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and entrance of Jesus riding on a colt into Jerusalem, with cloaks and branches on the pathway, was recorded by all four of the gospels. You might have heard…
Reach Us
+65 6223 5203
The grand entrance of Jesus riding on a colt into Jerusalem, with cloaks and branches on the pathway, was recorded by all four of the gospels. You might have heard…
阐述 从古时起,基督徒以忏悔和禁食,预备自己,以记念主耶稣基督的受苦和庆祝祂的复活。这种虔诚的操练方式,逐渐受到教会的注重。经过一段时间,教会看见虔守大斋节可以帮助信徒重视悔改的呼召,福音所宣扬的赦罪;鼓励信徒们以自省和忏悔,祈祷、禁食和克己及阅读与默想上帝话语等方式,一起虔守大斋节。 阅读经文 : 诗篇五十一:17 “神所要的祭,就是破碎的灵;神啊!破碎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阅读+默想经文: 诗篇一百零三:8-18 https://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psalm%20103%3A8-18&version=CNVS 祷告 阅读+默想经文: 以赛亚书五十八:1-12 https://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Isaiah%2058%3A1-12&version=CNVS 信息经文 : 马可福音八:34-38 https://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mark+8%3A34-38&version=CNVS 34 于是耶稣把众人和门徒都叫过来,对他们说:“如果有人愿意跟从我,就应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35 凡是想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但为我和福音牺牲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36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好处呢? 37 人还能用甚么换回自己的生命呢? 38 在淫乱罪恶的世代,凡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和圣天使一起降临的时候,也必把他当作可耻的。” 信息分享 : 人子(下)…
Introduction From ancient times, Christians used fasting and repentance to prepare themselves to remember the suffering of the Lord Jesus Christ and to celebrate his resurrection. Over time, the Church…
弟兄姐妹,新年快乐。今天,我们先来思想一个趣味课题。耶稣是否也有庆祝新年呢?答案是有的。不过,是犹太人的新年,不是华人或洋人的新年。犹太人的新年称为Rosh Hashanah [1],一般上是在阳历的九月初到十月初之间。犹太人会在当天吹山羊角(shofar),而且至少要吹一百次。可想那是何等热闹的情景。犹太人的新年也是他们的审判日,所以他们也在当天把有好行为的人写在生命册。邪恶的就会从生命册上被除名。这就是犹太人的新年,不太像我们的华人新年。不过我想想,还好耶稣不是华人,不必过华人新年。要不然,耶稣开始服侍一年后的那一个新年一定很不好过。马可福音3章记载耶稣的家人去找他,结果彼此不欢而散。 如果那年耶稣也要过华人新年,他的家人一看到他回家过年,可能说,“你终于舍得回来了吗?看你一天到晚跟病人和罪人在一起,连饭也顾不得吃。现在都瘦成什么样子了?前些日子,我们好心去找你,想带你回家。结果你怎么说?马可福音3: 33 “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 你还对着34 周围坐着的人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 35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你有没有想想我们的感受?