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Mandarin 中文

犹大的死

Topic:
Speaker:
  • 杨至立长老
从刚才所读的经文,我们的圣经编排可分成两段。V1 – v2 记耶稣被交给彼拉多,v3 – v10 讲犹大的结局,论人物,我们可以看到有3个或3组人物。彼拉多,祭司长和长老,还有犹大。我就今天的信息重点这两件事和3个人物上。 首先我们来看彼拉多。彼拉多的身份是巡抚(行政长官)。巡抚在当时罗马政府里并不是一个很高的官员。这里告诉我们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清早就把耶稣捆绑,解去交给彼拉多是不是因为要们这位父母官以往很亲民,很积极为人民服务呢?相反的彼拉多经常被他的臣民指控他在审判的事上手段强硬或考虑欠周,犯了大错,又加上彼拉多为人自私,贪婪,阴险成性,对犹太人的事常采用高压的手法对付。犹太人对彼拉多本是恨之入骨。路加13:1有记载-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对犹太人而言,这不但是不尊重他们的礼仪,而是犯了大罪。因此,祭司长和民间长老竟然可以为了要治死耶稣这件事不顾前仇去与敌人联手。真是不可思议。 我要稍为提一下大家所熟悉的使徒信经。使徒信经把我们所信,i.e.我们确实信甚么明文列出来。在使徒信经短短几句话中,只出现两个人的名字;马利亚和彼拉多。马利亚是耶稣肉体的母亲。出现得有理由;而彼拉多就完全不同了,他是众多犹太人所敌视的人之一。为什么要记他的名字?而且他与马利亚的名字是连起来使用?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作为信徒,我们读使徒信经,我们要正视我们所信。很可惜现时代有许多信徒根本不读使徒信经,他们认为和老土,缺乏时代感。 在彼拉多手下受难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历史中有一位人物,耶稣是在他的手下被定罪,受难,钉死以至埋葬。这也是上帝让这件事进入发生在人类历史中。这些都是不辩的事实。对信徒来说,在彼拉多手下受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上帝的爱子为我们而闯入历史,且在一个有史可稽的人物下受折磨,他被凌辱,受难,顺服受苦,这些都是活生生在人类的历史当中,不是在无形无体的头脑思想或心灵投射中幻想出来的。因此我们相信。 接下来我们来看祭司长和民间长老。刚才有提到彼拉多在犹太人的眼里可说是他们的敌人。而祭司长和民间长老,他们身为犹太人的领袖,竟然可以为了要治死耶稣这件事不顾前仇去与敌人联手。尽管犹太人的领袖怎么不能接纳耶稣,他们知道他们只能告耶稣说僭妄之言的罪,这样的罪名是不足于判处死刑的。怎么办呢?他们必须商议怎样能提出一个有力的控告,同时还须想出一些能说服当权者的策略。经查究后,他们就硬说耶稣曾自称为王(路23∶),那是反政府政治性的口号,足可构成死罪,就将耶稣押解到巡抚彼拉多哪里。他们清楚知道彼拉多本性凶残刁恶,把耶稣送到那儿就是走一条不归的路,可见宗教领袖们想用接刀杀人的决定是经过精心策划,他们做这件事的动机的多么的肯定,计划是周全,行动是坚决的。一点都不马虎,草率。 再看犹大把30块钱拿回来给祭司和长老。这30块钱是较早由祭司和长老发给犹大的,是否由圣殿的公帐户口还是祭司的私房钱,我可不知道,但30块钱可买了窑户的一块田,用以埋葬外乡人。应该不是一笔小数目。祭司,宗教领袖们竟然愿意花这笔钱,一点都不手软用于收买犹大出卖耶稣。由此可见祭司和长老的决心,他们所关注的就是要治死耶稣,即使耶稣与他们是同族同胞,他们有如深仇大恨,非要除掉耶稣,一点也毫无悔意。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祭司长和长老顽固保守的程度。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耶稣所带来新层面的讲法,他们拒绝耶稣,商议治死耶稣,想出借刀杀人的办法,将自己人交给仇人,真是可怕。 好,我们来看犹大。当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30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买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看样子犹大是良心发现他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就后悔了。假设我们稍微看一下前面的经文,就是马太26章 47 – 56 耶稣被捉拿,57 – 68 耶稣与大祭司该亚法, 69 – 75 彼得3次不认主 今天的经文,基本上记录两件事:1 – 2 耶稣被交给彼拉多, 3 –…
Zechariah Wong
April 4, 2011
Bilingual 双语

Gaming with Jesus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华语的翻译在英文字母下面 The Romans loved their games. Watching people fight to their death was entertainment. They also believed that their gods liked these fights. Many Roman people went to big amphitheaters…
Zechariah Wong
April 4, 2011
Mandarin 中文

要应验先知的话

Topic:
Speaker:
  • Rev.Tan Tiong Ann | 陈长安牧师
我们打开马太福音二十六章四十七到五十节,让我们从五十一节念起:忽然,有一个和耶稣一起的人伸手拔出刀来,把大祭师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只耳朵。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比十二营还多的天使来吗?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 如此发生的话怎么应验呢?”就在那时,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抓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抓我。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是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当下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今天要把这件事情的重点放在主耶稣自己所说的,要应验先知所说的话。如果你给我选,我就会避开这个话题,因为这课题太复杂。应该在2007或者是2008的主日下午的装备课曾经开过的课叫做《以色列的亡国,被俘和复兴》就是要解释这一句话的。那一个课差不多进行了一整年。当一些事情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面交代清楚的时候,我的决定就是我提都不提。