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Mandarin 中文

盼望的确据

Topic:
Speaker:
  • 杨至立长老
各位弟兄姐妹们平安。今天是降临节的第一个主日。教会的惯例是在这期间的讲台信息采用福音书的经文。今年是轮到路加福音。先看路加福音一章1-25节。 圣诞节的步伐是越来越靠近。一般上圣诞节给我们的感觉是温馨,平安,浪漫。而市场上所带给我们的却是热闹,交换礼物,欢乐的气氛。路加福音的作者却给我们看到第一个圣诞节非常不一样的感觉。路加写作路加福音记叙耶稣的一生,时间大约是公元60年。也许是保罗书信之后。路加另写了使徒行传,都是发给提阿非罗。路加称呼他为提阿非罗大人。提阿非罗是个外邦人,希腊的名字,意思是“上帝所爱的”。很有可能他是个富有的人,且在罗马人的社会中有钱有地位的人。他很有可能是路加的赞助人。而路加不只是写一份报告向提阿非罗大人作个交待,路加不是跟随耶稣的门徒,但是他所叙述的是真实的,让我们把真理看得更清楚。为什么那么肯定呢? 1.所成就的事 2.亲眼看见 3.详细考察:深入其中思考与了解 4.要按着次序:事与事的联系,重点不在于先后次序,重要意义和影响 5.都是确实的 路加记叙耶稣的一生事迹,正是这样是可以经历和验证的。我们可从今天这段经文可说是个序曲,要带出故事的真实性。 这件事是发生在希律当犹太王的时候。新约圣经中有多次提到希律,它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一个王族世家的名号。耶稣降生时,这位被称为大希律。希律虽为犹太王,他并非犹太人,而是以东人。他投靠罗马皇帝,应用他的政治手腕尽量讨好罗马皇帝,在主前37年,受封为犹太王。其实这位大希律在建筑设计方面是很有才华。在他的任期里,他建筑了圆型剧场,纪念碑,堡垒等。其中最伟大的工程,是主前20年开始重建的耶路撒冷圣殿。消耗了不少时间和资源,在AD63 才竣工。虽然如此,这并不能代表希律王敬畏上帝。其实他目的完全出于自己的政治目的着想。他耗资建筑圣殿的目的纯粹是要讨好法利赛人和迎合犹太人的宗教。希望他们乖乖的不给他添麻烦,不反对罗马政权,他的罗马上司就可继续让他留任。 在圣殿里就有犹太祭司在那里负责不同的工作。有的负责献祭,有的则负责管理及维修保养圣殿,有的就带领敬拜又教导人认识圣经。那时,全国大约有2万个祭司。(参代上24:3-19)按照大卫王的指示,众祭司是分成24个班轮流当值,每班约1千人。当值那周,每天清早都有一位祭司进圣殿的圣所烧香,他们以抽签的方法来决定谁进入圣所。撒迦利亚是亚比雅班的祭司,这一天他被抽中了进入圣所,这可能是他毕生惟一的机会,很难得的机会而不是一件巧合的事。 好,我们来看撒迦利亚和他的妻子伊利沙伯。圣经告诉我们他们两人在上帝面前都是义人。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撒迦利亚是祭司,伊利沙伯是亚伦的后人)而是他们顺服神的律法,不仅有行动,并且有内心的顺服为依据。他们不是像法利赛人和宗教领袖那样只把律法上的字句挂在口头上。他们是由衷地顺服神,遵守主的一切戒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所以神称他们为义人。 样样都好,但美中不足的是膝下没有孩子,更遗憾的是他们的年纪已老迈,过了生育的旺期,可生育的机率就越来越渺茫。在今日的社会里没有孩子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在当时的犹太人来说,孩子是家里的产业,没有孩子可能代表着得不到上帝的祝福,是一种羞辱。会召来左邻右舍的闲言闲语。这是相当不幸的事情。相信在他们的事奉岁月中,这对夫妇必定不断向上帝祷告,求主纪念。 就在那一天撒迦利亚抽签抽中得以进入圣所的金坛旁献香,烟向上升,代表着祭司的祈祷升到上帝的宝座那里。对撒迦利亚,可能是他生平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他独自一边在香坛上烧香,一边祈祷。他可能想求得一个儿子,也可能是祈求弥赛亚的降临。突然天使加百列向他显现,宣告一个好消息,上帝纪念他长久以来的祷告。他的妻子伊利沙伯将要生一个儿子,要给他起名叫约翰。 撒迦利亚是位熟悉圣经,信仰虔诚的祭司,他却对上帝恩慈的应许,心生疑惑,以致成了哑巴。上帝藉此让他在静默和孤寂中,学习明白上帝完全的旨意,直到孩子出世。上帝再次让他的舌头舒展。他被圣灵充满,就发预言唱颂歌。 亲爱的弟兄姐妹,故事讲到这里好像是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这位上帝的老仆人,终于经历了怜悯和信实。夫妇俩都已过了生育的年龄,神仍然给他们一个孩子。神听见了他们的祷告,应允了他们的祈求。神还给了这孩子起了名字叫约翰,意思是“上帝是有恩惠的”。神不只是来满足这对老人家的愿望,随着约翰到来的记载,神乃是要完成他国度里的事。请看14-17节: 14 你 必 欢 喜 快 乐 ; 有 许 多 人 因 他…
Zechariah Wong
November 29, 2020
Mandarin 中文

神的公义与人“要命”的错误

Topic:
Speaker:
  • Pastor Daniel Tan | 陈光耀传道
俄巴底亚书是旧约圣经最短的一卷书, 只有一章共21节, 是十二本小先知书中的第四本.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章, 在历史背景与内容上却有不少的争议. 首先, 这卷书没有提到俄巴底亚这位先知的背景资料, 而俄巴底亚又是个相当普通的人名, 在旧约中提到的这个名字, 至少有十二个人. 俄巴底亚原文的意思是"耶和华的仆人"或者是"事奉耶和华的人". 第二争议, 关於俄巴底亚宣讲信息的时间有不同的意见, 可以由公元前九世纪到五世纪, 就是犹太人被掳之前的日期或是被掳期间所发生的事. 第三争议, 这卷书的1至11节与耶利米书49章7至12节有相似的内容, 就产生了不同的关系理解. 虽然如此, 俄巴底亚书是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 这卷书虽然只有短短的21节, 但却包含了很多先知书的一些重要主题, 例如: 神对以色列仇敌和万国施行审判, 神用对等的惩罚作为审判的准则, 神对他子民的平反和拯救, 耶和华的日子, 愤怒之杯的比喻, 以色列的土地产业,…
Zechariah Wong
November 22,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