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ilingual 双语

天父的孩子

Topic:
Speaker:
  • Pr. Zhang Li | 张丽传道
弟兄姐妹, 平安!让我来诵读今天的经文。。。 让我们祷告:天父上帝,恳求你保守我们心里的意念,口中的言语。与我们同在,无论是在这里敬拜你的,还是在家中敬拜你的。奉耶稣的名,阿门! 【前言】 大约20年前,我还在学校读书,和教会里的一群年轻人一起关心和照顾新来的同学,希望他们慢慢也会认识上帝。一次两个女生问我,“圣经上说,基督徒要是被人打了一边的脸,不能还手,还要让他打另外一边,是真的吗?这样岂不是太软弱了?虽然教会里的人对我们很好,可是我们不想这样被人欺负。” 我不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不过后来这个问题就经常出现在我脑海中。爱仇敌是什么意思?有人打了我们的脸,真的要连另一边也让他打吗? 【第一点:爱仇敌,一个不可能的命令】 准备今天讲章的时候,我从这段经文的希腊文开始,想要搞清楚耶稣到底在说什么。我发现在这十节经文里面,有11个命令的词! 面对着这11个词,就是这些红色的词,我很吃惊!福音不是律法规条,耶稣竟然给门徒们这么严格的命令?! 路加福音第六章,耶稣在加利利传道,他呼召了12个使徒,很多人从不同地方聚集到他身边,要听他讲道,希望他治病和赶鬼。耶稣看着这些人,告诉他们 – 要爱你们的仇敌!(暂停) 在耶稣的那个时代,犹太人爱恨分明,好好对待朋友、憎恨仇敌,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这是他们对圣经的理解。对于不属于犹太群体的人,还有对犹太人不友好的人,他们就是充满敌意,绝不来往。 耶稣告诉门徒们,要爱仇敌,并且说要好好待恨你们的人,甚至为他们祝福和祷告,这说明这里的爱不是情感上的喜欢,也不是单纯的外在表现。耶稣说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行动。好好地对待别人,为对方祝福和祷告,都要真的发自内心。 在32-34节,祂进一步说,为了得到好处才善待对方;因为对方对我好,我才愿意回报,不是真正的爱。这种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在上帝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而且,耶稣还举了四个具体的例子,就是29和30节里说的,被人打了还让他继续打,有人要求,就把东西全部给他。这些例子不是要人没有界限,完全按着字面上的意思照做。圣经中有好多个地方,耶稣与门徒们也并没有这样做。例如约翰福音18章,耶稣在大祭司面前被警卫打了一个耳光,他没有继续挨打,反而与对方理论。在使徒行传,耶路撒冷教会遭到逼迫,门徒们没有等着被抓,而是分散到其他地方;好几次有人要抓保罗,他也立刻就逃掉了。 耶稣用这么极端的例子,正是为了表达这个爱的程度是多么深。它不由别人的行为,别人的好坏来决定!他告诉门徒们,不要让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来影响你们,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人,都要用爱的态度,发自内心地行动! 这,实在是远远超越了当时犹太人的习惯和原则! 我相信门徒们听了,一定非常震惊,难以消化! 弟兄姐妹,我们清楚了耶稣的意思,是不是也觉得要这样去爱别人,实在是太难了?! 不要说恨恶我们,得罪过我们的人,就算是对待我们的配偶、孩子、父母,要完全放下自己的尊严,只是为了他们的好处,都不容易。 上个星期六我参加教会的一个小组,有位姐妹分享说,她的一个朋友有很多问题,心里有很大的需要,只有上帝才能帮助她改变她。这位姐妹觉得很应该把她带来教会,她为这个朋友祷告了很久,心里还是很为难。一方面她因为不能爱这个朋友而惭愧,另一方面又实在是不想靠近她。 弟兄姐妹,如果我们真实地面对这段经文,相信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挣扎。因为耶稣所说的爱,和我们的天性刚好相反。我每个星期都在星幼教品格课,现在我们在学恩慈。那些5岁、6岁的孩子们,非常可爱。他们会告诉你,恩慈就是要对别人好,要帮助别人。可是一转眼,就会有孩子跑来找我,说另外一个孩子推了她,或者和他抢卷笔刀 - pencil sharpener. 我们大人不也是这样吗?谁能靠近自己不喜欢的人呢?谁愿意只是付出而没有回报?谁能真诚地关心对自己不好的人,为他们祷告祝福呢?(暂停) 【第二点 爱仇敌,正是天父的性情】 弟兄姐妹,天父上帝正是这样!(暂停)…
