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ombined 联合

面对敌人 (诗篇18篇)

Speaker:
  • Rev. Wong Siow Hwee | 王晓晖牧师
今天,我们庆祝儿童节,就让我联想到我们要为下一代留下什么遗产。我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有一个长辈说要下一代记得不怕辛苦,一家人要常常一起吃饭。另外有一个说要把自己的信仰传给下一代。我觉得这些都说得很有意思。轮到我的时候,我就说,我最近读到一篇文章。一个父亲要教自己的孩子,怎么赢和怎么输。因为人生总有挫折,你要能够在困难的时候坚持到底,你同时也要从失败中学习。这也许就是古人说的:胜不骄,败不馁。最近,我在女儿的华文课本读到一个中国作家查一路的故事。儿时,查一路喜欢与父亲比腕力。父亲常常轻轻一转手腕,就将他的手腕压在桌上。他举着红红的手,本想得到父亲的一点儿安慰,可是父亲好像什么也没看到。后来,查一路渐渐长大,又暗暗锻炼,正式向父亲发出挑战。本以为有机会取胜,但手腕却被同样被压下去。他失望极了,气得哭出声来。母亲闻声走过来,责问父亲:“你比孩子大还是小?你就不能让他赢一次?”“让他?”父亲瞪大了眼睛,“我可以让他一次,但是这个世界,哪有一个傻瓜会给对手一次赢自己的机会呢?”很可惜,在查一路的力量变得更强大之前,父亲却在他十三岁那年病故了。查一路说:爸爸用他独特的方式告诉我,强者是锻炼出来的,靠的是信心、意志和实力,而不是别人的施舍。这是爸爸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弟兄姐妹,你要为你们年轻的一代留下什么样的遗产? 今天的经文撒母耳记下22章,可以说是大卫为后人留下来的一份遗产。如果要为这个诗篇定一个重点,我觉得重点就是面对敌人。原来,一个人如何面对敌人,这也是做人很重要的部分。大卫的信息就是,你要依靠神,跟神一起面对敌人。大卫是如何面对他的敌人呢?大卫总会求告神。4 我要求告当赞美的神,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大卫相信神会听他的祷告。19 我遭遇灾难的日子,他们来攻击我,但神是我的倚靠。大卫承认自己的软弱,但他却能支取神的力量。人人都能向神祷告。大卫凭什么得到神的帮助呢?大卫说:21 神按着我的公义报答我,按着我手中的清洁赏赐我。 大卫虽然在几次的关键时刻跌倒了。但更重要的是大卫心里始终顾念神,忠心于神。纵然有千错万错,此情永不渝。大卫说:32 除了神,谁是神呢?除了我们的神,谁是磐石呢? 大卫靠着神的力量战胜仇敌。39 我灭绝了他们,打伤了他们,使他们不能起来,他们都倒在我的脚下。 大卫知道,他所有的成就都属于神。这就是这整个诗篇的见证,神是大卫面对敌人的靠山。这个信念是大卫为后人留下来的一份遗产。 查一路的父亲留下一份遗产:敌人不会给你机会。要靠实力战胜敌人。大卫也留下一份遗产:面对敌人,要依靠神。我自己也希望留下一份遗产。也是关于面对敌人。我希望我自己的下一代重新定义什么是敌人。首先,让我们仔细想一想,大卫有真正的敌人吗?在面对扫罗, 大卫6 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神的受膏者,我在神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神的受膏者。” (撒上24:6)大卫没有把扫罗当敌人。在面对押沙龙,大家应该还记得5 王嘱咐约押、亚比筛、以太说:“你们要为我的缘故宽待那少年人押沙龙。”(撒下18:5)大卫始终把押沙龙当儿子看待。在面对非利士人,45 大卫对非利士人说:“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神的名,就是你所怒骂带领以色列军队的神。(撒上17:45)所以非利士人是神的敌人,不是大卫本身的敌人。也就是说,大卫生命中的所谓敌人,不论是扫罗,押沙龙,还是非利士人,大卫也没有真正把他们当自己的仇人。最多,他们是神的敌人,百姓的敌人。其实大卫自己没有把任何人当成真正的敌人。 所以我就开始追查这个词 。 我追查了过后,我恍然大悟。