自己的歪理。 2. 偷偷引进异端 假教师使用耶稣的名义进行传教和教导,宣讲的却是自己的主见想法。他们并不光明正大进行,而是“偷偷引进”,似真似假,迷惑了有心要跟随耶稣的人。彼得形容他们的教导为“使人灭亡的异端”。这是很严重的指责。原来,假教师所倡导的,并非一些无关痛痒的教训,而是与福音背道而驰的价值观。若信徒很认真去执行这些教导,他们的言行举止、生命导向和目标,将不会再反映属神、属基督的本质。这样的教导,最终使人堕落,走向灭亡。 3. 否认救赎主 假教师的教导错在那里?彼得指出,他们否认了“曾经买赎他们的主人”。意思就是,他们否认耶稣对他们生命的主权。当时,信徒都把耶稣视为自己生命的主宰。因为他们真正认清耶稣是谁,是那位能够拯救他们,救赎世界的独一真神。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将自己完全交给耶稣。这里用“主人”是很独特的。在当时希腊罗马帝国背景,奴隶制度是普遍的。仆人属于主人,是主人的产业。当另外一个人为仆人赎身,这个人就成为仆人的新主人了。耶稣是门徒的“主人”。表示耶稣绝对有权向门徒提出要求。主人的任何要求,门徒必定遵行,绝不退缩。门徒的任何选择,都以主人为首要和优先考量。 今天,很少基督徒如此做决定。很多时候,我们不把神当最重要首要的。上帝不是我们的“第一”。无论是选伴侣、找工作、如何安排时间节目、如何消费用钱等,先是“自己”和自己的意愿“第一”,神排最后。在开始恋爱和约会时,多少信徒会认真思考为何一定要选择基督徒的伴侣?在奉献的态度上,多少人是看有没有“剩出来”的财务,有才拿出来奉献?还是先按时将该奉献的数目分别出来,“剩余”才是属于自己,按自己所好使用?也有信徒不把主日崇拜或参与侍奉的时间预先和优先分别出来。一旦忙起来,或有其他节目,就毫不犹豫的选择先放弃参加崇拜、灵修时间、小组聚会、侍奉的机会。 4. 吸引人的教导—许多人随从他们 假教师否认了耶稣是我们生命最终的主宰。假教师的论点是:信耶稣得救,等于获得完全的自由。他们告诉信徒,既然神会在恩典里赦免你们所犯的一切恶行,那你们大可为所欲为,不必顾虑后果。他们大肆宣扬神的恩典,却不提神的审判。他们没告知信徒,有朝一日,众人都必须面对神,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向神交代。因为没提到将来要面对的审判,所以假教师的教导很吸引人。许多信徒都转而随从他们。 这种“不必为后果负责”的态度,导致跟随者放纵私欲,放荡过活。假教师一方面使用耶稣的名义教信徒,另一方面私生活无节制:他们行淫行骗,欺压软弱无知的人。假教师言行不一,台上说一套,台下在一套,虚伪的人。 5. 为了私利 是什么促使假教师如此做呢?彼得指出是他们的自私和贪婪。他们并不是误解了主的教训。而是抓住众人的弱点,为自己图谋利益。一般人的弱点有哪些?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贪婪、私欲、惰性。人总期望以最少的赚取最多。总爱用最快捷的方法处理问题。总期盼自己的欲望得满足。假教师抓住人的弱点,利用宗教的美好名声,为自己建立许多跟从者来尊敬拥戴自己、从他们身上得到名分地位、赚取金钱等。既不必为自己所教的和所做的负责任,又能够名利双收。 贪婪的本性,与福音的价值观完全不符合。参考1:1-11彼得提醒我们,耶稣的福音是要我们“脱离世上因私欲而来的败坏,分享神的本性”(1:4)。他勉励信徒,要结出圣灵的果子,努力让生命增长成熟。这些果子包括:信心、节制、忍耐、仁爱等。 贪婪的心与属神的生命果子背道而驰。我们必须能够分辨,贪婪与“上进心”是有所不同的。上进心是积极和建设性的,为自己和群体追求进步。贪婪的心却是“损人利己”:出于自私,贪得无厌,不知足,不知感恩。为了让自己胜出,选择不择手段,不顾及他人的安危,甚至牺牲群体利益。今早的信息,若忘了许多要点,至少务要记住这个:不可贪婪。这个罪恶之根源,要依靠圣灵的帮助,努力除去。让感恩和知足的喜乐充满我们内心。 6. 结局是毁灭 以贪婪为导向的生命,最终导致人步入毁灭。不只是跟随的人,甚至假教师们也最终会面对神的审判。正因为结局是如此,使徒彼得苦口婆心劝勉信徒一定要警惕,分辨真假教师,不要追随害人害己的教导。这样的生命,无论是个人或群体,都不荣耀神,反而让福音蒙上坏名声。主耶稣曾经说:我们若彼此相爱,众人就知道我们是主的门徒了。相反的,当我们称自己是基督徒,却为了私欲而彼此利用、伤害他人,只会让人看清我们的虚伪,让神的名蒙羞。 假教师误导的严重后果…
Zechariah Wong
November 16, 2014
Combined 联合

