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lesiastes 2: 24 A person can do nothing better than to eat and drink and find satisfaction in their own toil. This too, I see, is from the hand of…
Reach Us
+65 6223 5203
Ecclesiastes 2: 24 A person can do nothing better than to eat and drink and find satisfaction in their own toil. This too, I see, is from the hand of…
平安。当我是中学生,一杯豆奶卖两毛钱。记得当时在学校食堂,卖饮料摊位摆放了很多杯豆奶。每个学生排队,放下两毛钱,拿了一杯就走。这是最便宜的饮料吧, 特别是如果你没有携带自己的水瓶。男生都不携带水瓶的。记得有一天我并没有买豆奶。那天的天气特别炎热。我不排队买豆奶,而是向卖饮料的大叔要了一杯西瓜果汁。他从冰箱拿出一盘西瓜。都是已经切成长方形状的,刚好挤进那架榨果汁机。然后就流出西瓜汁来,倒出一大杯,给我。 那杯果汁的价钱是一元。在当时,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就相等于5杯豆奶,足够让我喝一个星期。那杯西瓜果汁是我的奢侈品。不记得那是否我第一次喝西瓜汁。当在那炎热的学校日,就感觉是自己的第一次。那冰凉的果汁十分清爽,那甜美的西瓜就是满满的幸福。就在那时刻,我感到喜乐,是一种对生命的满足。那时刻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我记得我对自己许下一个鸿图大愿。听好了!我的人生目标和生命的梦想就是:确保自己能够每天享受一杯西瓜汁!每天一杯西瓜汁!这样我就会天天都幸福快乐。这就是我生命的理想。 2:24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传道者说,人所能够做的最好最美的事,就是如此。这是传道书对第一个提问的初步结论。他的提问是: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1:3 生命怎么会没有收获呢?但经过一切对生命的探讨和查验,和一切对世界的观察,传道者得到的结论是,的确,没有比这更好的。 他也说,(v.24) 我看这也是出于神的手。这是第二次在传道书中提到神。我们联想到第一次书中提到神1:13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这是神叫世人经练极重的劳苦。 人思考关于生命的事,也是出自神的作为。这一重点在3章也重提:10 我见神叫世人劳苦受经练。 11 神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身为人类,我们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无止尽蔓延,并开始疑惑。这是从神而来的重担。特别当我们的生命相对于时间的延续不断是那么的短暂。生命怎么就只是这些?我的生命怎么就只这些?让我被纪念!不你将会被遗忘。我已经想得很参透了!让我收集所有的知识来克服这个问题。但是,1:18这么说: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享乐呢?让我玩到够玩到透吧!让我拼命累积和建设,使生命没有一刻沉闷。我要让每一秒钟都永久长留。但是,这始终不能永久。诚然经过所有的累积,您最终还是感到虚空。况且,还有死亡。死亡是不合理的。死亡的意识就是:无论我们怎么活,结局都是一样的。死亡的意识是:无论我们收集堆积了多少,始终不能带走,乃是要交给他人。这种思考自己存活的重担来自神。传道者企图透过建功立业来面对这些挑战。他企图否定智慧和喜乐所带来的重担。但最终,没有益处。 您是否对时间厌烦?是否曾经企图保留一段完美的时刻,一个完美的情况,但它却渐渐流逝。我当牧师的时候偶尔有这种感觉。每当你认为自己成功弥补一些事情,总有另外一个破口出现。当一个青少年人成长了,就有另外一个叛逆的出现。经过一番努力而成功修补了一段关系,又会出现另一个纠纷。栽培了一个新的领袖,就有另一个回天家。每个受用的证道,都有被遗忘的讲道。 真是一个敲田鼠的游戏。无止尽的延续着。心中总惧怕这一切都功亏一篑。我并不是一个好高务远的人。我不寻求被纪念。我甚至不喜欢认可或被他人欣赏。但我奢求实质的益处。我要确定自己所做的都有关系,有作出实质的改变。但传道者是对的。在漫长的时间里,始终没有益处。神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礼物,就是人能够洞悉时间的蔓延。但有时,这是如此的厌烦,因为我们确实知道自己不能手握着任何东西。您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当您捉不住风。 一晚,守丧过后,我在以为长老回家。我和长老很熟。因为曾相伴做家庭探访超过百多次。但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长时间的交谈了。因为我换了区会。我们很回忆我们曾经接触过的个案,包括我们刚探访的丧家。我也分享了自己对教会的一些顾虑。就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突然感到极大的喜乐和平安。我发现,即使自己对许多事情感到无奈,包括时间的侵蚀,我并不能够掌控未来。过去的,将随着时间淡忘。