因为把事情过度的简化常常会造成很多的误会和不清楚。但是今天我们必须要去面对它。我必须很选择的,很浓缩的和弟兄姐妹一起来了解它。什么叫做是‘要照着要应验先知所说的话’。首先让我们不要用我们一般对于所谓‘先知预言然后就应验‘一个很粗糙的宗教观念来看待这句话。犹太人本身的信仰里面在讲这一句话的时候,所含有的丰富和多层次的意义,是超过我们所能想像的。因为上帝用了整两千年的旧约的历史来表明这样的一句话。而这一句话的意义要能够充分的了解,我们必须从出埃及记开始,一直到马拉基书整卷的旧约。 首先我们要直接看到的是,主耶稣被捕的这件事情在我们一般人的角度,我们最多只能够着眼于他被捕的表面现象的那种委屈伤害,包括他被钉十字架。只能够去放大那三根对主耶稣的痛,是头戴着荆棘或者是那罗马兵丁在祂身上所做的那些鞭伤,以及祂所背负的那十字架对祂肉体所承受的沉重打击。我们有局限,因为我们人也只能够很表面的去看待和感受这一切,然后把他放大用隐话来产生一时的激动。不过耶稣基督钉十字架要震撼我们的,不单只是表面上肉体,以及祂所经过的这些所谓的委屈。更重要的是四本福音书,保罗书信,新约的整个见证都是围绕在一件事情上,来看祂受十字架,就是祂是谁,我们是说祂受了什么。固然祂受的那些也是真实的。不过更不能被忽略的是,到底是谁在受这个苦。如果是一个强盗那没什么意义,而且是活该。如果是一个宗教狂热的疯子受这样的一个刑罚,那更好,免去迷惑众人。但是现在是谁被钉这是我们比较忽略的,我们忽略是因为要了解这件事情所需要处理的资讯太多。这几乎就是涉及到上帝这几千年来在人类的历史里面,透过一种它很独特的方式参与向我们表达的。而最独特的是祂选了一个民族来做这件事情所表达的唯一媒介。 所以我为什么说在这之外没有关于上帝的事。不是因为基督教霸道,不是因为基督教看不起其他的宗教。这是因为耶稣基督的信仰本身的来龙去脉是这样而来。我也希望我们基督徒,我们弟兄姐妹跟别人解释时,不要抱着一种傲慢,一种高姿态。当彼得说天下在没有赐下任何一个民时,不是用一种高姿态不是用一种傲慢,不是用一种自已为是。是在表明一个事实,就这样一连串的事,才来表达这样的事,不在这样的事里面没有这些意义的。哪个重点是在这里,不是那种唯我独尊,排挤其他人,或是贬低其他人,不是的。也不是在否定其他人,用意不在这里。这个是这民族在它历史里面,在它亲身经历里面,耶和华上帝这样一样一件事情,是透过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经历,以及他们整个民族的记忆在表达。 圣经不是由教会写出来的。圣经不是由教会开会决定里面有什么内容的。今天我也会在这里简单的概述一下圣经是怎么来的。这样大家才能够明白为什么主耶稣要说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这书什么时候出现的。耶稣读的圣经是什么样的圣经。近年来的研究里面我们相当确定一件事情。耶稣那个时候除了祂的犹太人的用希伯利来文写的圣经之外,已经出现一个翻译版就像我们今天一样。因为整个环境的局势由另外一个语言做为主导。 在当时,因为经过亚历山大大帝来到小亚西亚中东那一带建立了他的帝国之后。亚历山在是一位热心于推广自己的希腊文化的人。他真的使到他所占领的区域几乎全部被他同化。希腊文字、希腊文明、希腊的事情成为被统治的底下的每一个民族都避不开的。像犹太人这样一个捍卫自己本身的文化传统像我们华人。但现在我们华人也很实际,也不一定像以前那么捍卫自己了。像某个年代,尤其是上个世纪不让自己祖宗的文化消失。可是另外一方面又要应对外面环境的需要,很多华人自己加倍的努力保留自己的文化和文字的同时,也学那个在社会上能够对生活有利的文字。 犹太人也面对这样一个环境。特别是在耶稣诞生前的三百年开始。那时候甚至犹太人用的圣经是希腊文的。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能够或者说理所当然用西伯来圣经的。那本用希腊文翻译的圣经叫做LXX就是七十士译本。传说是由七十个文士翻译的。这是耶稣所读的圣经,这七十士译本里面有的书卷就是我们现在有的旧约的书卷,肯定是在里面。再加上一些我们今天一些不在我们圣经里面的。那个是耶稣时代,或许可能是相当通用的。我们也不能够很确定它们到底是不是用唯一一本一种翻译版本。这个课题今天在学者的研究里面还是一个非常热门讨论的课题。到底在耶稣诞生前和耶稣诞生后在犹太人当中他们的经书。我们今天的就是和合本,然后圣经公会印。现在有了新译本,然后又再多一些版本会出现。英文已经有超过二三十种译本。那么在当时不是由一家印刷厂印,是一些很虔诚的人把圣经一本一本抄出来的。而犹太人当中有许多不同的群体,不一定每一本圣经都完全一样。不过我们手上的旧约是相当受到肯定和被接受认同的。 但圣经为什么会出现呢?在圣经出现之前,是因为上帝来到人当中找到人,从此跟人的历史跟人的生活,行为跟人整个事情挂钩了。而这个,特别是犹太人,在圣经里面,注意一些经文的表达,你就知道那种表达方式就好像我们今天念誓约: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言不分种族……它就是要告诉我们,就是因为有新加坡独立,新加坡这样一个国,所以才会产生这样一些独特的内容的陈述和表达。而你读的时候你会知道,他每次是在表达一个核心精神和很根本很重要的在朗诵的时候,他认同这是他的整个安身立命的基础意义和方向。在新旧约里面,新约保罗的赞美耶稣的:‘他本有上帝的形象。。。。‘。这种很短的格式出现的时候,在旧约里面非常多。尤其是在诗篇,诗篇104至106篇,这三篇每一篇都有一个重点,104这一篇的重点在于:创造的主耶和华。什么叫做创造。105篇放在这样一位创造主怎么样找到我们的祖宗,怎样使到我们在历史,由一个不能够生育没有孩子的老头,成为一个民族。同时曾经惨遭差一点被灭族,而被从埃及带出来。而后有一个生活的立足点然后展开一段跟神上帝的历史。106篇将看到最早期的一个过程,他们怎样活在上帝的面前,他们怎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背逆上帝,让上帝失望心痛。 上帝特别在这一族人的身上。为什么上帝要来到历史当中,主动来找亚伯拉罕,使他成为一个主。这就牵涉到上帝创造的时候对全人类所要表达的心愿,但是一直看到人类不断的背逆上帝。所以上帝要再一次使到他的创造能够回归本来那个正常的面目,这才是我们信仰的核心。不是上天堂下地狱。是讲到上帝是上帝,上帝是创造主,既然一切存活和出现是因为祂。祂有一个让被造界怎样延续继续下去的心愿跟心意。最基本的在创世纪里面看到,上帝创造世界是以祂的话,以祂的命令,以祂的心意带来的。在这边给我们一个很根本,很重要,和绝对的一个存活的意义。健康的存法和继续美好的存活的可能。就只有在神的话和依据神的话。因为这个被造界之所以存活是来自于神的话。当亚当不听神的话,是我们自己选择自取灭亡。不用上帝惩罚我们,我们会自己消失,这个道理很简单。 我们今天自己决定不要再呼吸我们就结束生命。我们节食我们就结束生命,存活和这两样是与生俱来不能脱离分开的。我们不是机器,我们是这样一种生命体。而创世纪上帝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怎样造的过程。而是什么叫做生命的存活的和他的意义潜能,跟他的整个发展是在于上帝的话,上帝的命令和上帝的心意。脱离了这个,很自然我们就是跟生命的根源切断。而这种状况叫做罪和死。但是上帝要挽回,上帝不愿意被造界永远处在这种状况底下。祂要更新,祂有祂的做法,祂采取这样的过程和作法。