圣经的这个词:敌人,不是指你恨的人,而是正在恨你的人。这个是很关键性的区别。敌人,不是指你恨的人,而是正在恨你的人。在人生中,当你正在追求你觉得最有意义的事,而奉献你的生命的时候,有时就会有你的‘敌人’,所谓恨你的人。因为你在实现你觉得最有意义的事,因为你寻求改变现状,因为你需要影响别人,难免就会有抗衡你的人。也许你的存在成为了别人碍手碍脚的眼中钉。也许有些人就是看你不顺眼,或把你当竞争对手。扫罗,押沙龙,非利士人,就这样变成了大卫的‘敌人’。圣经的这个词:敌人,不是指你恨的人,而是正在恨你的人。这个是很关键性的区别。所以你必须搞清楚,大卫不是靠主的力量去打倒他自己恨的人,而是依靠主的保守脱离恨他的人。你恨谁,不恨谁,你可以控制。谁恨你,不恨你,有时不由得你。但你却可以控制你如何回应恨你的人。这就是我要留下的遗产。 弟兄姐妹,孩子们,你告诉自己,我不是靠自己面对恨你的人,而是靠主面对他们。当你自己承担,面对恨你的人,你很容易感情用事,人家恨你,你也恨他。当你是依靠主,你就得把处理问题的主权交给主。主可能用你打倒他。不过,主也可能用你挽回他。当你把回应对方的主权交给神,差别就在这里。这是你可以做到的。主耶稣教导我们要爱我们的仇敌。他自己,就以自我牺牲来挽回恨他的人。在这个种族纠纷,彼此仇恨的时代,我想到了一句话。 “No one is born hating another person because of the…
Zechariah Wong
October 8, 2017
Mandarin 中文

攻心计

Topic:
Speaker:
  • Rev. Wong Wee Khong | 黄伟康牧师
今天,我们从经文看见围绕在大卫身边的几位主要人物-分别是洗巴、示每、米非波设、巴西莱。首先,第一位-洗巴。洗巴是谁?他曾经是扫罗的地业总管之一,也是瘸腿者米非波设之产业管家。今天经文说在大卫落魄逃亡时,洗巴带来许多粮食和必需品送给大卫。不过,经文也似乎告诉我们洗巴送的赠礼隐藏一些不单纯动机。大卫察觉洗巴的举动有异常,因为洗巴送礼来,他的主人米非波设没有跟随他一起来;所以,大卫直接问他送这些礼物是什么意思?另外,为何他主人米非波设没有来? 洗巴避重就轻以示好方式告诉大卫,赠礼是为了表示善意供应他的需要。取得大卫好感后,才讲述米非波设没来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可以得回王位,因此就不前来见大卫。然而,若我们看撒下第19章24-30经文,透过米非波设的辩解说是洗巴说谎欺哄大卫;主要目的希望能得到好处。当时大卫身处于身心灵软弱与疲惫之中,很难明察秋毫辨识出对方心里盘算的诡计;最终,他将属于米非波设的产业,全部转让给了洗巴。 我们看见洗巴是一位居心不良的投机者,他的攻心计在于其内心知道大卫遭遇患难时刻最需要的是提供支援,尤其是物资方面。当他获得大卫好感之后,进一步以诬蔑其主人的手段,将原属于米非波设的产业夺取过来;归为己有。 第二位-示每。示每是扫罗族基拉的儿子,属于扫罗家族的族人,理所当然对于扫罗王和其一家人的死心里感到非常愤怒和痛心;并认为都与大卫有直接关系。因此,当他见到大卫就无法控制自己气愤的情绪,以藐视、连续不断的谩骂方式,咒骂大卫是一个流人血的坏人、流氓、残酷的人,甚至用手丢掷石头,扬起尘土;根据经文的记载,共出现8次咒骂字眼;可见,示每是多么狠地咒骂大卫。 奇怪的是,当大卫身边的将领亚比筛受不了这种刺耳的咒骂,提议要割下示每的头时,大卫竟然说不要,让我们感到意外和错愕。追究其因,主要是大卫认为在他逃亡期间遭遇许多的事,经历其亲生儿子追杀他,以及扫罗和其家人的死亡等,促使他内心的罪咎感无法释怀,示每的咒骂仿佛来自上帝的教导,或许是上帝对他恶行的某种惩治,心中期盼示每的咒骂,上帝会饶恕他并施恩给他。 大卫展示一种领袖的高度风范,能从正面的方向聆听他人的指责或咒骂,并思考自己是否那一方面需要调整或改变,以让自己成为合乎上帝喜悦和蒙福的人。对一位居高位的君王或领导者,愿意谦卑聆听来自上帝的声音或教导,并自我反省和有所改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是我们可以向大卫学习。 