但我发现,就在当刻,那个时刻,那段交谈对话,那段关系是实在的,对我而言是有关系的。 许多事情对我们而言也许是无法理解的。神的旨意和时机,往往超乎人的思考。但是,就在那时刻,我能够明白。我感受到极大的喜乐和平安。因为就这次,我能够抓住此时此刻。在这个宝贵的时刻,能够与另一方沟通连接(合而为一)。我们彼此认可过去所付出所做的,和现在仍然在进行的服事。这一切都有关系。我也发现,那宝贵的时刻出自神的恩典。神或许让无情的岁月成为我们的重担,但他同时也给于我们享受一时一刻的喜乐。 2:24 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我看这也是出于神的手。 25 若不是因为神,谁能吃用享福呢? 这里说的吃喝,并不相等于吃喝玩乐,或2章提到的玩乐。这里的喜乐,来自生命中一些简单的喜乐。当我反思这点,我回想起我那西瓜果汁的人生宏图。曾经,一天喝一杯西瓜汁就能让我每日开心和满足。难道是我变了吗?现在我有能力天天拥有西瓜汁,为何我的喜乐竟然缺少了?2:26神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唯有罪人,神使他劳苦,叫他将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归给神所喜悦的人。 倘若你的心远离神,那您会把自己的信心寄放于所收聚的、所堆积的,越多越好。但可笑的,你拥有越多,就越难欣赏生命中简单的喜乐。这也能发生在服事上。当一个人很忙碌的参与服事。当我们进行越来越大的工程,或许就忘却了那种与他人在心灵上有属灵接触的简单喜乐。但倘若您接近神,那么。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您将开始发现,每一日都是神的恩典。那智慧本身就足够让您为每日的简单喜乐而感恩。 这是谁?是许文远部长。5年前,人们给他一个小名:不能在不丹找到幸福快乐的男人。不丹在2006年曾被Business Week列为亚洲最快乐的地方。不丹引用自己的一种“国家快乐指数”来推行本身国家政策。但在2011年,许部长在国会发表言论,谈到自己在不丹的经验,解释为何不丹并不是人间仙地。他说:许多时候,我看到很多不快乐的人,在田里劳碌着。他们担忧下一次的收割,担忧自己的收割有没有买家。 这句话引起轰动。有位不丹的老师回应许部长,说:“既然您怀疑不丹是否存在快乐,就让我举出一些你事情,是您在不丹的时期没有注意到的。您所看到田里的人,并不是不开心。若您靠近观察,将发现他们在唱歌,享受着集体生活的喜乐。或许这是您无法理解的。若您多花些时间观察他们,您将看妇女背着篮子,手牵着几个孩童,带着热腾腾的食物来。我们这里没有麦当捞,也没有KFC炸鸡。然后每个人就坐下来吃他们的午餐,一面嬉笑玩乐,喂宝宝们吃喝。这样子过着超过一小时。我知道您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坐下来观看,因为在您的国家,时间就是金钱。”这回应一传十,十传百,甚至5年后还在面薄流传。 老实说,读了之后,我对许部长有些许论断。您怎么凭自己的观点去论断另外一个国家的人的幸福快乐?后来我决定多做一番研究。我发现,他的那句话,是缺乏上下文的一句话。许部长的整篇发言其实反映了他对不丹的情况,有蛮好的理解。 他说:“不丹之访,对我留下深刻影响。第一:小国的难处。小国如何在残酷的大国政治当中生存?或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第二,身为强大国的邻居,这是艰难的事实。我访问了国会秘书,设法明白他们的经济状况。他们的资金来源是什么?靠什么生活?大部分的政府收入来自邻大国的资助。第三,如何跟得上全球化的世界?有本事的人都离开国土,到别处寻找生机。国内的经济商机很少。第四,能够自理和自养,带来自尊和自豪。若为了生存只能委曲求全,不值得开心,更谈不上什么快乐幸福。国家层面是如此。个人层面也是如此。 许部长将不丹和新加坡做的一番对比。他的重点是,小国要生存并不容易。不丹如此,新加坡也如此。的确,我们都期待生活中的简单快乐。若能无忧无虑,就不难找到快乐。但生命往往不是这样子的。为了快乐,首先你必须能够生存。所以不丹现在也向新加坡学习。我们生存了。身为新加坡人,我们下意识的本能是未雨绸缪。我们清楚明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总是在收聚、堆积,因为我们逼不得已。也正因为我们时时刻刻安居思危,抱着生存的意识,所以我们必须承受时间的负担。未来就是那么难掌握清楚。外面的世界就是拼死拼活的。 然而,这是今早的信息:即使当下在新加坡的拼搏中,不要忘记什么是最关键,最有关系的。不要忘记什么是最强、好得无比。我要提醒您,神的另外一个礼物。这神圣的礼物就是:您能够享受并欣赏来自神的每一个恩典时刻。或许是一杯西瓜汁。或许是与好友的交谈。这些都是随手可得的。您只需要智慧来珍惜这些时光。其实,这些时光就是真正重要和有关系的。我所讲的不是什么心灵鸡汤。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让您好受。这好比是在喝华人的补药鸡汤。起先是苦的。之后是您需要的营养。…