顺命的儿女,亲爱的兄妹,被爱的你们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Title: 顺命的儿女,亲爱的兄妹,被爱的你们 不知不觉,我们全教会,不管是通过讲台还是小组,我们已经分享彼得书信几个月的时间。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触。我们教牧们通过区会小组收集了一些感想。有一两个很认真地整理了所有的讲道的精髓回应给我们。这带给我们莫大的激励与安慰。有的非常感激教牧们这次讲台信息与小组分享精心的搭配与安排。这样的善工我们明年当然会延续。当然也有些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或觉得无法实际应用。对于这些评语,我们也坦然接受意见。教牧们也跟我反应说我们讲道的呈现方式,不少会友只能吸收10%;如果去音响室拿免费CD或上网上重听的,就再吸收10%;若过后又反复思想的,又能留住10%;通过小组讨论的再增加10%,区牧亲自温习督导也许就真有领悟了讲道内容50%。真道的教育是教会至关紧要的事。我们教牧们会继续努力,希望会友们也能与我们同工。不管是崇拜听道还是参加小组讨论,都预备心来领受,并以决心来改变生命。 趁着今天是家庭日,我想分享我本身对于这个讲道系列的感受。我从彼得的书信深深地体会他对教会的心意和情怀。彼得说:这两封都是提醒你们,激发你们诚实的心, 2 叫你们记念圣先知预先所说的话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传给你们的。原来牧养的工作,莫过于提醒了,再提醒。提醒了,再提醒。所以我今天就要再次分享什么是教会。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了什么而存在,我们又应当如何活。现今的社会一些人往往把宗教贬得一文不值。不错,从自古到如今,也确实有许多恶人以宗教的名义,狐假虎威地行恶。但是,对彼得而言,我们的信仰并不是以宗教来定义。我们信仰的根基在于天父乎召我们成为他的人。这不是道德哲学理念的事。这不是教条操守修行的事。这是关系情理,一起生活的事。所以彼得这么说: 1Peter2:9 唯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10 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做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 这里彼得虽然给了教会许多的定义,但我觉得最关键的形容词是“属神”。缺少了这个,我们很容易就趋向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宗教思想。但教会虽然以人为本,却不以自我为本,因为我们是属神的人。这也许跟许多人的观念是完全相反的了。可能你觉得是“我”选择这个信仰,是“我”选择这个教会,所以应该是这个神是属于“我”的。当我们以为自己的选择才是关键性的,难怪往后对于信仰,对于教会,也就挑三拣四。因为你的重点就会放在你能够得到什么。我明明选择了,怎么现在这个神、这个信仰、这个教会却货不对板?弟兄姐妹,究竟是神属于我们还是我们属于神呢?彼得说:10 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做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所以,这个关系与身份其实是神的恩典,而不是人的选择。当然,恩典是需要人的领受的。但是,领受恩典的回应,跟高估自己的选择权的回应,这两种回应姿态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认清这个关系与身份其实是恩典,原来是恩典,而不是你自以为吊起来卖的选择权,那么你的回应才是真实的感恩的生命。 感恩的生命就得从感恩的心开始。每一次的崇拜就是再次提醒我们这个起点。提醒你们这个恩典。提醒你们:1Peter1:18_19(就当)知道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 19 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因为这个宝贵的代价,我们才能成为属神的人。