还有,跟你一起长大的乡亲都结婚了,孩子都几个了。你现在都几岁了,到底几时才定下心来?爸爸死后,你是家中的长子。我们家族的木匠生意你是撒手不管了,是不是?还有,最近越来越多人讲你是先知。我看你还是低调一点。你的远亲施洗约翰就是做先知做过头,连命都没有了。” 当我们仔细想想耶稣在当时候的处境,你就会体会他其实有多么另类。就算是他的家人也不一定能够体会他的种种改变。今天的经文,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到底耶稣是谁。这个关于身份的问题的确不容易回答。我们在儿童主日学,从学前到小六用九年的时间,就是慢慢讲解这个课题。因为耶稣的重重身份,从基督弥赛亚到神的儿子,从救主到君王,这些观念其实都需要慢慢地建构。这也其实就是我们大脑的基本运作方式。在我们的脑里面有许多的思维模式(schema),比如国度和君王的概念,或祭司和赦罪的概念。而知识上的成长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外界互动接触的成果。[2] 当我们接触到跟我们思想模式相符合的事物,我们就会吸纳(assimilate)这个知识。但是,当我们接触到不能符合的事物,我们却可能会排斥它。但如果要吸收这个新知识,我们就必须调整我们的思维模式,才可能适应(accommodate)这个知识。思维模式的调整才是真正的成长。 我在学校做了一个实验,觉得很有趣,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来看一些海洋生物,看你们是否可以辨认。(看海星,鱿鱼,章鱼,海蜇,墨鱼。)新加坡人不管鱿鱼还是墨鱼,我们都叫sotong。人我们也可以叫sotong。(然后看一张flapjack octopus/dumbo octopus的照片。)你猜得到这是什么海洋生物吗?这其实也是章鱼。请看短片。[4]你可能觉得这个不像章鱼,因为没有明显的八只手,而且头上又好像有两只耳朵。但它确实也是章鱼。所以你就需要调整你的思维模式,来适应这个新知识。原来章鱼也可以长这个样子。这样你思维才会有真正的成长。 对于认识耶稣的身份,其实也是一样的过程。今天经文,你会发现群众、门徒对耶稣的认识,和耶稣的自我启示有明显的差异。这不奇怪,因为这其实是马可第一次告诉我们32 耶稣明明地说这话。也就是说,在这之前耶稣用行动,用比喻,都是用间接性的方式来启示自己。只有到门徒们终于自己认出耶稣就是基督的时候,他才开始明明地启示自己。耶稣并不是故意要卖关子,而是让门徒们渐进式地认识他。从拉比到先知,再从先知到弥赛亚。但此时,来到耶稣前往耶路撒冷的关键时刻,而门徒们已经是自己领悟了耶稣弥赛亚的身份,耶稣就必须让他们有突破性的思维改变。 门徒们原有的是先知和弥赛亚的思想模式。耶稣是像以利亚和施洗约翰一样的先知吗?他是,因为先知就是传达神的话语的人。而耶稣本身就是神的启示,所以当然是先知。耶稣是弥赛亚吗?他是,因为弥赛亚就是受膏者的意思。而这个恩膏者要来救赎他神的子民,并掌管他们。这跟君王是等同的意思。耶稣是弥赛亚因为他就是神的国的君王,他的恩膏是圣灵的恩膏。当马可福音14:61 大祭司又问他说:“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 62 耶稣说:“我是。但是耶稣虽然是先知,是弥赛亚,他却不要大家被这些思想模式套住。所以耶稣在关键时刻选择,不用先知,不用弥赛亚,而是用人子来称呼自己。 耶稣说:31 ‘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但是门徒们霎那间根本接受不来。在马可福音,人子要受死和复活的事总共讲了三次,门徒们三次都听不懂。这个信息就有如一只看不到八只手,却又出现两只耳朵的章鱼一样,是一个思想模式不协调的问题。你若要吸收这样的知识,你就必须调整思维。但是他们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所以他们三次拒绝这个新知识。救主弥赛亚怎么可能死呢?所以他们一直无法调整思维来适应这个新知识。 我今天打算讲解‘人子’这个称呼的重点。人子其实有好几个意思,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的意思虽然不尽然都可以运用在耶稣身上,但却很值得参考,因为也不尽然完全没有关联。我今天只先讲关于人子的上半段,然后圣灰日的晚上,我会分享下半段。人子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人,因为人的孩子就是人。重点是:人是人,不是超人。所以用人子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是为了凸显人的局限。民数记23:19 神非人,必不至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至后悔。