不要再问说,为什么上帝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你来当上帝好了。没得问,因为祂是上帝,祂决定这样子做。祂采取这样的一个做法,也不用问上帝为什么要创造。任何为这个答案提供答案的都不是答案。因为圣经从来没有提供过答案。我们信徒很喜欢去浪费时间去问这种问题和回答这种问题。让我们好好养成一种习惯。上帝有跟我们说的我们听。上帝没有和我们说的不要去揣测,不要去推理,不要去做一些论上帝的事。我们好好听上帝和我们说的,都已经听不完了,还吸收不完。我们还跳脱去论祂,这个是我们自己浪费我们自己的时间。 上帝采取这样的一个做为。从此亚伯拉罕怎样成为一个民族,如果亚伯拉罕是定位在主耶稣诞生之前2000年那个时代,从那个时候到主耶稣这2000。上帝没有停止在以色列人的历史里面去干预,去做事情。当我讲干预的时候,请大家调整一下自己的观念。这里的干预不是操纵,不是每一步的安排。干预可以是上帝在一些事情上做些很有影响性的事。结果让它产生和看人的回应。至于他是怎样所谓引导,传道书提醒我们,他说我们不知道。不要对于上帝的引导去做详细的陈述。因为在圣经里面从来就没有这一些。但是在我们保守教会里面,我们最流行这些教导。上帝怎样安排,上帝怎样引导。其实,这种教导的背后就像牛顿的宇宙观。所有的星体都息息相连,动一个就影响全身。我们以为 上帝在做这些事情 ,不见得。但是我们知道上帝有干预上帝有安排。但什么叫安排?不是我们所想像的。当我安排的时候,就是星期一至星期四,然后三点五点半一定要发生这种事。然后上帝就安排犹大出卖耶稣,这样的安排,不见得。不一定是要这样的。 但是圣经有表达上帝要做这些事。所以耶稣祂说我做为子,子就是来完成父的旨意。我知道我的受害,我的被钉,我的受死,是父愿意的。我做为子我认同,我也心甘情愿的配合。 客西马尼三次祷告之后,你详细读马太的陈述。耶稣说:起来吧,走。祂用一种平常心,心平气和的,就是我们说被杀生成仁,或者可以说从容就义。而祂旁边的人都愤怒,谁都会愤怒,就拔起刀来把祭师长的仆人的耳朵削了。如果这个仆人也是祭师的话,按照旧约的律法,他接下来一生就不能On Duty,你知道吗?因为他身体残缺。你看主耶稣,祂已经知道这个过程是我必经过的。即然知道这个过程是我必经过的,这整个过程里面还要吵吵闹闹,小动作连连吗?有时候我们已经做了最后的决定,但因为心里不甘,或者我们小动作频频。主耶稣不但不做小动作,而且还出手医治那个祭师的仆人,使得他接下来还能够在圣殿里面从事服事。因为祂本来就是要带来更新,就是要把不对的变成对的,把坏的转成好的。既然自己就是要为了这个来受害的,何必在这个时候心中抱着不平呢? 虽然是因着你们的恶毒,你们的败坏,但是同时祂知道祂经过这一切最终的目的是要带来整个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更新。何必在这里互相的攻击。你看到耶稣非常的从容,而祂说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的。我们从马太福音开始包括路加福音,我们知道从小他熟读圣经也遵从圣经。在马太福音祂说我来不废掉律法,我来成全律法。而刚刚祂还说我天天在殿里面教训神的话。这句话如果你有旧约的以塞亚书,以及许多先知书里面讲到说,上帝有一天祂要在以色列人的当中的殿里面显现,使到祂的话语能够被传开。你有这个形象的话,上帝所宣告过的话。你读这句话,你的心里震憾更大,祂已经来了。祂天天在殿里面讲神的话。而马太里面也给我们讲到主耶稣受洗之后 ,说“你们要悔改”,从此就向人们传起上帝国的事情。说祂也是先知,因为他在传讲上帝的心愿,先知的意思主要是传讲上帝的心愿。尤其是向着上帝自己的百姓。 那么上帝对自己的百姓的心愿是什么?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历史,这些历史是很根本的。希望弟兄姐妹可以背下来。有了这些历史资料,你读圣经时就会帮助你很多不会错意,表错情。耶稣的这个时候以色列人亡国。以色列人亡国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来追溯一下。大家翻到诗篇第八十九篇,透过这篇祷告给了我们浓缩,也给我们很大的方便。不然的话我们就要利用旧约很多的经卷,才能够了解这样的一件事情。诗篇八十九篇38节开始:但你恼怒你的受膏者,拒绝祂,离弃了祂,你怨恶与你仆人所立的约。将祂的冠冕贱踏于地,你拆毁了他一切的篱笆使他的宝藏变为荒场。凡过路的人都抢夺他,邻邦都羞辱他,你高举了他的敌人的右手,你叫他一切的仇敌欢喜,你叫他的刀剑卷刄,叫他在战争中站立不住。你使他的光辉止息,将他的宝座推倒于地,你减少他年轻的日子,又使得他蒙羞。 这里是指上帝使得以色列国大卫的王朝复亡。事情来到这里非常非常悲惨的一个结局。祷告的人说这样下去还是什么呢?已经看不到前面的了,而先知解释得很清楚,因为我们一直不断背逆神。神施行他的管教,你没有什么话说。这样事情是不是到此为止了呢?我们接下去看,世人这样子祷告:耶和华啊这要到几时呢?你要将自己隐藏到永远吗?你的愤怒如果焚烧要到几时呢?是不是我们就只有在你的愤怒之下了。是不是被你这样审判管教就是结局了。他找到希望了,这个希望在哪里?47节他说求你思念我的时候是何等的短少,你创造世人让他们归于何等的虚空,谁能长活免死,救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主啊你从前凭你的信实。他不是在讲什么,他讲到上帝自己本身讲说什么的,这个很重要。如果上帝从不向以色列人说过这种承诺的话,那没有什么话好说。所以这个信仰的内容不是什么稀其古怪,什么神灵,什么超自然力量,怎样使我们受惠受益的这样一个宗教。他不是在讲这些他的内容很特别的。他在讲一种正常的忠实的神人关系。 继续看这个:主啊,你从前凭你的信实将大卫起誓要施行的慈爱在哪里。主啊,求你记念仆人们所受的羞辱,记念我们怎样将万族所加的羞辱存在怀里。耶和华啊,这是你的仇敌所加的羞辱,羞辱你受膏者的脚踪。 上帝曾经跟大卫 立做过一个特别的约,我要永远站在你这边,我要永远坚立你的国。但是现在你让我的王朝毁于一旦。是不是你曾经的承诺,还会在实现吗?在这边成为犹太人很重要的一个盼望。 接下去请看,耶利米书30-33章,是耶利米书里面一组很特别的经文。这本书很长的篇幅里面充满着神的责备和神的心痛。他的百姓违背他跟伤害他。在这组经文里面神给了些正面的应许,神借着耶利米也宣告祂要管教,要使以色列亡国。但是在这个时刻,神透露了一种很独特的心愿。30章3节他说:日子将到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和犹大被掳的人归回。有希望了,亡国会过去。不会永远就只停止在亡国,会有归回。归回就是会有一个复兴的过程,复兴的过程已经在亡国之后开始。而上帝开始复兴的过程,在旧约里面就叫做末世,末世不是单指耶稣再来才叫末世。是指另外一种上帝在历史当中,另外一种不一样的作为。是以祂的作为的内涵来定义今世与末世。末世里面的末期,是以神在历史里面展示的一种很决定性的一种作为。以色列会被复兴会回归。 31章第1节这个复兴什么意思呢?重点在哪里呢?耶和华说那时,哪时是哪时呢?不知道。事情发生的时候就是那时,但那时指的是什么?不是时间表,而是这件事情的意义。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就是那时。那时什么呢?我必做以色列各家的神,他必做我的子民。所以什么时候是末世?什么时候是末世的应验?是这样的事实出现。不是那个时候,还是哪个时候,而是什么事情完成。