这份关系,这份情意,不是用你的选择权换来的,这是神用宝贵爱子的血赎回的。赎了又怎么了?属神又怎么了?弟兄姐妹,身份的改变,关系的建立,那整个人也就不一样了。古时候,不论是犹太人文化,或是罗马希腊社会,就用“家”来描绘这样的关系。本来我们是无家可归。但如今却是家有家规。*重复一次*。你现在已不是野孩子了。你的生命从此要流露这个家尊贵的本质,必须反映出这个家的样。 第一点:顺命的儿女 1Peter1:14 你们既做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 15 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 16 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17 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为父,就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 属于神的家是什么意思?从彼得书信,我们可以发掘三个家人的用语。我想从这三个用于描绘什么是神的家的定义。第一个用语就是顺命的儿女。原来一个家,就有一个家的主人翁,而这个家的家长就是天父。怎么样的家长,就设定怎么样的儿女。我们既成为了天父的儿女,那么从此因为这个身份,生命就得效仿天父,不再一样。以下的两道问题或许对我们有所帮助:“所谓的’不一样’到底指什么?“,“我们的人生为何需要不一样?”‘不一样’其实是指如今效忠不同的对象。当你依照个人的’欲望’,你所做的决定以及接下来的行为全是由欲望所主宰。可是,那是在你尚无知,也就是你还未认识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启示之前发生的,因此你对上帝的理解是受到扭曲的。’无知’并非指缺乏讯息或知识,而是指无法真正领会上帝的属性和用意。但救赎和启示在耶稣基督里已经成就了。认识了又真又圣洁的上帝,你如今有自由去追求那些又真又圣洁的一切。你也可以活出在上帝里的新生命,不被你的过去所捆绑。你已成为上帝顺命的儿女。而’顺命’的解释可以是:让自己与上帝的属性校准。 圣洁就是这样的,是将自己从人群中分别出来,专为上帝所用。这里不是指个人的道德,而是对整个信仰团体的呼召。我们是一群得蒙救赎、好遵行上帝计划的子民。圣洁不能在群体以外单独生存,我们需要群体来操练信仰,应用我们对上帝的理解。我们越知道上帝为我们在耶稣里所成就的事,就越想服事在别人的身上。这就是活出圣洁的意思。 我们的救赎是从束缚中得释放进入神的父子关系。简单地说,我们现在是属于父神的。经文这里强调的是属神的家庭。原意是父亲既有责任保护也有责任管教。父亲也应该给予认可,供给和关爱。这提醒我们,羔羊的牺牲使到没有什么可以拆散我们,甚至死亡也不能。但是,由于我们现在属于父神,他的意念和审判将直接影响我们。阿爸父神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甜心老爸让我们可以利用,或者是一个我们犯错后的坚强后盾。事实上,刚好相反,彼得明确的指出这个父亲是一个公正的审判官。我们应当以自由来行上帝眼中看为正的事。 这或许听起来比较可怕。当加上“敬畏”这个词,很容易误解为要活得紧张和不安,害怕上帝的惩罚。然而,“敬畏”在这里应理解为生命的基本方向如今是属神的,即是:尊崇。上帝不是要吓唬我们,祂是公义的。“敬畏”尊崇的心的回应提醒我们,谁的旨意和判决才是我们的优先考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选择什么是正确的,得着丰盛的生命。 第二点:亲爱的兄妹 称神为阿爸父还意味着:我们都是祂的孩子,现在也都属于同一个家。我们以崭新的生命生活在整个大家庭里。我们彼此相互鼓励,提醒和扶持,也为主作见证。是基督的血使我们得自由,也是同样的宝血把我们合而为一。这是教会必须履行的呼召。共同来承担这项责任不是那么容易的,但也可以很轻松,因为它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所以对于天父,我们是顺命的儿女,对于彼此,我们是亲爱的弟兄姐妹。这就是彼得书信中,第二个家人的用语。弟兄姐妹的字眼,彼得书信出现了两次,不过两次的出现,都非常有意义。…
Zechariah Wong
November 9, 2014
Bilingual 双语