约伯记16: 21 愿人得与神辩白,如同人(人子)与朋友辩白一样!诗篇8: 4 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人子)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这样的用法在旧约有十多次。是一种诗词对应的表达方式。上联用人,下联就用人子。人子就是人。在以西结书,神九十三次用人子来称呼以西结先知。我觉得是一样的用意。神要强调以西结的人性,并以他这个人来代表以色列子民。以西结先知很多时候就用自己这个人来比喻以色列子民的遭遇。 这个意思若用在耶稣身上就更有意思,因为耶稣不但代表来全以色列子民,他更代表了全人类。当耶稣说人子必须面临苦难的时候,这个必须并不表示耶稣是逼不得已,而是这样的结局是在所难免。当耶稣决定完全顺服神的时候,他已经早已预料会面临当时犹太领袖的迫害。但是耶稣依然决定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重点是:人是人,不是超人。我们若把耶稣当超人,就忽略了耶稣以人的样式所成就的事。当耶稣作为一个人,依旧能这样顺服到底的时候,这就跟我们世人有关联了。我们同样也面临这世上的苦难,特别是在活出神的子民的呼召的时候所面临的挣扎和试探。但是耶稣这个人子却成为了我们的典范,鼓励我们人在这世上该有神的形象样式,我们也有我们该完成的使命。耶稣作为人子完成了人的使命。至于人子其他的意思,我会在圣灰日晚上再继续解释。…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I’m preaching on the Galilee Mission Trip. Last year, I shared from the Gospel of Matthew; this year, it is Mark’s version.[1] From my sharing…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I’m preaching on the Galilee Mission Trip. Last year, I shared from the Gospel of Matthew; this year, it is Mark’s version.[1] From my sharing…
In today’s passage, teachers of the law from Jerusalem were confronting Jesus and casting doubts upon his ministry. Their accusations were specifically regarding his authority to do exorcisms. They claimed…
In today’s passage, teachers of the law from Jerusalem were confronting Jesus and casting doubts upon his ministry. Their accusations were specifically regarding his authority to do exorcisms. They claimed…
Merry Christmas to friends and family in Christ. I’m glad we are doing the Festival of Nine Lessons and Carols this year for our Christmas eve candlelight service. It really…
今天的经文描述以色列领袖跟死亡作交易,目的是希望不会得到死亡的结局。在了解以色列人的处境之前,我们先来自我反省。我们是否也和他们一样?首先,死亡并不是指死神,或魔鬼。死亡是代表任何远离神,破坏性的势力。若是以人类整体而言,我觉得代表死亡的就是战争和破坏大自然。我们利用战争来侵占抢夺。我们也不断消费大自然,来换取快速的发展和便利。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和死亡的种种交易。结果上个世纪留下给这个世纪的,是足以消灭全世界的大量核武器,和一个气候失常的地球。我们可能觉得本身不能做些什么,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我很欣赏现在很多年轻人勇敢站出来,挑战全人类和死亡的这场交易。我也希望禧年堂的弟兄姐妹都有改变世界的勇气和决心。而改变世界首先就必须从自己个人先开始。 其实,我们在各自生活中,也是有意无意地跟死亡作交易。死亡并不一定是讲真的死,而是任何破坏关系,破坏身体,破坏心灵的事。