在第19章经文,示每又再次出现,这次是他带了一千个便雅悯人和其他家庭成员迎接大卫王回耶路撒冷;并且,见到大卫之后赶紧向大卫认错;因为,示每知道之前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他是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背景,不分青红皂白的悲愤情绪咒骂大卫。因此,示每惶恐地恳求大卫不会严厉惩罚他过去对其咒骂的行径。请看第19节:“对王说,我主我王出耶路撒冷的时候,仆人行悖逆的事,现在求我主不要因此加罪与仆人,不要记念,也不要放在心上。”从示每的态度,可以看出示每也是一位厉害攻心计的投机者,他一改过去傲慢的态度,转变成一位惶恐求饶的哀求者,争取大卫原谅不杀他。除此之外,他也带了一千个便雅悯人前来,似乎也表示若大卫不杀他,他和其他便雅悯支派的人就归顺大卫,从政治局面考量,他相信大卫会考虑接收其他支派的人作为壮大自己的势力。 的确,当将领亚比筛再次提出想要杀示每的时候,大卫仍然没有下令杀示每,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卫当上以色列的王,不想大开杀戒;另一个重要考量的因素,示每身边有一千个便雅悯人。对大卫来说,若这些便雅悯人归顺他,一来可以帮助他壮大势力,二来安抚他们不要制造任何对抗的动乱,加添大卫的麻烦,基于这些各种政治考量,大卫当下对示每说你不必死。示每此次的攻心计得逞,逃过被杀的命运,然而,若我们若继续注意看示每未来的下场,他仍然还是因着自己的傲慢难逃一死,根据列王记上2:8-9记载大卫对所罗门交代说:“在你这里有巴户琳的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示每。我往玛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语咒骂我,后来却下约旦河迎接我,我就指着耶和华向他起誓说,我必不用刀杀你。现在你不要以他为无罪。你是聪明人,必知道怎样待他,使他白头见杀,流血下到阴间。”大卫交代所罗门处理示每,之后发生示每离开耶路撒冷到迦特找仆人的事,犯了王禁令招来杀身之祸。请看44,46节“王又对示每说,你向我父亲大卫所行的一切恶事,你自己心里也知道,所以耶和华必使你的罪恶归到自己的头上。于是王吩咐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他就去杀死示每。这样,便坚定了所罗门的国位。” 第三位-米非波设。米非波设是约拿单的儿子,扫罗的孙子。当米非波设前来迎接大卫王时,经文讲述他没有修脚,没有剃胡须,也没有洗衣服;以一种近乎哀悼亲人的方式,叙述他对怀念大卫所展现的诚意。米非波设讲述为何他上次没有去见大卫,因为是他的仆人洗巴以欺哄和谗毁的方式使他受到拦阻而无法见到大卫。接下来,他也特别强调自己的祖宗和家人都如同死了的人无法威胁大卫,也藉由追念往事感恩曾经与大卫一同吃饭用餐。现在就看大卫想要怎样做就怎样去行,因为相信再多的辩护和伸冤都无补于事。 米非波设知道他只能用哀伤的外表,解释洗巴所做的恶事,以及追述大卫曾经如何恩待他的往事,意图让大卫可以念在之前曾经恩待份上给他一个公平或是还他一个公道。对大卫来说,一瞬间要去分辨究竟哪一个所言属实确实不容易,为了平息这次的纷争和过去自己仓促的决定,大卫最终让洗巴和他平均同分土地产业。 当米非波设听到大卫决议之后,他神回了一句很妙的话:“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地回宫,就任凭洗巴都取了也可以。”各位,米非波设真的不想要回产业,只要大卫平安回宫吗?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认同,他的心思很细密,以退为进方式,让对方看他是一位忠诚和愿意付出关心的人,实际上背后也有为着自己的需要盘算和想要达到的目的。 第四位人物-巴西莱。巴西莱是一位住在罗基琳,曾经为大卫提供急需物品的财主。巴西莱前来给大卫送行返回耶路撒冷,他不像洗巴、示每或米非波设,想要得到什么产业,有罪向大卫承认,误会需要化解等。巴西莱也没有因曾经帮助大卫,而向大卫求什么恩。对80岁的老人家来说,他前来见大卫只希望能够因着战争结束带给他心中的喜悦,以及为大卫安全送行得到喜乐的满足。 