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一位爱无穷,恩无尽的神

By Mandarin 中文

刚才我要求你们一齐来回应今早经文每一节的后半段,而且都是重复同样的字句: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很明显的这是一篇对唱式或启应式的感恩赞美诗篇,诗人作诗的目的,就是要会众在敬拜或欢庆的场合里,来一齐参予称颂神恩典的作为。按照犹太人传统的礼仪,每一节的前半段是由带领敬拜的人如祭司来独唱,而后半段则是由诗班或会众重复的来和唱‘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在我前一次的讲道里,我有提到诗篇113到118篇被犹太人统称为‘埃及的哈利诗’ ,而哈利(Hallel)就是赞美的意思。在每年三大的节期,就是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里,他们都要恭唱这些称为‘哈利诗’ 的赞美诗篇,来称颂神带领他们的先祖出埃及的救赎。今早的诗篇136篇虽然没有被编列在这些哈利诗集里,但犹太人都称这首诗篇为‘大哈利诗’ (伟大的赞美诗) ,有学者更坚称这首诗是逾越节必唱的颂歌,甚至有人还称它为是以色列‘国庆的哈利诗’ ,可见它在整本诗篇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对我们来说,这不断重复的后半段好像很是沉闷,但它的重复也同样可以提醒我们,我们的生命存在和所拥有的,都是来自於神那坚定不移的慈爱和他大能的作为。所以,我把今早信息的题目定为:一位爱无穷恩无尽的神!简单的来说,这诗篇的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就是神的慈爱、神的恩典随处都在:从创造开始到救赎的工作,再从救赎到神的子民可以承受神所赐的产业,这整个历史昼面的背后就是神的爱、神的恩典,而且它是永远长存的。故此,诗人要 呼召神的子民都要来献上他们感恩的敬拜,因为恩典总是要求感恩来作为回应。正如神学家巴特(Barth)所说的:恩典和感恩,正如天与地彼此相属。恩典引发感恩,好像声音引发回声;感恩伴随恩典,有如雷声伴随闪电。Grace and gratitude belong together like heaven and earth. Grace evokes gratitude like the voice an echo. Gratitude follows grace like thunder lightning…

Read More

一位爱无穷,恩无尽的神

By Bilingual 双语

刚才我要求你们一齐来回应今早经文每一节的后半段,而且都是重复同样的字句: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很明显的这是一篇对唱式或启应式的感恩赞美诗篇,诗人作诗的目的,就是要会众在敬拜或欢庆的场合里,来一齐参予称颂神恩典的作为。按照犹太人传统的礼仪,每一节的前半段是由带领敬拜的人如祭司来独唱,而后半段则是由诗班或会众重复的来和唱‘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在我前一次的讲道里,我有提到诗篇113到118篇被犹太人统称为‘埃及的哈利诗’ ,而哈利(Hallel)就是赞美的意思。在每年三大的节期,就是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里,他们都要恭唱这些称为‘哈利诗’ 的赞美诗篇,来称颂神带领他们的先祖出埃及的救赎。今早的诗篇136篇虽然没有被编列在这些哈利诗集里,但犹太人都称这首诗篇为‘大哈利诗’ (伟大的赞美诗) ,有学者更坚称这首诗是逾越节必唱的颂歌,甚至有人还称它为是以色列‘国庆的哈利诗’ ,可见它在整本诗篇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对我们来说,这不断重复的后半段好像很是沉闷,但它的重复也同样可以提醒我们,我们的生命存在和所拥有的,都是来自於神那坚定不移的慈爱和他大能的作为。所以,我把今早信息的题目定为:一位爱无穷恩无尽的神!简单的来说,这诗篇的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就是神的慈爱、神的恩典随处都在:从创造开始到救赎的工作,再从救赎到神的子民可以承受神所赐的产业,这整个历史昼面的背后就是神的爱、神的恩典,而且它是永远长存的。故此,诗人要 呼召神的子民都要来献上他们感恩的敬拜,因为恩典总是要求感恩来作为回应。正如神学家巴特(Barth)所说的:恩典和感恩,正如天与地彼此相属。恩典引发感恩,好像声音引发回声;感恩伴随恩典,有如雷声伴随闪电。Grace and gratitude belong together like heaven and earth. Grace evokes gratitude like the voice an echo. Gratitude follows grace like thunder lightning…