保罗列下了死亡的形形色色:加拉太书5: 19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 20 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 21 嫉妒、醉酒、荒宴等类。。。。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当我们利用死亡的方法,死亡的权势来处理事情,最终的代价还是死亡。我们虽然活着,但还是能感受心灵的捆绑与关系的疏离。破碎的感情,信任的流失不是想挽回就能挽回的。今天,来到年尾的时刻,我们想想,对自己,对周围的人,对神,是更亲密,还是更冷漠了。 我最担心的是人往往自欺欺人。以赛亚先知15节说:我们以谎言为避所,在虚假以下藏身。我们以为我们可以跟死亡说:“我现在需要利用你。你先帮我。”其实,这样的交易一旦开始,就像引发一颗定时炸弹。不是不爆,只是时候未到。这就是跟死亡做交易的危险。我们以为我们很厉害玩弄权势。结局是活在一个勾心斗角的世界里。死亡的破坏性往往是利滚利,恶性循环。暴力的背后是更多的暴力。我很希望我们从这样的深渊醒悟过来。在新的一年,我们有新的生命。 我们今天在这里聚集敬拜,我们愿意接受洗礼,因为我们相信有神和真理的存在。神说:17 我必以公平为准绳,以公义为线砣,冰雹必冲去谎言的避所,大水必漫过藏身之处。当神向我们显明自己的心意的时候,所有虚假的庇护都被暴露出来。黑暗绝对抵挡不了真光。你以为谎言可以保护你,神来的时候,谎言就不攻自破。 只有当我们更了解自己的世界,我们才能够了解以赛亚的世界。我们生活有困苦,有诱惑,他们也有。我们假厉害,以为可以利用死亡破坏性的方法来度过难关,以色列人也是一样心态。在以赛亚的世界里,死亡的代表就是埃及。当以色列人面临被其他国家侵略的危险的时候,他们以为可以投靠埃及,利用埃及的力量抵挡其他敌人,那就安枕无忧了。 但是,以赛亚先知却苦口婆心地劝他们悔改。他们的问题不是军事力量的问题。讲真的,如果神保护你,又有谁能够伤害你?28: 12 (神)曾对他们说:“你们要使疲乏人得安息,这样才得安息,才得舒畅。”他们却不肯听。他们的问题不是军事力量,而是悖逆神的问题。所以,神要他们处理他们的社会问题,贪腐和暴力的问题,照着神的话而活。可是他们死不悔改,他们宁愿投靠死亡。 结果当敌人来到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所谓的保险原来只是废纸一张,根本无效。埃及帮不了他们。神原本应许给他们安息,他们不相信,也不想要。结果,他们的结局是被敌人侵略,永无安宁之日。以赛亚很生动的比喻:20 原来床榻短,使人不能舒身;被窝窄,使人不能遮体。脚伸直也不行,测睡也不行。审判的大水临到的时候,恶人根本没有隐藏的空间。 以色列既然是神的子民,神就必须干预以色列人的罪恶。16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着急。这石头可以指神本身。也可以指代表神的君王或圣殿。重点是以色列会感受神的存在。放这块石头就表明神要亲自出手了:21 耶和华必兴起。。。,好做成他的工,就是非常的工,成就他的事,就是奇异的事。神要现身了。当这个房角石出现,我们就会见证神的作为。到时候,神将打破一切虚假的靠山或隐藏处,摧毁死亡的一切阴谋。 如果神说他要出手,你会有什么反应呢?其实选择只有两个。 一个选择就是执迷不悟。这样的人决定日子照旧。他们继续他们的死亡游戏。弟兄姐妹,这种反应就是亵慢神。先知以赛亚的话语的对象就是这些人:14 所以你们这些亵慢的人,就是辖管住在耶路撒冷这百姓的,要听耶和华的话!可惜,亵慢神的人就如以赛亚书6章所形容的:9 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10 。。。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到了最后一节,以赛亚又重复警告:22 现在你们不可亵慢,恐怕捆你们的绑索更结实了。因为我从主万军之耶和华那里听见,已经决定在全地上施行灭绝的事。当年以色列人的下场,我们都看到了。我们切不该重蹈覆辙。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以信心来回应神的话。而信心的行动就是真心悔改。你必须抛弃所有死亡的生活方式,回到神那里重新做人。弟兄姐妹,神呼唤我们。以赛亚书6: 8 。。。“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们应当回应)“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Paul confessed in 1 Corinthians 13: 11 When I was a child, I talked like a child, I thought like a child, I reasoned like a child. When I became…