这个是上帝复兴以色列民的重点,恢复关系。如果上帝不和以色列人恢复关系,上帝和以色列人的关系就是:上帝是审判以色列人的主,而以色列人是罪人受审判而已。而这样的一种关系和状况没有任何的正面意义,这个不是神要的。 神是审判主。但是圣经告诉我们,神要做的并不是要审判。主是要做创造主。祂更想要的是创造。主更要的,是他是我们的天父。当然他会审判,但是他不是要以做审判主为终极的目的。很可惜在中古世纪之外,把这个重点成为一个重点。所以呢?被审判下地狱,不然那就上天堂。上帝做为审判主是做为创造主,做为天父。是要跟被造界有永永远远的和谐的、正常的、健康的一直存活下去。审判只不过是他在行使管教,跟更新的过程当中,所流露的不是他的终极的目标和意义。接下去你看那很积极的。第四节:以色列民啊,我要再建立你,你就被建立,你必在以击鼓为美。‘建立’在耶利米书是很特别的。因为上帝讲我拆毁,我拆毁我拆到透。现在说建立、建立。第八节我必将他们从北方领来,从地极召聚,从他们来的瞎子,瘸子,孕妇,产妇后面这两个表示生生不息和下一代。瞎子,瘸子就因为在旧约圣经里面,上帝用了这样的残疾的人表达了他的救赎。你就在新约里面看到特别是这些人身上行使医治的神迹。目的就是要让这些百姓知道当年曾经和你说过的,看,现在实现了。是要像犹太人表达神的救恩来了。我是那个代理的,我也是那个执行的。是因为这样一个因素的关系,所以为什么特别强调和提及这些。 第九节:他们要哭泣而来,我要照他们恳求的引导他们,使他们在河水旁走正直的路,使他们在其上必不致绊跌。注意最后一句话,因为我是以色列的父,以法莲是我的长子。你看到吗?神要重新认回以色列人,并且进入这样一个亲密关系。不是审判者和被审判者。我们今天都很怕上帝。我们常把上帝想像成是大警察或大法官,然后天天他手上有check list 。这家伙今天早上起来没有祷告,没有做这个没有做哪个。然后我们就战战兢兢的做基督徒,这个是很可惜的。如果我们今天对主耶稣有这样一个误会,这个是个误会。主是审判主,是的。但是这个不是他的终极的形象,他是要挽回他是要重新建立那个关系。而这样的一个关系先在这样一个民族的身上先把它展示出来。他成为一个典范,一个具体向世人证明的。有位神学家说犹太人以色列人我们在他的身上,在他们所经历到的,跟他们自己所见证的,就是旧约圣经,就是全人类跟上帝之间的一些事情的缩影,一种代表性。他们代表着全人类,代表神怎么样在他们身上做,就意味着说其他的世人也会被加进来。…
Zechariah Wong
March 28, 2011
Bilingual 双语

Peter’s Denial

Topic:
Speaker:
  • Wilson Tan
Introduction Our passage today is a continuation of the event that took place during the Last Supper. After identifying Judas as the one who would betray him, Jesus went on…
Zechariah Wong
March 28, 2011
Mandarin 中文

不被迷惑的‘子’

Topic:
Speaker:
  • Rev.Tan Tiong Ann | 陈长安牧师
耶稣三次说“与我一起儆醒,免得入了迷惑”,今天我要藉这段经文看其中的重点。当我们读 这段圣经的时候,我们也很容易进入迷惑,要怎么去了解和解释这段经文。感谢上帝,他透过 自己的启示和最初的人所领受的而把这段经文相关的意义表明了,提供了一个角度让我们 明白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与意义。请翻开希伯来书5章7-9节;4章15-16节;再看2章17-18节;2章14节。主耶稣基督成为人,而他做人一生的意义在圣经里充分的表达到淋漓尽致且最详尽的就是希伯来书。很可惜我们因为宗教改革的关系,常常就只看罗马书和加拉太书。以至于对主耶稣成为人,一生作为人,一个怎样的人与怎样的人性比较忽略。保罗讲得不多,但是重点都有谈到。这就使到我们在读福音书的时候,常常把主耶稣看为一个功能性的功用,就是作为赎罪祭为我们献上,而他钉十字架就是完成了作为赎罪祭。其实当我们更仔细读福音书的时候,刚好福音书在这方面的意义不是这么强烈。耶稣钉十字架作为赎罪祭的意义是保罗的书信所发挥与阐述的。福音书反而把事件的过程给我们陈述,而这个事件应当怎样去看它的意义呢?它其实承载着很丰富的意义,如果我们只从赎罪祭的功能性看主耶稣。尤其是福音书,我们就失去很多很多跟我们感受到更加贴近的意义。 就讲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或许没有其他的经文比这段经文让我们更了解和看到主耶稣透露他内心的状况。我们都很喜欢在读圣经的时候去描绘当事人内心的心境,而经文本身没有提供的。因为这是现代人比较习惯和喜欢的一种对事情的了解,我们喜欢去剖析内心状况。但常常加入自己的角度,主耶稣这里比其他地方流露更多内心的状况,包括他的祷告。我们很少听到主耶稣这样祷告“我父啊!”而不是“我们在天上的父!”或“父啊!”他与上帝之间极度亲密的关系可以说表达在这句“我父啊!”他也向门徒表达他心里非常的忧愁。他特别带领三个门徒跟他一起到客西马尼园。我们也常常没有去正视这样的一件事。我们总是带着自己为主耶稣所假设的种种角度和眼光,因为他既然是上帝的儿子,神成为人。我们就假设一种的情形不需要也不应该有,但事实是这位成为人的神耶稣,自己主动给我们流露提供这样的情形的讯息。我们只有按照他所提供的给领受。 他竟然需要人陪伴儆醒,我不知道你听到这样的事实之后心里有多震撼。我们要被上帝自己震撼,上帝成为肉身的爱子说“你跟我一起儆醒”。这就是我们的神,邀约人陪伴他跟他一起儆醒!你说“哪里需要!”不要再用我们所定义的神去想。这里明明就告诉我们,主耶稣邀约我们跟他一起儆醒。而我们从这里,重新认识这一位我们的上帝,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对我们的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耶稣都带着这三位门徒,登山变相也是。知道我们竟然可以进入这位神人的耶稣生命的状况,这里我们看到,我们的神向我们敞开,我们的神在乎我们,我们的神愿意生命和我们到这种焦点。我们常常问很多问题,神却没有针对我们的问题回答。为什么会有罪恶?为什么会有撒旦?为什么造的人会犯罪?但是这里当上帝打开他的心灵深处给我们参与的时候,我们却在旁边道三论四不晓得正视,以至于我们还是没有按神去认识神。 这里让我们看到很宝贵的一件事,主耶稣在他生命面对最关键性的一个时刻,他邀约他三个门徒参与。你也可以倒过来想,不是颠倒逻辑。我们心灵深处最焦虑、最无助无奈处,我们的神可以进入。我们常常向旁边的人说“你不是我啦,不知道我真有多苦!”是的,我不是你,我没办法真正知道。但是你的主耶稣、我的主耶稣是真的可以知道。不只知道,而是真的可以在那种状况里面。我们任何一个人无法进入另外一个人的状况,但是这位主耶稣是可以进入知道我们的状况。耶稣希伯来书的作者见证的,耶稣说“你们与我一起儆醒片刻。”他祷告的时候与门徒保持一个距离。但另一方面他又把心里深处的挣扎邀约门徒和他一起,他祷告“我父啊!” 各位,耶稣面对的试探是真试探。他面对的是接下来人恶劣的罪性和罪行加诸在他身上的情形。而他也要进入死这件事,更是比什么都更真实。他自己在这样的情况时候告诉我们他忧伤几乎要死,就像你跟我一样。我们面对种种的压力破坏,不公义、不公平、死亡的时候,忧愁得要死,我们的上帝能够明白知道的。