Zechariah Wong
January 31, 2021
Mandarin 中文

天父的孩子

Topic:
Speaker:
  • Pr. Zhang Li | 张丽传道
弟兄姐妹, 平安!让我来诵读今天的经文。。。 让我们祷告:天父上帝,恳求你保守我们心里的意念,口中的言语。与我们同在,无论是在这里敬拜你的,还是在家中敬拜你的。奉耶稣的名,阿门! 【前言】 大约20年前,我还在学校读书,和教会里的一群年轻人一起关心和照顾新来的同学,希望他们慢慢也会认识上帝。一次两个女生问我,“圣经上说,基督徒要是被人打了一边的脸,不能还手,还要让他打另外一边,是真的吗?这样岂不是太软弱了?虽然教会里的人对我们很好,可是我们不想这样被人欺负。” 我不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不过后来这个问题就经常出现在我脑海中。爱仇敌是什么意思?有人打了我们的脸,真的要连另一边也让他打吗? 【第一点:爱仇敌,一个不可能的命令】 准备今天讲章的时候,我从这段经文的希腊文开始,想要搞清楚耶稣到底在说什么。我发现在这十节经文里面,有11个命令的词! 面对着这11个词,就是这些红色的词,我很吃惊!福音不是律法规条,耶稣竟然给门徒们这么严格的命令?! 路加福音第六章,耶稣在加利利传道,他呼召了12个使徒,很多人从不同地方聚集到他身边,要听他讲道,希望他治病和赶鬼。耶稣看着这些人,告诉他们 – 要爱你们的仇敌!(暂停) 在耶稣的那个时代,犹太人爱恨分明,好好对待朋友、憎恨仇敌,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这是他们对圣经的理解。对于不属于犹太群体的人,还有对犹太人不友好的人,他们就是充满敌意,绝不来往。 耶稣告诉门徒们,要爱仇敌,并且说要好好待恨你们的人,甚至为他们祝福和祷告,这说明这里的爱不是情感上的喜欢,也不是单纯的外在表现。耶稣说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行动。好好地对待别人,为对方祝福和祷告,都要真的发自内心。 在32-34节,祂进一步说,为了得到好处才善待对方;因为对方对我好,我才愿意回报,不是真正的爱。这种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在上帝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而且,耶稣还举了四个具体的例子,就是29和30节里说的,被人打了还让他继续打,有人要求,就把东西全部给他。这些例子不是要人没有界限,完全按着字面上的意思照做。圣经中有好多个地方,耶稣与门徒们也并没有这样做。例如约翰福音18章,耶稣在大祭司面前被警卫打了一个耳光,他没有继续挨打,反而与对方理论。在使徒行传,耶路撒冷教会遭到逼迫,门徒们没有等着被抓,而是分散到其他地方;好几次有人要抓保罗,他也立刻就逃掉了。 耶稣用这么极端的例子,正是为了表达这个爱的程度是多么深。它不由别人的行为,别人的好坏来决定!他告诉门徒们,不要让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来影响你们,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人,都要用爱的态度,发自内心地行动! 这,实在是远远超越了当时犹太人的习惯和原则! 我相信门徒们听了,一定非常震惊,难以消化! 弟兄姐妹,我们清楚了耶稣的意思,是不是也觉得要这样去爱别人,实在是太难了?! 不要说恨恶我们,得罪过我们的人,就算是对待我们的配偶、孩子、父母,要完全放下自己的尊严,只是为了他们的好处,都不容易。 上个星期六我参加教会的一个小组,有位姐妹分享说,她的一个朋友有很多问题,心里有很大的需要,只有上帝才能帮助她改变她。这位姐妹觉得很应该把她带来教会,她为这个朋友祷告了很久,心里还是很为难。一方面她因为不能爱这个朋友而惭愧,另一方面又实在是不想靠近她。 弟兄姐妹,如果我们真实地面对这段经文,相信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挣扎。因为耶稣所说的爱,和我们的天性刚好相反。我每个星期都在星幼教品格课,现在我们在学恩慈。那些5岁、6岁的孩子们,非常可爱。他们会告诉你,恩慈就是要对别人好,要帮助别人。可是一转眼,就会有孩子跑来找我,说另外一个孩子推了她,或者和他抢卷笔刀 - pencil sharpener. 我们大人不也是这样吗?谁能靠近自己不喜欢的人呢?谁愿意只是付出而没有回报?谁能真诚地关心对自己不好的人,为他们祷告祝福呢?(暂停) 【第二点 爱仇敌,正是天父的性情】 弟兄姐妹,天父上帝正是这样!(暂停)…