Paul confessed in 1 Corinthians 13: 11 When I was a child, I talked like a child, I thought like a child, I reasoned like a child. When I became…
When most people see something done or performed, these are the two thoughts that will pop into their minds. They either focus on the act or they focus on the…
Our passage today addresses the issue of hairstyles and headcovering during church worship. However, in this day and age, especially in Singapore, some of us may not be familiar with…
Our passage today addresses the issue of hairstyles and headcovering during church worship. However, in this day and age, especially in Singapore, some of us may not be familiar with…
“I shall have to sell that old donkey of ours,” said a miller to his son. “I cannot afford to keep him through the winter.” In a little while the…
The message for my sermon today is that in a marriage, husbands and wives should have sex with one another. Honestly, is this even something debatable? If this is something…
The message for my sermon today is that in a marriage, husbands and wives should have sex with one another. Honestly, is this even something debatable? If this is something…
哥林多教会有弟兄姐妹在法律上互相控诉。这为什么是问题呢?让我们来明白一些重要的历史背景。首先,这里所指的纠纷并不是严重的刑事犯罪(criminal offences),而是我们律法上所谓的小额索偿(small-claims)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任何一方并没有严重的犯罪行为,而是金钱上的纠纷。虽然当时的罗马政府的刑事法庭还算公义(参罗马书13:1-7),可是来到地方行政法官的时候,往往因为这些地方官需要有钱人的赞助(patronage)和拥护,难免会偏袒有钱人。富有的人跟有社会地位的人跟这些地方政府官员有着密切的彼此来往。他们依靠彼此来保障自己的利益。因此,有钱有势的社会人士可以利用他们跟地方法官的交情来欺负贫穷的弱者。有钱人可以请律师为他们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哥林多教会这里出现的问题,很明显,是教会里面一些有钱有权势的信徒在借用他们和地方行政法官的关系,以滥用司法制度的手段控诉教会里面贫穷而没办法攀关系的信徒,从而谋利。追根究底,这是一个不公义,仗势欺人的问题。在面对这个问题,保罗以两方面劝勉他们。 第一,如果主内弟兄姐妹有纠纷,就应当找一个公平的审判官来裁决。很可惜,当时的地方行政法官完全不称职。他们嫌贫爱富,很难秉公办理。还有,审判官若不是信徒就不会在乎教会的合一。判决可能带来两败俱伤的结局,不但破坏关系,甚至最后分裂教会。所以,保罗的建议是希望弟兄姐妹的纠纷由教会自己来处理。这原本在犹太教里面就是很平常的事。如果有信徒领袖来做审判,一来他们本应该追求神的公义,二来他们也会顾及主内弟兄姐妹往后的关系。至少,这样的裁决就可以避免有权有势的人欺负贫穷人,因为在教会里面是人人平等的。 但更重要的是关系。保罗说:5難道你們中間沒有一個有智慧的人,能夠審判弟兄之間的事嗎?保罗在这里特别提到“智慧”,就让我们联想到保罗在书信一开始就谈到人的智慧和神的智慧。倘若哥林多教会真的了解什么是福音,能够用神牺牲的爱来处理和审判这些纠纷,我相信最后的结果是和平和好。