耶稣没有说我们怕死,他也不用我们装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刚强人。他知道人性里面真正的脆弱和害怕,他也能进入摸得到。这位上帝就是这么奇妙,也就是这样进入我们生命的最深层,也进入我们最怕的黑暗和恐惧忧虑的里面。不要以为当你祷告的时候,他是远远的在天上,他其实完全的在我们的状况里面。如果他不能够在我们的状况里面,他只不过是一位大能的主。我们对他的祈求,他能不能帮我们还是一个未知数。对我们的逻辑来说,只要他很有能力就帮得了我。圣经讲的刚好不是,就是他能够在最软弱的情况完全跟我们一样。在我们最软弱的情况里他竟然也能进入。虽然他是全能的上帝,他因此才真的是真的帮得了我们。他帮我们不是因为他的大能,而是因为他能进入我们最软弱黑暗,我们的恐惧无助无奈的里面。 我们有时候向神祷告,心里和上帝还是很远的距离。因着我们对上帝观念上的错误,因为神学上不正确,产生了不正确的情感和情绪。非常可惜,上帝要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触摸我们,在我们最黑暗脆弱之处告诉我们他在那里,他能够在那里,他真的是在那里。我们旁边的人不能,但是他能。这边我们看到主耶稣流露出极其的悲伤,不是给我们去讨论,怎么一个全能的神竟然是这样的?到底是他的神性还是他的人性?这些都叫人模糊,进入理性的迷惑,而没有看到一个在我们的生命和我们走在一起,完全贴近生命的一个认同跟一个同在。我们真的很迷惑。 而接下来,我们看到另外一件事。耶稣怎么胜过试探,耶稣怎么走过这条路,耶稣的迷惑会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儆醒?我们看到他说“我的父啊!”他很清楚自己是子。 马太福音从一开始的时候说,他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大卫的后裔,有君尊的血统背景。又是全人类代表一份子亚伯拉罕多种的身份,也因此像你跟我一样。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子,从创世记一开始,特别是路加福音给我们指出这件事情。在主耶稣的家谱他推算到亚当是上帝的儿子。但是作为上帝的儿子,我们一直不能儆醒,我们总是进入迷惑。当年在伊甸园的时候,那位上帝的儿子亚当,他当儆醒。那个女人忽然叫他吃善恶果的时候,他应该拒绝的并提醒那个女人。在她还未出现之前,上帝亲口吩咐园中所有树的果子都可以吃,唯有这一棵树的果子不可以吃。但是他没有儆醒。他受了迷惑,吃了之后,反而怪说:“你所赐给我的女人叫我吃的。”推卸责任,不肯承认。 但这时候在客西马尼园亚当所失落那尊贵荣耀的儿子的能力和形象被这位软弱,说我心里极其悲伤的主给我们挽回。他三次“我的父啊!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这位作为子的,他怎样去胜过试探迷惑?接下来,你就看到他一直不断处在试探与迷惑当中,我们只要继续读下去,马太给我们看到主耶稣的身份定位不断受到嘲笑和挑战。只要在这时刻他做了错误的判断来迎合迷惑他的人,他就彻底失败,再次成为另外一个亚当。我们看那最具代表性的,在马太福音27章40-44。各位,如果我们不要带着责备祭司长、文士的情绪,一直指控耶稣是被犹太人害死的,产生对他们一种厌恶感。如果我们平心静气,把我们与他们想在一起。祭司长文士虽然是讥笑,其实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对的。他们的对比当年那条蛇对夏娃说的更准确。当年那条蛇建议“上帝岂是真说。。”扭曲和加油加酱,这里祭司长们却是照搬耶稣曾经说过的话。也就是这样似是而非,这叫着迷惑。 前两天你有去买盐吗?我们都受了迷惑,有些国家的人们的恐慌比当地的日本人不知道还恐慌几百倍。深受核子辐射威胁的日本人没有去抢盐,远在彼岸周边的国家却慌乱。这叫做迷惑,这是很可怕的。当我们感到生命受到威胁,对灾害逼迫有恐惧和压迫感,谁都不能作出理性的反应。只要风向一改飘向新加坡,我家里有些盐,是我养鱼用的盐,我收了几包,我们就会这样进了迷惑,而主耶稣也在这种状况。主耶稣怎样胜过迷惑?这叫我们今天要注意,他没有什么神奇的秘方,也不是因为他是神,他一定胜过。 福音书客西马尼园给我们看见耶稣胜过,唯一的秘诀也是你跟我可以做到的,如果是我们注定做不到就免谈。我们读圣经有一些很错误的框架,人性本罪,注定我们犯罪。圣经没有这样说,人性本善或人性本罪,或人性有善与恶在斗争。主耶稣不是说“你心灵愿意肉体却软弱”吗?这些不恰当不正确的框架,常常蒙蔽我们对客西马尼园的真实与重要性。耶稣胜过试探只有一个方式和一个管道就是坚持“父啊,我的父!”他自始至终坚持父上帝是他的父,他是子。打从一开始,耶稣受洗从水里上来有声音从天上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耶稣进入旷野受试探,撒旦三次“你若是上帝的儿子。。”能够胜过试探没有什么特别的力量,就是继续信得过,信任上帝是父,也坚持持续自己是子这样身份地位。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朋友,记得在往后的日子,你年面临人生的考验试探的时候,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你记得主耶稣这一幕。他为了我们持守子的身份,他信任父永远是他的父以至于使他胜过。你坚持你是你太太的丈夫,能坚持你是你老板的雇员,只有当我们坚持这种正常正规的关系跟定位的时候,我们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也不会出卖别人。我们的肉体不是注定软弱的,耶稣用的这一句话是引用一般人的讲法。而不是讲人性里面肉体是软弱,那是希腊人的观念。如果肉体注定软弱,新约圣经不会教导我们用身体去行出上帝的话。我们是可以用这个身体去遵守上帝,也可以用这个身体去悖逆上帝。这里这位心里极其悲伤带着像你我这个真实肉身的主耶稣。他定意持守父,定意持守自己是子,以至于他能够面对这个试探。三次祷告之后,他说“走吧,卖我的人近了。”他坦然的面对。他带着父是我的父,我是子。 当年的亚当跟女人因为不信任上帝,撒旦讲“耶和华岂是真说。。”他们就是不信任上帝,也不愿意依赖上帝。这里我们看到这位子,把我们的软弱和败坏给挽回。他自始至终一直到最后的时刻没有怀疑过父,也没有放弃过自己就是父上帝尊贵的儿子这样的一个身份。是的,我是父上帝的儿子,父会救我为我做。但是这是你们所以为的父上帝,我们很容易这样迷惑。你是老板嘛这么怕老婆阿,不是男人,我们常常受这种模拟两可的挑衅。在我们的身份地位上去刺激我们去做一些不正确考量,去行使一些应当我有权利就可以这么做。你做家婆做到这样啊。。,我们听了就暴躁愤怒,不能再重新看待整件事。是,就因为我是上帝的儿子,我就要挂在木头上。我是上帝的儿子,我可以求上帝派人救我,不过你们不明白。 上帝的儿子在上帝的眼中真正的意义和地位不是一般常人所以为这样的一个身份就等于相应的一些特权和应该享有的利益,现在你还不去抢不去争?还不去反击?我们何尝不是活在这种焦虑、委屈,好像受威胁里?但是主耶稣很儆醒,真的要儆醒,不要入了迷惑。对我们的身份定位以及应当有的利益或者什么,上帝都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什么叫丈夫,什么叫妻子,什么叫老板,什么叫君王,上帝都给我们最健康最好的身份地位。今天我们很可能在这些角色里被迷惑,以至于产生不平、愤怒、忧虑,甚至为捍卫应该有的利益开始损害别人。这一切在客西马尼园主耶稣都给我们解决,但我们谨记当我们心中忧愁得要死,眼前的路百般的对自己不利,正想自己应当如何的时候,让我们跟主耶稣一起儆醒,而且他永远为着我们儆醒。今天他已经在父上帝的右边,天天为着我们祷告、祈求,使我们在地上每时每刻不会迷惑失去方向。真的,我们在最困难迷失,模拟两可的时候,耶稣基督在这里,让我们跟他一起儆醒祷告。当年这三位门徒不能,希望现在的门徒能够,也让我们真的是常常到主面前儆醒祷告,因为主为我们儆醒,为我们胜过,他一定能够跟我们一起走过我们的迷惑,我们的软弱,我们的失败。
