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Mandarin 中文

God, I feel dead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Today, we shall continue our sharing of the Maskil Psalms. 【1】 Each of these Maskil Psalms has something to teach and enlighten us. Last week, Elder Chern Han shared from…
Zechariah Wong
August 26, 2018
Bilingual 双语

God, I feel dead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Today, we shall continue our sharing of the Maskil Psalms. 【1】 Each of these Maskil Psalms has something to teach and enlighten us. Last week, Elder Chern Han shared from…
Zechariah Wong
August 26, 2018
Combined 联合

千丝万缕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是家庭日崇拜,也是我们禧年堂135周年纪念。我们非常感谢娟珍执事和诗凯执事所带领的团队为我们准备了一个记忆箱展览,就在利未室。我想请这整个团队的成员现在站起来,让我们感谢你们的辛劳。我相信大家看着旧照片等等,心里一定很温暖。我也要感谢侍奉事工和区会许许多多的成员为我们预备了下午的午餐。谢谢大家。今天崇拜结束后,恳请大家千万不要赶着离开。不要为了移动车子闹个不愉快。不管你有没有带东西来,请都留下慢慢地分享食物,也来慢慢地看我们的展览 。特别是年长的弟兄姐妹,你们一定要抓住几个年轻人分享你们的记忆。年轻人,你们就假装被抓,然后就趁机问多几个关于禧年堂历史的问题。我们一家人常常就是在忙碌中忽略了彼此,今天就让我们就刻意地腾出时间留给彼此。时间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所以当我们给彼此时间,那就是爱的礼物,爱的行动。今天的家庭日,请问有谁,你今天特别带你的家人第一次来,请全家人一起站起来让我们欢迎你。过去两个星期我做主席,两次都忘了介绍伟康牧师的家人,今天正好联合崇拜我要特别介绍他们。珍珍,思语,思奇。 今天的家庭日,我想谈谈关于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华人有一句话:千里姻缘一线牵。这句话的典故就是有一个月下老人用红色的线把两个石头绑在一起。这两个石头就等于有两个人会结为夫妻,而这个缘分是拆不散的。 【1】 当然,我们基督徒也不迷信什么月老、红线或姻缘。不过,我总觉得这个线的比喻本身很贴切。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好像有一条线把我们拉在一起。而这条线虽然看不见,但我们都明白,人与人之间,纵然有时空的隔离,还是可以千丝万缕地联在一起。上个星期,伯特利长老会的刘华德牧师回天家了。我和伟康牧师,乃慧传道三人一起去探丧。家人就问了我们和刘牧师的关系。原来,刘牧师是我进名按立牧师的导师。他是伟康牧师的神学院的老师。他也是乃慧传道宣教工厂上的同工。就这样,我们三个人和刘牧师之间的三条线都各有不同。但因为这三条线,就把我们拉到丧礼去了。 今天的经文腓利门书就是一个三条线的故事。我们来看一段儿童视频。 第一条线是保罗和腓利门之间的线。他们曾经是牧师和会友的关系。腓利门在以弗所教会认识了使徒保罗,并且信了主。他回到哥罗西大发热心,用自己的家成为哥罗西信徒的聚会点。你们当中有谁开放自己的家做小组用途,请举手?应该至少有20位。你们就如同当年的腓利门!第二条线是保罗和阿尼西母的关系。他们认识的时候,保罗由于福音的缘故,已经被困锁在罗马的监狱。阿尼西母在监狱里服侍年迈的保罗,也同样信了主。他们这条线是老囚犯和关护者的关系。你们当中有谁是在家负责照顾老人的?你们就如同当年的阿尼西母!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后,保罗发现了第三条线,那就是阿尼西母和腓利门的关系。原来阿尼西母是腓利门逃跑的奴仆。所以这第三条线是主人-奴仆的关系。阿尼西母如此擅自逃跑是犯法的行为,腓利门如果找到他,要杀要刮都可以。保罗如今知道了这第三条线就必须处理这件事,这也就是腓利门书的用意。这是一封求情信。希望腓利门可以收纳阿尼西母。 【2】可是,保罗的用意不止是为了摆平这件事而已。这么说吧。