所以,保罗希望哥林多教会自己来处理这些教会的纠纷。这是保罗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保罗也建议主内弟兄姐妹可以避免纷争,就应该尽量避免。刚才已经提到,这里的情况是指小额索偿的纷争。所以,为了一些利益,就彼此告状就是大错。弟兄姐妹之间斤斤计较,利益看得比关系还要重要是不可取的。我们基督徒是分别为圣的。我们的生命,一切物质都属于上帝,为要彼此相爱,彼此服侍。如果真是这样,小事情上有时吃亏,有时受欺,可是神的国却得以建立,那又何必耿耿于怀,是不是?所以保罗说:7你們彼此告狀,已經是你們的失敗了。為甚麼不寧願受委屈呢?為甚麼不甘心吃虧呢?当然,我们决不能象一些哥林多信徒一样,因为有社会地位或其他优势,利用这些去亏负,欺压别人。有些人以为,只要是他有权利(right),他就有资格做,也很应该尽量利用他的权利来谋取最大的利益。不拿白不拿。别人损失是别人的事。当我们了解到,权利是上帝赐的,我们就应当用权力来做主工,去帮助弱小的人,而不是为自己谋利。 今天的经文我们当如何应用呢?我认为,我国的司法制度还算公正清廉。所以教会里面诉讼的事情不是一个仗势欺人的问题,因为司法制度本是用来保护弱势群体。只要我们遵守国民的职分,信徒的呼召,继续提倡社会公平公正,我们仍然可以利用国家的政府人员和司法制度来解决一些难缠棘手的问题。不管是分财产、商业纠纷、或亏损,我们需要公立和专业的判决来使事情了结。所以,我觉得保罗的建议要看情况来应用。不应该很死板的应用,说教会弟兄姐妹之间就不可以有彼此诉讼,或教会一定要内部私自解决。 可是作为一个圣徒的群体,我们也不可彻底推卸责任。作为教会领袖,我们要追求公义和智慧,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做出良好的裁决。司法制度只能处理物质的分配,但是我们要处理关系的和好。作为教会会友,我们向往和平,彼此忍让,建立爱的关系,那么也就纷争少,好见证更多。不要应为牧师说可以利用司法制度,那就芝麻绿豆的事也控告人,或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就上诉了再上诉。用司法处理事情其实是不得以的下策,因为我们各人难免会很主观的看待事情。司法制度的好处是借着法律程序得到专业客观的裁决。但如果我们自己首先懂得看淡自己的利益,而反而多体谅另外一方的需要,更多彼此谦让,更包容,我相信很多事情也不必一定要来到司法来解决这一步。 今天的经文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处理诉讼的经文。但保罗把这段经文夹在两段关于性关系和教会纪律的课题之间,我觉得没那么简单。除了诉讼的课题以外,我觉得保罗更是要哥林多教会重新思考信徒之间对彼此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哥林多信徒很多都是信主不久。许多还带着异教徒拜神的观念。拜神的观念和属于神的观念这两者是很不同的生活理念。拜神只是借助神明的力量处理自己的需要。属于神却是与神共创人生。这些刚信主的基督徒,不管是性关系的事情,还是平时的商业活动,有很多老习惯、旧价值观都还没有转变。保罗是在提醒哥林多教会,他们对彼此是有责任的。信徒生命的改变是每个人为彼此守望,彼此承担。他们需要彼此提醒,彼此帮助。他们甚至还要彼此警戒,彼此审判。只有这样,这整个群体的新信徒才能学习用新的价值观看待事情。用新的习惯和态度来生活。这都是因为他们有了新的身份。 想想看,我们的基督徒身份是怎么得来的?保罗说,我们借着主耶稣基督的名,和靠着圣灵,我们洗净了,圣洁了,称义了。 首先,洗净指的是神把我们的罪一次过完完全全的除去。就好像脱胎换骨一样。不管以前如何,从此以后就是重新开始。 其次,圣洁指的是神把我们如今分别为圣,属于他。我们的生命从此要用来做神圣的用途。你可以想象成把自己当作活祭献给上帝。 最后,称义指的是神把我们的关系和好了。我们人跟上帝就是一个孩子跟父神的关系。作为神的儿女也就意味着我们是继承神那永不朽坏的基业的后裔。我们带有神的能力,神的权柄,我们甚至要审判世界,审判天使。在历史里面,基督徒废除了奴隶制,尊重女权。如今,信徒继续在环保,善心,人权等等领域上奋斗。这都是在体现神的孩子的身份。 总而言之,我们得着一个不再一样的身份。不管以前如何,现在就是一个新的灵,新的人,新的民。 所以保罗提醒:不公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我们因着神的恩典,得着新的开始,就该遵行神的道,远离那罪恶的道路。我们分别为圣,表示我们有祭司的事工我们要去做。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我们要保守我们整个群体都能承受神的国。这是我希望我们整个群体都思想的课题。一方面我们不要自扫门前雪,以为别人犯罪是别人的问题,别人吵架是别人的事。