Zechariah Wong
March 21, 2011
Bilingual 双语

The Last Supper

Topic:
Speaker:
  • Pastor Daniel Tan | 陈光耀传道
Today we begin the sermon series on the passion narrative of Jesus. In the Synoptic Gospels, Jesus’ passion begins from the Jewish plot against His life during the Feast of…
Zechariah Wong
March 21, 2011
Combined 联合

圣灰日崇拜2011

Topic:
Speaker:
  • Rev.Tan Tiong Ann | 陈长安牧师
大斋戒就是教会记念主耶稣受苦受难的事情,从今天晚上圣灰日开始一直到受难节这段时间,叫大斋节。大斋节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传统。就是在大斋节这段时间,每个人都很强烈的意识到主耶稣受苦受难的事情,每个人在这段时间也以阅读主耶稣受难的圣经经文为我们每一天主要的阅读内容。我们今年是第三次举行大斋节,第一次是路加,去年是约翰,今年我们用马太,所以我跟大家建议在这段期间,你把马太福音前前后后如果你能读上几篇最好,不要每天读一章,如果你那天能读七、八章或十多章,越多越好,而且能够有一个完整的段落,不要零零碎碎的,这样的读经其实是把我们自己放在二千年当年主耶稣实在发生事情的过程里面,当我们把自己放在这过程里面不断被这事情围绕也不断让这事情向你说话。这样一个读经的方式不是一、二天你就会习惯的,其实会很不习惯,因为我们现在在学校里面,甚至在大学里面,我们领受讯息的方式已经固定有一种很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对我们现在读圣经是一种致命伤,因为圣经的表达方式完全不是这样,所以我们太习惯了以至于我们读圣经一直读不进去。我希望我们克服这个困难,不要让自己养成的习惯成为一种不可调整的习惯,到头来自己不能领受上帝的话,因为上帝不是用我们大学上课的方式的呈现法,那个不是唯一最好的呈现法。主耶稣基督的事情是四本福音书用四种不同的呈现法,所以我们每一年用一本的话就要适应一种的呈现法。在这四十天的里面我相信我们是可以逐渐的去调整,你就是把马太福音前前后后一直不断的反复读,读的时候放自己在那个事情的过程当中,让事情本身逐渐向你说话。今天晚上我也要用这样的方式跟大家来看主耶稣受难这件事情。我在这里提点这事帮你进入这件事,让经文不断向你说话,我们先从马太福音廿四章来看。 我们要按照马太给我们提供的二千年前耶稣受难的事情的过程,由马太把这个事情组织了,用他的方式呈现。我们先看其中一些经文。看1到3节。接下来就说了一段很长的话。再看34-35节。。来到34节这里,主要的内容耶稣是在讲一件事,就是耶路撒冷城和耶路撒冷圣殿会被毁掉。他预言告诉门徒事情会发生。36节到这一章结束,他提到另外一件事,就是他再来的事,或者说末期,最后的时间他再来的事情,在这一章里面,耶稣基本上提到两件事。他预言两件事,一个是耶路撒冷城和圣殿被毁,另外就是他再来的事情。今晚我不打算跟大家讲解里面的细则,理由很简单,36节耶稣说:“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唯独父知道。”耶稣很清楚的讲了,他再来的日子什么时候发生,没有人会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他所提供的那些资料,不是给人推算什么时候耶稣会再来,他明明讲没有人会知道,如果提供这些给你推算是自相矛盾,所以这些细则不是用来推算什么时候耶稣会来,这些细则只是说他会来的事情会发生一些事,可能有天灾、地震,有种种在地上不好的局面。不过请大家注意,主耶稣提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假设他提这些事情,比方说在第5节“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你们听见打战和打战的风声,不要惊慌,只是末期还没有到。。。。这都是灾难的起头。。等等”请你不要假设耶稣说先有这件事,再有这件事。。。,不见得,当他这样的提法,不要以为今天我们讲话有这样的秩序,耶稣就照我们讲话的秩序。在这边你不要把它当作一个秩序,就去推算什么时候天灾。什么时候很多战争,大慨主耶稣来了,这样的推算就误会主耶稣的意思。耶稣没有企图提供我们一个时间表,耶稣是说会有这些事发生,而不是说这些事发生了耶稣就来了,推算法本身是不必要的,我不打算跟大家分析这些细则,尤其是拿来当作推算时间的方式。但是为什么主耶稣这时候要提这两件事?这是两千年前耶稣在他死前的两天或者一个星期之内所说的很重要的两件事。福音书都没有忽略把它交待,我们今天晚上开始的大斋节就是记念耶稣的受难,这是实实在在两千年前发生在耶路撒冷,我一开始就向大家提供关于这件事情的事实,是事实而已不是深奥的道理。我们从这些事实让这些事实来跟我们说话。在新约圣经,有四本福音书叫做马太、马可、路加、约翰,除了约翰,前面那三本福音书的基本内容是有一个很特别组成的方式,基本上是以耶稣最后的七天的事情,前面有一段很长的铺设,尤其是马可福音有这样一个很突出的结构。耶稣在他一生人最后的七天,他到耶路撒冷去,在七天内发生他被钉十字架,三天后复活,就是只有七天的日子的事。这惊天动地的事情在他人生最后的七天发生。尤其是这三本福音书很详细的交待这七天发生的事,在前面有一段交待配合这七天发生的事情,他一生人日子的事,是这样子呈现主耶稣。 今天马太的廿四章,它是属于廿一章到廿五章完整部分的其中,所以我们要看这个完整。廿一章就是耶稣开始进耶路撒冷:第一节“。。。。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这个耶稣人生最后的阶段,他开始进耶路撒冷,接下来的第五天,他就被钉死,三天再复活,就是七天的事。但是这七天的事情从此改变整个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子?耶稣进耶路撒冷为什么他会被钉死?如果已经信主多年的弟兄姐妹,我们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标准答案,这些答案都是藉着保罗书信给我们提供的。你请你先把这些放在一边,我们要纯粹从福音书本身来看。保罗的解释是第二个层次,那固然是一致的,福音书给我们的更是第一个层次的,你把福音书翻来翻去找不到直接的解释为什么耶稣被钉死,耶稣钉死受难受害有什么意义?它基本上是把发生的事告诉我们而已,基本上我们都听的懂,因为是故事来的,是事情的发生,但是事情发生的事实会表达什么意义呢?