引言 小的时候,有段时间,老师要求我们每天背一条名人名言,我记得其中一句是这样“一个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到最后又赤裸裸地离开这个世界,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不要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懊悔。”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生不带来,死也不会带走,人生是短暂的,只有在其中有所为才不至于以后后悔。 那么,老百姓们怎么说呢?常常听周围的人说,“人生短短几十年,一天过一天,积极过日子总归不后悔。” 那么,圣经怎么说呢?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传道书2:1-11节传道者对过好人生又有怎样的看见呢? 一、经文诠释 传道者在这里举了一个很有人生智慧的王的例子,他就是所罗门。我们知道他从上帝那里得了很多的智慧。7节和9节两次提到,所罗门一生所做的【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而且3节所罗门说【我的心以智慧引导我,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那么,所罗门的一生得着智慧的引导,到底行了什么美事呢? 4-9节说,他大兴土木,建造房屋,葡萄园,挖造水池等,又买了仆婢,许多牛群羊群,又储蓄了很多金银财宝,和自己喜爱的东西,并把许多能歌善舞的人召进宫来,妃嫔pin如云。总之,就像10节他形容的,【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也就是说,凡是令他赏心悦目的他都得到并且尽情享受了! 像所罗门这样的一个成功的王,这样一种个人传记式的描述,描述他在位的时候,取得多大的成就和拥有多少的财富,在当时其他王的传记里也能找到相类似的记载。那么使所罗门与众不同的恐怕就不只是他的丰功伟业了,而是他的人生智慧了。 10节后半节提到了所罗门的一个智慧:【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分。】可见,所罗门的人生秘诀,并不仅仅是一辈子操劳忙碌,而是,他要从这些大大小小的一切劳碌的事情中享受到其中的快乐,这就是他从劳碌中所得的分(Portion)。 但接下去,11节,所罗门却说:【后来,我查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年老的所罗门王,在最后看到了生命的界限,也看到了成功的界限。就算是花费一生的劳碌所建立的再大的基业,在生命的界限面前,也无法跨过去,在死亡的事实面前,没有人能够超过这个界限拥有更多。最后都要不得不放下,难怪所罗门说:【虚空!】 那么,怎样来看所罗门这样前面还说享乐,而后面又说虚空这样一种反差这么大的人生智慧呢? 二、理解:人生如花开花谢,美丽绽放是人的使命 我想到了花开花谢,也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所罗门的这种智慧。花有花开花谢,人有生有死。诗篇90说:【草早上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扔在火炉里。】也是在形容人有生有死的事实。那么,我们看看花和草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发现,花不会因为有花谢的那一天,就不努力绽放。在花谢之前,花儿当开的时节,花竭尽全力美丽绽放就是上天赋予花的使命。一朵花能够尽心尽力绽放到最美,才不枉费上帝造了它一次。一朵花努力绽放到最美丽,也就是在把最大的荣耀归给造它的上帝。/ 草也是如此,在晚上被割下来扔在火炉里之前,早上草会尽力地发芽生长。/人也是这样,虽然人有离开世界的那一天,但人在活着的时候,尽心尽性尽力地活得好,就是上天赋予人的使命。一个人只有全力以赴地活着,才不枉费上帝造了他一次。一个人如果能够在任何的环境里都想办法努力活下来,活得好,活得精彩,就是在展现上帝赋予他与生俱来的坚强的生命力,就是在把最大的荣耀归给造他的上帝。/所罗门做到了,虽然他深深体会到生命的界限,但他的一生还是尽力劳碌,并享受上帝赐予他一切劳碌的快乐了!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大花园,从生长的环境,被人关注的程度来看,我们看到,有的花像所罗门那样,长在万人瞩目,一片掌声的地方。而有的花却长在一个偏僻的山坡上,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几个人能走上这个山坡,注意到长在这山坡上的花了。那是不是这些长在不被人注意的小山坡上的花就不努力开放呢?不是的!虽然没有人欣赏,但这小山坡上的花还是尽力地美丽绽放,因为上帝造它的时候,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就在它的里头,它同样开得鲜艳,开得灿烂来点缀着那片山坡。/人也是这样,哪怕你觉得自己是没人欣赏的小人物,也不需要自惭形秽,自卑,因为你仍然可以靠着上帝在造你的时候放在你里面的生命力,努力地活出小人物的喜乐。 我们发现,有的花却长在悬崖峭壁上,经历寒冷的冬天,不知道生命还能够维持多久。人也是这样,有的生命正在濒临死亡的边界苦苦挣扎。但他也是上帝造的,他的里面会有股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有种想尽一切办法挣扎着也要活下去的生命勇气。他尽力汲取着从上帝而来的阳光,雨露,在挣扎中活出上帝赐给他的每一天的生的喜乐。这是让人肃然起敬的生命!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是上帝超凡勇气的生命馨香之气! 三、举例: 例1:轮椅上女孩活出生命的美与乐 前不久,我坐地铁去东部,要从红线转环线 circle line 的时候,当我从车厢中走出来,看到有一个坐着轮椅的女孩也从这辆列车里出来。