Read More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

By Mandarin 中文

从这个主日开始,华英崇拜的讲台将会是一系列的诗篇信息。今早的诗篇是113篇,从这诗篇开始一直到118篇,它们连结形成了一组的赞美诗集,被称为埃及的 “哈利” 诗 (Egyptian Hallel) 。 “哈利” 是赞美的意思,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哈利路亚的前面两个字。按照犹太人敬拜礼仪的传统,在每年的三大节期,就是: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时,他们都要在圣殿或在家里咏唱这一组的诗篇;由长老或家长带领,一齐追述他们先祖出埃及的历史事件,来颂赞神的救赎恩典。例如,113和114篇大多是在逾越节的筵席前咏唱的,而115至118篇是在筵席之后才唱的。主耶稣在受苦之前晚餐最后所唱的诗,大概就是这几篇(参马太26:30; 马可14:26) 。因为这一组的诗集与出埃及的救恩有关 (虽然只有114篇直接提到出埃及的事) ,所以被犹太人统称为埃及的哈利诗。 在这一组的诗集里,我们要进入诗篇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色列人对神的祷告和赞美的内容,叫我们能正确明白,到底什么才是赞美神和为何我们要赞美他?诗篇113篇被编排为哈利诗集的起首,我想是有一定的原因,因为诗人向世上的人,特别是当时外邦的异教徒,提出了一个挑战:有谁的神明可以像我们耶和华的神,值得被世人赞美的?诗人就因此提出了他的理由,也同时为接下来的五首诗篇铺路,以一连串的共同赞美主题,从个人和群体的感恩来表明他们民族的救恩特色,就是耶和华神向他们所彰显的无条件的盟约恩慈。现在,就让我们耒看埃及哈利诗集的第一篇:诗篇113篇。 (一) 神的子民应当要称颂主名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赞美诗,第1节以赞美作为宣召的开始,最后也以赞美作为结束。华文圣经的翻译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英文圣经一般上也是译作:Praise the LORD! 但是,它们都是按照希伯来文圣经的意思来翻译的;原文直接的翻译应该是:哈利路亚!刚才我已经说过,哈利 (Hallel) 就是赞美的意思,是个名词。在后面加上 “路” ,哈利路 (Hallelu) 就变成为动词,是带有命令的语气 (imperative) ,而且是针对多数人而发的。也就是说,哈利路就是:你们要来赞美的命令动词。最后的 “亚” 可译作 “耶”…

Read More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

By Bilingual 双语

从这个主日开始,华英崇拜的讲台将会是一系列的诗篇信息。今早的诗篇是113篇,从这诗篇开始一直到118篇,它们连结形成了一组的赞美诗集,被称为埃及的 “哈利” 诗 (Egyptian Hallel) 。 “哈利” 是赞美的意思,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哈利路亚的前面两个字。按照犹太人敬拜礼仪的传统,在每年的三大节期,就是: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时,他们都要在圣殿或在家里咏唱这一组的诗篇;由长老或家长带领,一齐追述他们先祖出埃及的历史事件,来颂赞神的救赎恩典。例如,113和114篇大多是在逾越节的筵席前咏唱的,而115至118篇是在筵席之后才唱的。主耶稣在受苦之前晚餐最后所唱的诗,大概就是这几篇(参马太26:30; 马可14:26) 。因为这一组的诗集与出埃及的救恩有关 (虽然只有114篇直接提到出埃及的事) ,所以被犹太人统称为埃及的哈利诗。 在这一组的诗集里,我们要进入诗篇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色列人对神的祷告和赞美的内容,叫我们能正确明白,到底什么才是赞美神和为何我们要赞美他?诗篇113篇被编排为哈利诗集的起首,我想是有一定的原因,因为诗人向世上的人,特别是当时外邦的异教徒,提出了一个挑战:有谁的神明可以像我们耶和华的神,值得被世人赞美的?诗人就因此提出了他的理由,也同时为接下来的五首诗篇铺路,以一连串的共同赞美主题,从个人和群体的感恩来表明他们民族的救恩特色,就是耶和华神向他们所彰显的无条件的盟约恩慈。现在,就让我们耒看埃及哈利诗集的第一篇:诗篇113篇。 (一) 神的子民应当要称颂主名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赞美诗,第1节以赞美作为宣召的开始,最后也以赞美作为结束。华文圣经的翻译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英文圣经一般上也是译作:Praise the LORD! 但是,它们都是按照希伯来文圣经的意思来翻译的;原文直接的翻译应该是:哈利路亚!刚才我已经说过,哈利 (Hallel) 就是赞美的意思,是个名词。在后面加上 “路” ,哈利路 (Hallelu) 就变成为动词,是带有命令的语气 (imperative) ,而且是针对多数人而发的。也就是说,哈利路就是:你们要来赞美的命令动词。最后的 “亚” 可译作 “耶”…