今天晚上我们要藉着马太来看这样的事。再回来原来的问题,为什么耶稣在耶路撒冷会被自己的同袍犹太人钉死?我想福音书是有提供给我们相关的资料,但是因为我们不是犹太人,这些资料读了之后都不能够成为对我们有意义的讯息,因为我们不是犹太人,我们感受不到那样的事情发生了原来会产生一些怎样的意义。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做了两件使到他自己会被人害死的事。 第一件就是他进到圣殿去,他做了一件事,他推开所有在圣殿里不应该有的摆设,然后讲了一些很重责备的话,这些话使他招来杀身之祸。他在圣殿讲什么呢?他责备那些人把上帝的殿变成贼窝,又说自己要把它拆掉,三天后重建起来,我们不是犹太人听了没有感觉,如果是犹太人,特别是宗教领袖,听了这样的话会令他们非常气愤,甚至可以除掉耶稣,因为耶稣当时的动作和对着圣殿讲的话,是没有一个犹太人敢这样讲的,圣殿在犹太民族的心中,等于就是上帝自己在他们的当中,只要圣殿在,在耶稣那个时代,大多数的犹太人都认同就是上帝在他们的当中,所以没有一个人会对圣殿讲这么大逆不道或者说亵渎的话,不把圣殿放在眼里,说它是贼窝,还说要拆掉它三天后再建起来,当耶稣说犹太人把圣殿当贼窝停在管理圣殿的宗教领袖耳中,意思就是耶稣在挑战他们的权威和他们地位的合法性,这个对圣殿领袖和负责人更难接受,因为他们自己认为到今天能够成为负责圣殿的人是有上帝的认可的,这样一个至高神圣的地位不容被挑战。而一般犹太老百姓也不会那样做,他们非常尊重负责圣殿和管理圣殿的人,除了上帝兴起的先知才敢去责备他们,在这边你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主耶稣已经很不满。其实耶稣在他生命的最后七天才进入耶路撒冷做这样的事,之前两年多来,他已经在他的家乡讲道、做一些事跟这些宗教领袖已经有一些摩擦了。他们认为耶稣在讲一些与他们格格不入的格调,好像在挑战和诋毁他们的民族信仰,所以主耶稣是他的同袍尤其是宗教领袖对他非常的不满,也有他们的理由,因为耶稣讲了很多很针对性和尖锐性的话,挑战他们的权威、纯正度与合法性,最严重的是他竟然大言不惭的这圣殿要被毁而他三天后要重新建盖起来。累积了这些事情犹太人要对耶稣采取行动,我们在教会常常听说犹太宗教领袖害死耶稣,所以我们常常偏向把他们想成是坏的那边,其实不尽然。如果我们对两约中间的信仰有一点认识的话,他们不是那样败坏,他们有他们的角度,耶稣所说所做的事情引起他们的反感,他们要动手不过不敢即刻动手,这里面经文有提供理由,就是在21章45节。犹太人怕众人不敢办他,众人就是指一般的老百姓。耶稣这时候他的身份地位某种程度上被老百姓认可为先知,所以宗教领袖不敢动他,怕引起百姓骚乱,因为那个时候正值犹太人一个很重要节日-逾越节要到了。像回教徒到麦加朝圣一样很多人,当时的耶路撒冷有超过三十万以上的人,平常就没有那么多,在他们过去的历史,只要是宗教问题引起骚乱的话,到头来吃亏的是他们自己,尤其是罗马人的统治,任何骚乱都是用军队镇压,不管谁对谁错都大家一起流血死亡受灾,这些宗教领袖也不愿再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希望一方面可以除掉耶稣,不会引起骚乱,更不会惹来罗马军队的镇压,这些是他们过去曾经发生的经验。 因此这样子犹大卖耶稣就有作用,犹大怎样卖耶稣呢?因为耶路撒冷很多人,很多人都名叫耶稣,耶稣这个名在犹太人是很普遍的名字,这些宗教领袖要有人指认,犹大只是作指认,所谓犹大卖耶稣,不是犹大操控耶稣的生死,上帝把耶稣的整个命运在犹太手中,犹大卖主了。我们常常问如果犹大不卖主就怎样?我们问错问题了,犹大只不过去指认耶稣。他怎么指认的?当这些人出现的时候,他就去亲耶稣,他们就拿下耶稣,犹大就是这样卖主,而不是犹大掌控了耶稣的命运,我想耶稣也是很愿意上十字架,所以在历史的进程里面,事情经过。 现在我们要从犹太人本身的矛盾去了解主耶稣当年怎样被害,接下来我们看一些经文,当主耶稣被抓的时候,以及他在上十字架的过程到底在他身上跟针对他,这些人表达了什么。看22章41节。耶稣要人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究竟他是谁?主他还没有进耶路撒冷,他已经很感叹。在23章37节。他感叹自己也是一位会被杀害的先知。我们前面看到他作为先知这样的职分和形象是被认可的,除了是先知之外,耶稣还被当成怎样的人呢?我们再看26章61节。当耶稣被抓到的时候被带到宗教领袖的面前审问。他们指控耶稣说他能拆毁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大祭司就站起来对耶稣说。。。。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是不是那一位上帝所膏立的王?因为以色列的王被称为上帝的儿子,基督就是神拣选的意思。耶稣回答是又补充一句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全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与上帝同等,我们就看到宗教领袖们反应很激烈,再看68节。耶稣被蒙着脸,抓的人作弄他说,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人是谁?你注意这些资讯,他们把耶稣带到罗马巡抚披拉多面前,当时犹太人已经亡国由罗马统治。27章1节,巡抚问他,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耶稣没有否认,披拉多觉得耶稣的回答相当麻烦,因为被他统治底下的民族有一个人自称为王,摆明与他对着干,如果放了他,形成自己跟他通敌,皮拉多面对这样的压力。那耶稣为什么自找死路?在他最后这七天所讲的话都不在对的时间说,为什么他要这样?这些全部集合起来就构成他被杀的根据和理由。旁边作弄他的人也是因为他讲了一些话。27章29节他们说恭喜犹太人的王阿,又吐唾沫在他脸上。39节他们讥笑他说,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下来吧!43节他倚靠神,神若喜悦他可以救他,因为他说自己是神的儿子。这是与他同钉十字架的强盗对他的讽刺。其实耶稣告诉人他的身份与他会做的事,而被宗教领袖控告,使到皮拉多受到强烈的威胁而致他于死。福音书给我们看到耶稣就是这样死的,他死的过程就是这样。 如果没有保罗,我们理不出赎罪等。但是这样的过程和他多重的身份以及他讲要做到事情是不是本身有意义?而且这些意义都和犹太人有关系,全部都要回到犹太人的宗教背景才能了解。当我们了解之后只有两个答案,一个是你同意,另外一个是你和宗教领袖一样不同意而把耶稣钉死,没有中间灰色地带。今天晚上如果我要你决志,你如果不是像宗教领袖或披拉多,你就是信耶稣,这就是福音书要摆出的事实,让事实向我们说话,也把我们推到墙角,我们自己说耶稣到底是谁。我们现在就来了解,耶路撒冷城和圣殿在耶稣诞生前的一千年,已经有一千年的民族信仰文化的积淀和符号,也是整个民族集体的记忆和意义。这个民族知道耶路撒冷是上帝选的地方,要在地上成立一个理想的国。原本上帝就是要在地上建立一个理想的国,那个国王就叫亚当,但是他不愿意听上帝的话,结果他没有办法承担上帝理想国国王职分,他不顺从上帝要走自己的路,结果这个国就败坏了。上帝继续在地上兴起,从新再建一个理想国。