我们这样子就忽略了我们对彼此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要每个人自以为义,自以为圣洁,然后整天对其他人指指点点,拿着鸡毛当令箭。我们这样子就变成了法利赛人,把沉重的担子,沉重的轭加在别人身上。所以,不管是教会纪律的是,还是处理弟兄姐妹之间的纷争,这些事情需要周全的考虑。不是用权柄就能够压下来,也不是你不管事情就真的跟你没关系。我从今年的六号驿站学习了一个功课。那就是圣洁是为了服事他人。所以保罗在加拉太书6: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2 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3 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 4 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这样,他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了; 5 因为各人必担当自己的担子。 这里有自我审查的层面,也有彼此担当的层面。我想,这也许就是保罗希望看到的信徒群体吧。
哥林多教会有弟兄姐妹在法律上互相控诉。这为什么是问题呢?让我们来明白一些重要的历史背景。首先,这里所指的纠纷并不是严重的刑事犯罪(criminal offences),而是我们律法上所谓的小额索偿(small-claims)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任何一方并没有严重的犯罪行为,而是金钱上的纠纷。虽然当时的罗马政府的刑事法庭还算公义(参罗马书13:1-7),可是来到地方行政法官的时候,往往因为这些地方官需要有钱人的赞助(patronage)和拥护,难免会偏袒有钱人。富有的人跟有社会地位的人跟这些地方政府官员有着密切的彼此来往。他们依靠彼此来保障自己的利益。因此,有钱有势的社会人士可以利用他们跟地方法官的交情来欺负贫穷的弱者。有钱人可以请律师为他们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哥林多教会这里出现的问题,很明显,是教会里面一些有钱有权势的信徒在借用他们和地方行政法官的关系,以滥用司法制度的手段控诉教会里面贫穷而没办法攀关系的信徒,从而谋利。追根究底,这是一个不公义,仗势欺人的问题。在面对这个问题,保罗以两方面劝勉他们。 第一,如果主内弟兄姐妹有纠纷,就应当找一个公平的审判官来裁决。很可惜,当时的地方行政法官完全不称职。他们嫌贫爱富,很难秉公办理。还有,审判官若不是信徒就不会在乎教会的合一。判决可能带来两败俱伤的结局,不但破坏关系,甚至最后分裂教会。所以,保罗的建议是希望弟兄姐妹的纠纷由教会自己来处理。这原本在犹太教里面就是很平常的事。如果有信徒领袖来做审判,一来他们本应该追求神的公义,二来他们也会顾及主内弟兄姐妹往后的关系。至少,这样的裁决就可以避免有权有势的人欺负贫穷人,因为在教会里面是人人平等的。 但更重要的是关系。保罗说:5難道你們中間沒有一個有智慧的人,能夠審判弟兄之間的事嗎?保罗在这里特别提到“智慧”,就让我们联想到保罗在书信一开始就谈到人的智慧和神的智慧。倘若哥林多教会真的了解什么是福音,能够用神牺牲的爱来处理和审判这些纠纷,我相信最后的结果是和平和好。所以,保罗希望哥林多教会自己来处理这些教会的纠纷。这是保罗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保罗也建议主内弟兄姐妹可以避免纷争,就应该尽量避免。刚才已经提到,这里的情况是指小额索偿的纷争。所以,为了一些利益,就彼此告状就是大错。弟兄姐妹之间斤斤计较,利益看得比关系还要重要是不可取的。我们基督徒是分别为圣的。我们的生命,一切物质都属于上帝,为要彼此相爱,彼此服侍。如果真是这样,小事情上有时吃亏,有时受欺,可是神的国却得以建立,那又何必耿耿于怀,是不是?所以保罗说:7你們彼此告狀,已經是你們的失敗了。為甚麼不寧願受委屈呢?為甚麼不甘心吃虧呢?当然,我们决不能象一些哥林多信徒一样,因为有社会地位或其他优势,利用这些去亏负,欺压别人。有些人以为,只要是他有权利(right),他就有资格做,也很应该尽量利用他的权利来谋取最大的利益。不拿白不拿。别人损失是别人的事。当我们了解到,权利是上帝赐的,我们就应当用权力来做主工,去帮助弱小的人,而不是为自己谋利。 今天的经文我们当如何应用呢?我认为,我国的司法制度还算公正清廉。所以教会里面诉讼的事情不是一个仗势欺人的问题,因为司法制度本是用来保护弱势群体。只要我们遵守国民的职分,信徒的呼召,继续提倡社会公平公正,我们仍然可以利用国家的政府人员和司法制度来解决一些难缠棘手的问题。不管是分财产、商业纠纷、或亏损,我们需要公立和专业的判决来使事情了结。