保罗一方面是为阿尼西母写求情信,保罗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腓利门写这封信。腓利门可是哥罗西教会的领袖。保罗要趁机会提升腓利门对人对事的视野。这才是腓利门书真正的价值。保罗借用这封信重新反省了他们三人之间的三条线。 我们今年以弗所书的讲道多次提到,在主里我们是新的人。今天我要强调的信息是:我们既然在主里是新的人,那我们之间的关系在主里也变成了新的线。首先的改变,就是家人的关系。保罗称呼腓利门为兄弟(7,20),称呼腓利门的妻子亚腓亚为妹子(2)。但阿尼西母,保罗却称他为“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10)。这是因为保罗在监狱里带阿尼西母信主。所以阿尼西母是他“心上的人”(12),是他的心肝。但如果一个教会的会友都只是跟牧师有一条线,彼此之间没有。那牧师不在,整个教会都散了。好牧师都会穿针引线。所以最震撼性的是第三条线的转变。保罗说:15 (阿尼西母)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16 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主仆的线是暂时性的,但在主里的弟兄线却是永恒的。所以腓利门是因祸得福,因为阿尼西母此次回来,奴仆变弟兄,腓利门将永远得到他。他们的三条线,变成了三条家人的线,而且是永远的一家人。 弟兄姐妹,如果我们是永远的一家人,那还有什么事我们不能放下,什么事我们不能化解?阿尼西母确实是亏欠了腓利门。在当时的社会奴仆就像工具,就像财产一样。腓利门如果要自我保护,就应该对阿尼西母杀一儆百。可是他现在眼里的阿尼西母是一个永恒里的弟兄。什么恩怨,什么面子,什么亏损都变得渺小了。我们对待彼此也应该这样。在基督里,我们自己的利害关系变得渺小,而这永远的家人线才最可贵。 保罗除了强调家人的关系,还有另一个视野:一个同工的关系。保罗称腓利门为同工,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服侍耶稣基督。不单如此,连阿尼西母也是同工的一份子。(看第11-14节) 当阿尼西母服侍保罗,就好比是腓利门亲自在服侍保罗一样。17 你若以我为同伴,就收纳他,如同收纳我一样。腓利门跟保罗是同工,如今腓利门和阿尼西母也成了同工。 既然是同工,也就意味着他们都有需要完成的事,和有期望达到的效果。 保罗说:6 愿你与人所同有的信心显出功效,使人知道你们各样善事都是为基督做的。7 兄弟阿,我为你的爱心,大有快乐,大得安慰,因众圣徒的心从你得了畅快。这就是我们在事工忙碌当中常常忽略的重点。什么是事工?事工就是为基督做美善的事。什么是功效?功效就是众圣徒的心因此得了畅快。我们做同工,其实就是要一起完成美善的事,使众圣徒的心得畅快。我们服侍的人,特别是我自己,常常忘记这个重点。我做老师的时候总是很想整套武功全都传授出去。但是如果我教得很烦躁,那么其中的美善在哪里?如果学生们因为我而很厌倦,那畅快又在何处?我今年负责教主日学小五班,有一次,我走进班的时候,同学们脱口而出“you again?”。我愣了一下,只好回答“I’m sorry, it’s me again.”。记得有一次,我们星洲幼儿园的Kids Club,忘了什么原因,国成牧师不能出席。每个孩子都问“Where’s Pastor Enoch?”。差别在哪里?我觉得不同就是国成牧师很看重人的感受,而不只是完成一件事,或达到一个目的。我需要时时反省:美善在哪里?畅快在哪里?美善的事情很自然就让人心里畅快。没有这些就没有了功效。没有了功效,那还谈什么见证基督。我若不常常提醒自己,那是越勤奋,反而越做不对的事。我们该做合宜的事(8)。所以保罗提醒了腓利门:20 兄弟阿,望你使我在主里因你得益处并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里得畅快。这就是同工服侍的重点。这封信今日流传下来,表示腓利门了解了这个有益的善行所能带出的功效。腓利门当然希望同工们,特别是保罗这个老同工,能够心里得畅快。他接纳了阿尼西母。 弟兄姐妹,我们禧年堂的人之间的情谊已经135年了。我们的线有超过一半都通到天上天家去了。我们成为新的人,就要认清我们之间新的线。保罗的这封信提醒了腓利门,也提醒了我们。我们每个人就算感觉好像是陌生人,但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关系。我们是家人,也是同工。如果只是同工,不是家人,缺少了亲情,就只剩下工作而已。若只有家,没有工作,那就缺少了使命感。我们是家人,也是同工。让我们以一家人的爱完成耶稣所托付的使命。25 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的心里。阿们!…
Zechariah Wong
August 12,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