Zechariah Wong
January 31, 2021
Mandarin 中文

耶稣呼召人, 禧年已到

Topic:
Speaker:
  • Pr. Liau Nai Fwei | 廖乃慧传道
你要怎么跟别人介绍耶稣?这一个问题,是福音书作者很认真去想的。在路加的笔下,耶稣秉承了先知传统,他宣讲、医治病人、但是他身上带了权柄,他甚至还宣告赦免!他也好像以前的先知一样,他召门徒。从第五章一开始,耶稣在借用西门的渔船之后呼召了西门,然后告诉他将来要得人如得鱼。 耶稣去招利未,会不会让你觉得震惊或不舒服?因为好像利未这种职业的人,一般百姓不想多来往。为什么?因为税吏在当地人眼中,是为罗马帝国敛财的,钱好赚(make quick money)。事实上,税吏往往不会在故乡的关税工作,他们去外地做税吏。可是当耶稣在加利利讲道、医治人、宣告赦罪、呼召门徒的时候,他也去跟利未说话--“你,来跟从我”。福音书的写法,就是让我们看到他的顺服,听见耶稣的呼召,就顺从了。当我们念神学的时候,都会问同学来自何方,有的放下专科医生/记者/编辑/老师或者社工,应耶稣的呼召。 利未跟从耶稣之后,为耶稣开了一个宴席,招待了他的朋友来。在罗马时代,社会上没有餐馆,大厨都在庙堂或者富有的人家里工作,所以要请客,就是在家里请客。而当富有的人请客吃饭,全村人都可以站在外面看。看到了之后法利赛人问耶稣的门徒,“你们为什么和税吏,罪人吃饭呢?” 1. 为什么法利赛人要盯着耶稣,为什么不同意他跟税吏和同伴吃饭?为什么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 首先,我们要看到路加写,税吏有带同伴来吃饭,但是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对当时的法利赛人来说,罪人就是那种没有办法达到道德或者宗教礼仪上标准的行为模式或者动作的人。罪人当中就包括了外国人(gentiles), 但是犹太人当中不能守安息日的如牧羊人,或者长期都不洁净的如皮匠,都是无法遵守律法上的洁净条例或者敬拜规定的。 耶稣去赴利未的宴会,为什么会让人不舒服?从路加的叙述,就会看到耶稣出来服事的时候,他在会堂里讲道,说上帝悦纳人的禧年来到了,上帝要释放人,让瞎子得看见,让受压制的得自由。耶稣这么“正”,怎么可以去跟税吏和罪人吃饭,那不是就“歪”了?或者说他也不洁净了? 2. 耶稣如何回答法利赛人? 第一个答案:谁需要医生?耶稣的经典回答,总是有两句,让它更加完整。 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来不是要召义人,而是要召罪人悔改。 第一句话,相信大家都明白。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你认为自己生病了,你才会去找医生。 耶稣说的第一句话,其实是指向第二句。耶稣来不是要当医生,他说他是来呼召人的,而且不是呼召义人,他是来召罪人悔改的。这句话在我还在读神学的时候有很大感触,就是教会不能够把自己关在教堂里,教会需要走出去,需要跟罪人讲福音。你不能怕跟罪人在一起,事实上如果你怕,你就需要克服你的害怕。怎么克服?就是跟着比你有经验的人去,然后去多了,你就不怕了。耶稣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带门徒,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然后带着他们在加利利一带,先是看他如何医治和讲道,后来耶稣就差派他们了。 1986年当我去香港念神学之前,当时我所参与的一个义工组织,告诉我到了香港,抓住机会,学习怎么跟基层人传福音。下了飞机之后,开始学听广东话、说广东话,第三年实习的时候,我就去了一个基层教会。周六跟工厂的工友一起崇拜,讲道给他们听,礼拜天跟他们小组,周间去探访德士司机的妻子。有人问能不能说多一些如何做?