当大卫王发出要求想要奖赏他,让他到耶路撒冷的王宫养老,巴西莱以年纪太大,身体逐渐衰弱为由,婉拒大卫的好意。最后,在大卫的坚持之下,他建议和期盼其儿子金罕能代替自己,跟随大卫王居住在耶路撒冷。从巴西莱身上,我们看见他是一位乐于助人,付出之后不求回报的人;并且,秉持施比受更为有福的态度处事待人,就算自己没有得到福分享受,也愿意让别人得到祝福去享用;巴西莱的态度和价值观赢得大卫王尊敬和赞赏。 (二)我们从圣经教导中学习的功课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相信在你我的生活里,不论是在职场上、朋友圈子、家庭甚至教会都有类似洗巴、示每、米非波设或巴西莱的人围绕在我们的身边,这些人之中有些真的令我们感到咬牙切齿心里非常难过。譬如像洗巴这类型的人,一直在您的身边给予许多好处或支援,或是不断用好听的言语奉承,吹捧您;仿佛是您的真心朋友。不单如此,还会使用花言巧语或是欺哄的方式,导致您对身边其他的人产生怀疑,误解,仿佛您的身边只有他/她可以信任或才是真正的好人。后来却发现原来其真正的目的不是真心帮助您、祝福您,而是想从您身边夺取您的财产、家业、您所爱的人;这是让人感到非常痛心难过的事。我们必须防备和分辨这类心计重的人,免得自己被骗也受到伤害。像洗巴的人以为可以欺骗别人,隐瞒自己的心计;其实,这种充满心机和说谎的伎俩,终有一天是会被揭开出来,就如大卫见到米非波设知道洗巴的计谋一样。 示每这类型的人常让人感到心里烦躁、痛苦的人,尤其以事实不符和诬告的方式去指责他人。经常没有将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好好的弄清楚或问明白,以及按着自己的立场和主观想法、情绪乱发脾气怒骂及指责对方;这是非常伤害人的做法。在此特别提醒在公司担任主管、老板,家里当父母亲或是丈夫妻子的弟兄姐妹,记得在发飙指责自己的员工,孩子或是太太先生的时候,一定要先清楚掌握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不要随意主观性看不顺眼或是发泄情绪就开口大骂。其实,当我们掌握正确的资讯并按照事实的真相给予教导或指责,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和使对方愿意接受教导和纠正。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米非波设的人,因着身体的缺欠或是软弱,无法或无能力对自己的困苦处境作出合适的表达,甚至也容易被其他有心人士陷害、诬告、利用;我们需要对弱势群体多一份的关怀,也让他们可以合适的表达对他人的感谢与爱护。当然,我们希望自己身边或是教会能够有更多的巴西莱,一位乐于助人,付出之后不求回报的人;并且,秉持施比受更为有福的心态,将更多的祝福带着周遭的人。 结语: 亲爱弟兄姐妹们,当我们做每一件事情无可避免都有不一样的心思意念或攻心计的策略,以帮助我们达到期待完成的目标;它也可说是一种在世上的求生之道。藉着今天经文信息所讲述几个人物:洗巴、示每、米非波设、巴西莱和大卫的互动,教导和提醒我们: 1.任何一种攻心计策略或计谋不应都只为满足自己欲望,并作为欺哄或一种手段从别人身上夺取利益和谋取好处。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记20:16-17) 2.恳求上帝帮助我们,使我们的心思意念或攻心计逐渐转化、圣化,一切所思所想以及所作所为是为了让人看见上帝奇妙作为和得以经历上帝的祝福与同在。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得前书1:15) 3.成为一位乐于助人,付出之后不求回报的人;秉持施比受更为有福的心态处事待人。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35)当我们拿一杯水给我们当中最小的喝,就是祝福别人;与喜乐的人同乐,陪伴哀哭的人一起同哭,也是一种祝福。
Zechariah Wong
September 24,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