他从埃及带出一群以色列百姓放在巴勒斯坦,成立一个上帝理想的人类的国,但是他们的王叫大卫,大卫虽然有犯错,但他一生敬畏上帝,从此从他身上就承担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成为上帝向世人表露他心意的一个管道,所以这位上帝是透过以色列民族历史向人类说话的。我们如果不打算从这里去认识上帝,而从其他管道去找上帝,都不会是这位自我启示的上帝,也不是这位自己来寻找我们的上帝,而是自己心中投射出来的上帝,上帝是自己表达自己自己说话的,这个真理是会说话的真理不是由我们建构,他透过人类历史跟一群很特别的民族叫犹太人或以色列人并且用两千年跟他们走过历史来表达,不是零零星星一两件,有一脉相承很丰富的内容。 而耶路撒冷和圣殿,这个建筑物和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圣殿意味着上帝要在人当中,上帝要在地上建造一个重新创造理想的国度,而以色列就承担了一个特殊的使命,他们也先成为第一个承受这样的一个事实,很可惜他们也败坏不愿意做顺从上帝的子民,上帝没有放弃管教他们,但是在他们犯罪最严重时使他们亡国,不过上帝说会再复兴,拜访他们,与他们建立关系,耶稣就是带着这个使命来,所以他来到耶路撒冷,就是上帝再一次拜访他们,而上帝怎么跟以色列人重新恢复关系?上帝要从此跟以色列人同在,而且以后再也不会受到任何因素干扰。这个以建筑物作为同在的会被侵占,这个在历史已经发生。而且神要主动与人和好,使得以色列人可以重新回到神面前,这也是圣殿的一个角色,人到上帝面前重新朝见他,而上帝说他肯定会与人和好,肯定跟人同在,所以耶稣说他拆毁圣殿,因为这个建筑物在功能和角色上不能有永久性,只有用主自己的生命来促成是最好的,而且还有一个好处,他不是一个地方的建筑物,上帝跟人同在和好的心意也要开放给非犹太人。如果只是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其他的人要重新认回上帝与上帝和好,一定要变得像犹太人过着他们那样的生活,着带来很多局限,而且当一个地方成为民族的宗教最高根据地的时候,常常会引起宗教战争,这也是一个事实。基督教所发动的十字军东征就是在这种误解之下,当年回教徒占领了耶路撒冷,教会不明白耶稣所讲的,还是把某一个地方当作他们最重要的标志,今天我们又要犯同样的错,我们因为耶路撒冷的圣殿是基督教的,总有一天要盖基督教堂的,如果有人对他不利,总有一天又是联合起来开战,如果我们再做这样的事就是不了解耶稣说的话。耶稣已经化解了这个问题,他说这个殿的作用已经被取代,而且你们把它变成像贼窝,它已经不再适合,所以耶稣就预言不久之后耶路撒冷的圣殿将被毁,这就是开始我们刚读的经文,不是指末世而是不久之后要发生的事。耶稣死后三十多年,罗马帝国军队真的把耶路撒冷铲平一直到1948年以色列复国,而耶稣的预言已经应验了,而他也完成取代耶路撒冷跟圣殿的意义。耶路撒冷城就是上帝要建的一个理想国,当然就必定有一个国王,所以耶稣说我是犹太人的王,现在进耶路撒冷做王,不过不是在这里做王,耶稣是表达那个意义,现在地上用耶路撒冷来代表的理想国已经被提升到另一个层次,不再以地上看得见的作标准,所以为什么耶稣不会否定他是犹太人的王,但是他不是以地上的耶路撒冷来恢复上帝的理想国,他是使人知道他是王心中归顺他,以致在众人心中做王,无形中这个国度就形成,而不是地上有形的一个组织才叫上帝的国,所以为什么耶稣不否认那些事,因为这本来是上帝要做的,上帝要复兴耶路撒冷。 所谓复兴耶路撒冷是要复兴上帝理想的子民,以上帝本身做王,耶稣就是这一位,不是推翻罗马帝国,而圣殿的意义和角色,人从此不会再受到地理环境的局限,每一个人可以有一个更理想的殿亲近上帝由耶稣本身代替,耶稣使到人可以敬拜上帝到上帝面前。这样的意义可以成立,为什么?耶稣也因为讲了这些话做了一些事被整死,但是不要忘记,耶稣三天复活,他的复活表示什么意义?表示他前面说过的这些话和做的事实确定的。如果死而复活的没有讲过这些话跟说要做这些事,那复活就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奇怪的事。但是耶稣复活有这么重大的意义,因为他死前复活前曾经讲过,所以复活就是他对他真的是那样。如果耶稣没有复活所讲的只是一场悲剧,但是他复活,复活印证他前面说的对,复活就显得意义重大。所以在福音书里面为什么这些事情被交待下来。我们也要问自己:耶稣真的是那样吗?这边我们是根据耶稣说这些话和将要做这些事而被钉死,但是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也就是平反他证明他说的是真的。等于就是上帝来告诉以色列百姓,上帝要复兴你们,重新跟你们建立关系,我来了,现在来做了。你们不愿意明白、误会,甚至因自己的私心把耶稣弄死,不过他没有就这样死了,我让他从死里复活向你们证明他说那些会发生和做的是对的,这是上帝向人类证明的方式,他就是用这样一个过程向我们讲述他为我们做的事,所以如果耶稣没有说这些事我们不需要理他,他就只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好人被悲剧性的害死,他如果没有说这些话,他的死就跟这些内容没有挂钩,他的复活就是奇怪的超自然现象不代表任何意义。刚才我们提到犹太人承认他是先知,也只停在这里,先知对犹太人来说有上千年古远的传统,在先知身上大家认同与神灵特殊的能力在他们身上彰显。但是很有趣,犹太人当中从来没有一位被当神拜,跟其他宗教不一样。大家还是很清楚先知只是人而已。这就是犹太人对神很独特的认知,神是神,人是人很清楚的划分不会混淆。耶稣医病赶鬼和许多超自然能力已经被认可,但是他们也认他只是一个先知,但是这位先知告诉他们我不单是这样,他说我是你们的王,要来帮助上帝重新在地上建立一群理想的人和理想的国,是合乎上帝心意的,我要重新使到耶路撒冷圣殿恢复功能,并且是世界上所有的人包括不是犹太人也能受益亲近上帝的,上帝可以在他们当中。 犹太人不肯也没办法接受就除掉耶稣,但是他死了复活,被上帝平反了,正如他所说的。这就是上帝向我们证明的逻辑。他承受事实的方式,再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把这些事再看过一遍,经过同样的过程,问你自己:耶稣到底是谁?他真的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里没有人提升他,他们说他不过是一位先知,他们只看到这一点而已,但他自己流露了更多,他就为自己流露的被害死,而上帝平反使他从死里复活。所以为什么三天复活是很重要的事,因为如果没有复活,前面的这些都只是白说的,而复活如果没有前面这些,复活只是怪异的事,也不值得我们拜他为神。因为这样全面的事情给我们看见他真的照他所说,因为他是为这一切受苦受难。虽然他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但这就是上帝向我们说话的方式。主耶稣真的是经过受罪受死。你说没有罪这样的事,有的,就已经加诸在他身上。死有没有被胜过克服呢?有的,耶稣经过了。所以我们看到真正的生命也看到真正的赦免,因为他受罪而又胜过,又转回来找我们,就是因为这些是为了向我们说明这些事是真的事实,上帝也来到我们当中把这些事情呈现、经过和发生。基督教信仰不是一套理论、理想和主意,是上帝在人类当中亲自说话做事。而先由一个民族叫犹太人来做这个见证,所以你也看到主耶稣在他们当中有被认可的一方面,很可惜,他们没有办法再看得更清楚,希望你我在今天晚上的大斋节我们比他们看得更清楚。
Zechariah Wong
March 10,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