所以我就会稍微分享多一些细节:那时我就约他们喝茶,一般上我会先讲耶稣的故事—医病、赦免人,然后他们就会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包括如何被大耳窿所惊吓等,日夜不得安宁。然后我就开始分享我们可以如何来信靠耶稣。 回到新加坡,有机会周六用教会来办圣经课,那时附近的医院还有护士的宿舍大楼,有一个来自福建的护士,非常渴慕主,想要趁着在新加坡的时候多多学习主的话,听到周六的课,她就来,如果值班,她就跟别人换,如果换不成,她就叫宿舍同事来听(圣经)。课程结束之后,已经是12月,护士邀请我去他们的Christmas party, 我到了,发现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可是他们却认识我,有一个来做见证,说她信主11天,第一天打电话回去家里,丈夫听见她的声音,马上问她出了什么事。原来平常她都是一打电话就查这个查那个,可是她信主之后,她问,“你今天好吗?”吓坏她的丈夫。信主改变可以很大。我相信利未遇见耶稣之后,他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作为马太区的区牧,我想分享一个心愿/祷告,禧年堂的位置很靠近诸多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 我们是否有机会让这些医疗机构内的人,有机会听到福音?请你为教会可以如何向medical hub的职场工作者见证基督来祷告。 3. 耶稣为什么没有吩咐门徒要禁食和祷告? 耶稣的答案:现在是什么时候? 法利赛人不解,为什么耶稣不像施洗约翰,给门徒严谨的指示,要禁食,要祷告。那些属灵的老师,都会教学生要禁食,要如何祷告。耶稣回答,"新郎和宾客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怎么能叫宾客禁食呢? 35 但日子将到,新郎要被带走,那些日子他们就要禁食了。 耶稣说话简洁,三两句话把一个画面post出来,就是有新郎,有陪伴的人/宾客,那当然就是一个婚礼。耶稣问,你会在这样的喜庆场合里面叫宾客禁食吗?是的,天国的权柄随着耶稣,他医治,他吩咐,带着权柄。人得医治之后大家的兴奋、欢呼、归荣耀给上帝,不都像婚宴的喜庆吗?后来等到耶稣受难,被拘捕,门徒躲起来,没有人需要叫他们禁食,他们惊慌失措到吃不下了。后来耶稣被审讯,被判刑,被钉在十字架。日后的教会讲这一段,他们都明白了。…
Zechariah Wong
January 24, 2021
Bilingual 双语

耶稣呼召人, 禧年已到

Topic:
Speaker:
  • Pr. Liau Nai Fwei | 廖乃慧传道
你要怎么跟别人介绍耶稣?这一个问题,是福音书作者很认真去想的。在路加的笔下,耶稣秉承了先知传统,他宣讲、医治病人、但是他身上带了权柄,他甚至还宣告赦免!他也好像以前的先知一样,他召门徒。从第五章一开始,耶稣在借用西门的渔船之后呼召了西门,然后告诉他将来要得人如得鱼。 耶稣去招利未,会不会让你觉得震惊或不舒服?因为好像利未这种职业的人,一般百姓不想多来往。为什么?因为税吏在当地人眼中,是为罗马帝国敛财的,钱好赚(make quick money)。事实上,税吏往往不会在故乡的关税工作,他们去外地做税吏。可是当耶稣在加利利讲道、医治人、宣告赦罪、呼召门徒的时候,他也去跟利未说话--“你,来跟从我”。福音书的写法,就是让我们看到他的顺服,听见耶稣的呼召,就顺从了。当我们念神学的时候,都会问同学来自何方,有的放下专科医生/记者/编辑/老师或者社工,应耶稣的呼召。 利未跟从耶稣之后,为耶稣开了一个宴席,招待了他的朋友来。在罗马时代,社会上没有餐馆,大厨都在庙堂或者富有的人家里工作,所以要请客,就是在家里请客。而当富有的人请客吃饭,全村人都可以站在外面看。看到了之后法利赛人问耶稣的门徒,“你们为什么和税吏,罪人吃饭呢?” 1. 为什么法利赛人要盯着耶稣,为什么不同意他跟税吏和同伴吃饭?为什么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 首先,我们要看到路加写,税吏有带同伴来吃饭,但是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对当时的法利赛人来说,罪人就是那种没有办法达到道德或者宗教礼仪上标准的行为模式或者动作的人。罪人当中就包括了外国人(gentiles), 但是犹太人当中不能守安息日的如牧羊人,或者长期都不洁净的如皮匠,都是无法遵守律法上的洁净条例或者敬拜规定的。 