Be On Your Guard

Topic:
Speaker:
  • Dr. Tan Hock Seng
INTRODUC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his second epistle Peter wrote to the believers in Asia Minor, 2 Peter 1:4 He (God/Jesus) has given us his very great and precious promises,…
Zechariah Wong
November 2, 2014
Mandarin 中文

信徒信仰生命的危机 Beware of Your Falling Faith

Topic:
Speaker:
  • Pastor Daniel Tan | 陈光耀传道
英国第二多阅读率的报纸“每日邮报”(Daily Mail)有一个网页名叫Mail Online,据说每个月有1800万的人观看. 在10月1日,它刊登了一篇文章, 标题为: 耶稣从未存在过. 作者迈克尔Paulkovic声称有很少的证据说明耶稣这个人的确是存在於历史中的人. 他本身是研究历史的, 他是从第一到第三世纪的126个不同作者的文献作品里, 发现提到耶稣作为弥赛亚的名字是少之又少, 唯一提到耶稣的存在, 是在一本由罗马历史学家约瑟夫菲乌斯Josephus Flavius所写的作品里, 但他却说耶稣这名字是后来被人添加上去的. 他因此认为这似乎是有反常理, 因为如果耶稣的名声在当时是那么响亮的话, 这126个作者一定会听到耶稣这个名字, 但在他们的作品里, 他们却没有提到耶稣这个人. 他甚至列出当时代这126位作者的名字作为研究的证明. 虽然他也有提到保罗的书信和马可福音书, 但他却质疑它们的真实和可靠性. 迈克尔的结论因此是:拿撒勒人耶稣是一个“神秘人物”, 他甚至根本就不存在,耶稣是基督教信徒发明创造的虚遘人物,来供人崇拜. 是的, 无神论者是经常会指控基督徒是捏造耶稣是神的儿子的一群骗子.不仅如此, 甚至是所谓的圣经学者, 也会尝试以新的理论企图来推翻耶稣的真实身份. 有一位美国学者Joseph Atwill在2011年就曾经提倡说:…
Zechariah Wong
October 26, 2014
Bilingual 双语

信徒信仰生命的危机 Beware of Your Falling Faith

Topic:
Speaker:
  • Pastor Daniel Tan | 陈光耀传道
英国第二多阅读率的报纸“每日邮报”(Daily Mail)有一个网页名叫Mail Online,据说每个月有1800万的人观看. 在10月1日,它刊登了一篇文章, 标题为: 耶稣从未存在过. 作者迈克尔Paulkovic声称有很少的证据说明耶稣这个人的确是存在於历史中的人. 他本身是研究历史的, 他是从第一到第三世纪的126个不同作者的文献作品里, 发现提到耶稣作为弥赛亚的名字是少之又少, 唯一提到耶稣的存在, 是在一本由罗马历史学家约瑟夫菲乌斯Josephus Flavius所写的作品里, 但他却说耶稣这名字是后来被人添加上去的. 他因此认为这似乎是有反常理, 因为如果耶稣的名声在当时是那么响亮的话, 这126个作者一定会听到耶稣这个名字, 但在他们的作品里, 他们却没有提到耶稣这个人. 他甚至列出当时代这126位作者的名字作为研究的证明. 虽然他也有提到保罗的书信和马可福音书, 但他却质疑它们的真实和可靠性. 迈克尔的结论因此是:拿撒勒人耶稣是一个“神秘人物”, 他甚至根本就不存在,耶稣是基督教信徒发明创造的虚遘人物,来供人崇拜. 是的, 无神论者是经常会指控基督徒是捏造耶稣是神的儿子的一群骗子.不仅如此, 甚至是所谓的圣经学者, 也会尝试以新的理论企图来推翻耶稣的真实身份. 有一位美国学者Joseph Atwill在2011年就曾经提倡说:…
Zechariah Wong
October 26, 2014
Bilingual 双语

In and Through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I’ve entitled today’s sermon “In and Through”, because I thought it would be quite interesting to understand today’s message using these 2 key prepositions that both occur multiple times in…
Zechariah Wong
October 19,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