当我转了环线,进入其中一节车厢中刚站稳,我看到那个女孩也到了,她把轮椅很熟练地倒进了我站的这节车厢,她的动作很熟练,很轻快!她把轮子固定在地上以后,就从旁边挂着的一个漂亮的包里拿出了手机,她举起手机,然后把长长的头发放在一边的肩上,对着手机镜头selfi自拍。她做着不同的表情,看起来很开心,乐在其中。那一刻,我觉得这个女孩很美!虽然她的身体可以用的资源比我们普通人少一些,但她就是在这有限的资源里,努力活出生命的美!生命的乐!让人好佩服! 要想享受生命的美!生命的乐!我们还需要知道活在当下的力量。 例2:享受当下的美与乐 现在正是新加坡6月学校假期,很多家庭都计划去国外旅行。我看到有的人旅行,是匆忙赶路,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恨不得马上走完所有的景点。有的人旅行,则是细细品味沿途的风景。我想,真正幸福力比较强的旅行,是不在于你数算一共走了多少个景点,或者是不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目的地,而在于你是否体验和享受了每个当下看风景的快乐。 人生就像旅行,有开始的时候,也有结束的时候。作为基督徒,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孤身一人走这个旅程,而是有一位上帝一路与我们同行,他让我们看到怎样的风景,我们就不要匆匆而过,而是尽力去看,努力地用心去欣赏一路的风光。生活的乐趣就在于随走随乐,享受当下的快乐。 我们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享受当下的快乐。因为我们的当下,要么是用来回忆昨天发生的不好的事情,要么我们就把对明天的未来的无止尽的担忧提前拿来今天来忧虑,这些都使我们很难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此地,来专注在现在我们当做什么,来享受现在这个时刻的快乐。殊不知,往事不可追,未来还没到,唯一我们能抓住的也就是当下这一刻,这也是现在上帝要与我们同在的时刻。 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乐趣,也不要忘记享受那些生活中简简单单的快乐。 例3:享受简单的快乐…
Pastor Xiaohui demonstrated for us last week his skills in Hokkien pronunciation and bible exposition. I was next door preaching when he did that. So may I ask did anyone…
Peace to you,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the midst of my sermon preparation, suddenly I received news of how our Finance Minister Heng Swee Keat suffered a stroke during a…
平安。准备讲道时,听到消息说财政部长王瑞杰在内阁会议时中风。跟众人一样,对他、对他的家人,我感到同情,也为国家担忧。除了这些感受,我也想到:到底,为谁幸苦,为谁忙。为了什么而忙?律政部长Shanmugam 形容王部长肩负着“非常沉重”的重担。他说:我不断提醒他,操劳过渡了,会影响健康。 “为谁幸苦,为谁忙?” 王部长为着新加坡的将来而劳碌。同样的,我们许多人也劳碌:为了家人、个人成就、玩乐、安全、各种因素。接下来的讲道,会一一探讨这些因素。因为生命是多面性的,所以必须详细探讨所有层面。但是,无论你为了什么而劳碌,总有个共同特征, 我们都期待自己的劳碌有回报。也是说,我们不会没有目的地劳碌。有时,我们的确付出很多,却得不到什么回报。但是,期望还是有的。 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的劳碌有所期望呢?这样的期望合理吗? 80 年代,在经济复苏时期,台湾有一首流行歌。歌词鼓励那些那些失落的人,要力争上游,战胜生命。让我读几句。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注定 (Hokkien: sa hun ti zu dia),七分靠打拼 (Hokkien: qi hun ko pa bia),愛拼才會贏。我不清楚歌词是不是正确。难道真的3分天注定,7分靠个人努力?但肯定的是,这首福建歌在华人圈子很受欢迎,是有原因的。这首歌在每个人的心坎里引起共鸣,因为大家都肯定其道理。生命起起落落,但最终你必须拼了才会赢!我们劳碌,因为我们期望自己的劳碌有收获有回报。到头来,不能肯定有没有回报。但这样的期望是合理的。 箴言属于智慧文学。也有相同观察 • 10:4 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 • 12:27 懒惰的人不烤打猎所得的,殷勤的人却得宝贵的财物。 • 13:4 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殷勤人必得丰裕。…
Shalom. Rev. Siow Hwee suggested that I share on today’s verses to all the young people in this congregation (well, I guess that includes me as I celebrated my 21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