耶稣去赴利未的宴会,为什么会让人不舒服?从路加的叙述,就会看到耶稣出来服事的时候,他在会堂里讲道,说上帝悦纳人的禧年来到了,上帝要释放人,让瞎子得看见,让受压制的得自由。耶稣这么“正”,怎么可以去跟税吏和罪人吃饭,那不是就“歪”了?或者说他也不洁净了? 2. 耶稣如何回答法利赛人? 第一个答案:谁需要医生?耶稣的经典回答,总是有两句,让它更加完整。 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来不是要召义人,而是要召罪人悔改。 第一句话,相信大家都明白。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你认为自己生病了,你才会去找医生。 耶稣说的第一句话,其实是指向第二句。耶稣来不是要当医生,他说他是来呼召人的,而且不是呼召义人,他是来召罪人悔改的。这句话在我还在读神学的时候有很大感触,就是教会不能够把自己关在教堂里,教会需要走出去,需要跟罪人讲福音。你不能怕跟罪人在一起,事实上如果你怕,你就需要克服你的害怕。怎么克服?就是跟着比你有经验的人去,然后去多了,你就不怕了。耶稣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带门徒,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然后带着他们在加利利一带,先是看他如何医治和讲道,后来耶稣就差派他们了。 1986年当我去香港念神学之前,当时我所参与的一个义工组织,告诉我到了香港,抓住机会,学习怎么跟基层人传福音。下了飞机之后,开始学听广东话、说广东话,第三年实习的时候,我就去了一个基层教会。周六跟工厂的工友一起崇拜,讲道给他们听,礼拜天跟他们小组,周间去探访德士司机的妻子。有人问能不能说多一些如何做?所以我就会稍微分享多一些细节:那时我就约他们喝茶,一般上我会先讲耶稣的故事—医病、赦免人,然后他们就会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包括如何被大耳窿所惊吓等,日夜不得安宁。然后我就开始分享我们可以如何来信靠耶稣。 回到新加坡,有机会周六用教会来办圣经课,那时附近的医院还有护士的宿舍大楼,有一个来自福建的护士,非常渴慕主,想要趁着在新加坡的时候多多学习主的话,听到周六的课,她就来,如果值班,她就跟别人换,如果换不成,她就叫宿舍同事来听(圣经)。课程结束之后,已经是12月,护士邀请我去他们的Christmas party, 我到了,发现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可是他们却认识我,有一个来做见证,说她信主11天,第一天打电话回去家里,丈夫听见她的声音,马上问她出了什么事。原来平常她都是一打电话就查这个查那个,可是她信主之后,她问,“你今天好吗?”吓坏她的丈夫。信主改变可以很大。我相信利未遇见耶稣之后,他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作为马太区的区牧,我想分享一个心愿/祷告,禧年堂的位置很靠近诸多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 我们是否有机会让这些医疗机构内的人,有机会听到福音?请你为教会可以如何向medical hub的职场工作者见证基督来祷告。 3. 耶稣为什么没有吩咐门徒要禁食和祷告? 耶稣的答案:现在是什么时候? 法利赛人不解,为什么耶稣不像施洗约翰,给门徒严谨的指示,要禁食,要祷告。那些属灵的老师,都会教学生要禁食,要如何祷告。耶稣回答,"新郎和宾客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怎么能叫宾客禁食呢? 35 但日子将到,新郎要被带走,那些日子他们就要禁食了。 耶稣说话简洁,三两句话把一个画面post出来,就是有新郎,有陪伴的人/宾客,那当然就是一个婚礼。耶稣问,你会在这样的喜庆场合里面叫宾客禁食吗?是的,天国的权柄随着耶稣,他医治,他吩咐,带着权柄。人得医治之后大家的兴奋、欢呼、归荣耀给上帝,不都像婚宴的喜庆吗?后来等到耶稣受难,被拘捕,门徒躲起来,没有人需要叫他们禁食,他们惊慌失措到吃不下了。后来耶稣被审讯,被判刑,被钉在十字架。日后的教会讲这一段,他们都明白了。…
Zechariah Wong
January 24,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