所以,我觉得保罗的建议要看情况来应用。不应该很死板的应用,说教会弟兄姐妹之间就不可以有彼此诉讼,或教会一定要内部私自解决。 可是作为一个圣徒的群体,我们也不可彻底推卸责任。作为教会领袖,我们要追求公义和智慧,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做出良好的裁决。司法制度只能处理物质的分配,但是我们要处理关系的和好。作为教会会友,我们向往和平,彼此忍让,建立爱的关系,那么也就纷争少,好见证更多。不要应为牧师说可以利用司法制度,那就芝麻绿豆的事也控告人,或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就上诉了再上诉。用司法处理事情其实是不得以的下策,因为我们各人难免会很主观的看待事情。司法制度的好处是借着法律程序得到专业客观的裁决。但如果我们自己首先懂得看淡自己的利益,而反而多体谅另外一方的需要,更多彼此谦让,更包容,我相信很多事情也不必一定要来到司法来解决这一步。 今天的经文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处理诉讼的经文。但保罗把这段经文夹在两段关于性关系和教会纪律的课题之间,我觉得没那么简单。除了诉讼的课题以外,我觉得保罗更是要哥林多教会重新思考信徒之间对彼此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哥林多信徒很多都是信主不久。许多还带着异教徒拜神的观念。拜神的观念和属于神的观念这两者是很不同的生活理念。拜神只是借助神明的力量处理自己的需要。属于神却是与神共创人生。这些刚信主的基督徒,不管是性关系的事情,还是平时的商业活动,有很多老习惯、旧价值观都还没有转变。保罗是在提醒哥林多教会,他们对彼此是有责任的。信徒生命的改变是每个人为彼此守望,彼此承担。他们需要彼此提醒,彼此帮助。他们甚至还要彼此警戒,彼此审判。只有这样,这整个群体的新信徒才能学习用新的价值观看待事情。用新的习惯和态度来生活。这都是因为他们有了新的身份。 想想看,我们的基督徒身份是怎么得来的?保罗说,我们借着主耶稣基督的名,和靠着圣灵,我们洗净了,圣洁了,称义了。 首先,洗净指的是神把我们的罪一次过完完全全的除去。就好像脱胎换骨一样。不管以前如何,从此以后就是重新开始。 其次,圣洁指的是神把我们如今分别为圣,属于他。我们的生命从此要用来做神圣的用途。你可以想象成把自己当作活祭献给上帝。 最后,称义指的是神把我们的关系和好了。我们人跟上帝就是一个孩子跟父神的关系。作为神的儿女也就意味着我们是继承神那永不朽坏的基业的后裔。我们带有神的能力,神的权柄,我们甚至要审判世界,审判天使。在历史里面,基督徒废除了奴隶制,尊重女权。如今,信徒继续在环保,善心,人权等等领域上奋斗。这都是在体现神的孩子的身份。 总而言之,我们得着一个不再一样的身份。不管以前如何,现在就是一个新的灵,新的人,新的民。 所以保罗提醒:不公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我们因着神的恩典,得着新的开始,就该遵行神的道,远离那罪恶的道路。我们分别为圣,表示我们有祭司的事工我们要去做。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我们要保守我们整个群体都能承受神的国。这是我希望我们整个群体都思想的课题。一方面我们不要自扫门前雪,以为别人犯罪是别人的问题,别人吵架是别人的事。我们这样子就忽略了我们对彼此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要每个人自以为义,自以为圣洁,然后整天对其他人指指点点,拿着鸡毛当令箭。我们这样子就变成了法利赛人,把沉重的担子,沉重的轭加在别人身上。所以,不管是教会纪律的是,还是处理弟兄姐妹之间的纷争,这些事情需要周全的考虑。不是用权柄就能够压下来,也不是你不管事情就真的跟你没关系。我从今年的六号驿站学习了一个功课。那就是圣洁是为了服事他人。所以保罗在加拉太书6: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2 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3 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 4 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这样,他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了; 5 因为各人必担当自己的担子。 这里有自我审查的层面,也有彼此担当的层面。我想,这也许就是保罗希望看到的信徒群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