Read More

来敬拜主

By Mandarin 中文

上行诗诗篇134篇的讲道 (诗134:1-3) 1耶和华的众仆人哪!你们要称颂耶和华;夜间在耶和华殿中侍候的,你们要称颂耶和华。 2你们要向圣所举手祷告,称颂耶和华。 3愿造天地的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诗 篇134是上行诗的最后一首诗篇。我们知道这些诗,主要是用在唱诗,祷告,祝福和鼓励,遥远离开家里的朝圣者唱的。我们不能明确知道谁写这些诗篇,但很可 能是几个人写的。总的来说,它们就像今天在教会里唱的诗歌一样。它们常说到过去的故事,给被在逼迫中的人带来希望。但不管以色列受多少的苦,他们一直相信 信实的神会带领他们度过痛苦的时候。 在这最后向神赞美的诗,诗人命令所有夜间服侍的仆人,利 未祭师,”来称颂耶和华”。这不是请求,而是命令:”来!” 诗人命令在圣殿里夜间服侍的祭师向耶和华祷告和赞美。因为诗篇里面的”耶和华的殿”可能是能移动的约柜,或[huò]是所罗门所建那不能动的圣殿 。利未祭师24小时看守殿中的圣物, 使它们不被亵渎,贵重的东西不被偷。 祭坛的火和蜡烛的光都不可以熄灭。 我 们要怎么称颂耶和华呢?”称颂”原来的意思是赞美和感恩。换句话说,称颂耶和华就是敬拜神。每逢星期天,我们在教会里敬拜,我们其实就是在称颂耶和华。我 们从诗篇可以学习到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可以敬拜神。我们以为星期天早上最适合敬拜神,但以色列不是这样认为。利未祭师被户召夜间敬拜。这是重要的 真理。白天黑夜都要敬拜神。时间不能控制我们几时敬拜创造主。我们是没有特别适合的时间来敬拜上主。每当我们敬拜上帝,就是适当的时候。这就是上主的时 间! 有时,当我们晚上睡不着,也许我们可以花一点时间向耶和华唱诗。或静默思想神,反省他永 恒的话语。有时,深夜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更集中精神读圣经。没有干扰,音乐,讲话的吵闹声。只有你和圣经,专心思想神。学习在神面前静默,清楚知道他是 神。特别在安静的夜晚,更是美妙的经验。你如果有机会,我希望你能找时间在家里尝试。 我们可以在那里敬拜神?哪里都可以!诗篇里面告诉我们,神的仆人在圣殿敬拜是因为他们是在圣殿夜间服侍。如果他们在旷野,那么就会写成在旷野敬拜。神的子民在那里,就在那里敬拜。第二节其中一个翻译是在圣所举起双手。 原 来的意思不是指地方,而是指方向对着向神。所以正确的的翻译因该是”向圣所”,向神的所在。只要我们敬拜的中心向着神,在那里并不重要。我们可以在贫民窟 敬拜主。教会是圣所不是因为建筑物神圣,而是因为圣洁的神在里面。敬拜神的地方就是圣洁的地方。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向神敬拜,而不局限可以敬拜的地方。 我 们怎么敬拜神呢?诗人叫我们”举起双手”。当我们举手敬拜时,我们是操练古老祷告赞美的方式。这是传统敬拜手势。当然,以色列不是唯一用这个手势的。许多 古代近东民族都举手敬拜,有些陷入昏迷,潜意识念咒,牺牲婴孩。这些神都厌恶。我们要知道敬拜的对象是谁,我们的神没有要求这样神秘的操练。有些人不习惯…

Read More

Brotherhood

By Bilingual 双语

Readings: 1. Eugene Peterson’s “A Long Obedi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 2. 张国定:诗篇 -卷四(天道圣经注释) 3.Eugene Peterson’s “Christ Plays in Ten Thousand Places” Psalm 133 is the second last Ascent Psalm….

Read More

神的祝福

By Mandarin 中文

上行诗诗篇128篇的讲道 1敬畏耶和华,遵行他的道的人,是有福的。 2你必吃你亲手劳碌得来的,你必享福,事事顺利。 3你的妻子在你的内室,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你的儿女环绕着你的桌子,好像橄榄树的枝条。 4看哪!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这样蒙福。 5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愿你一生一世得见耶路撒冷的繁荣。 6愿你得见你儿女的儿女。愿平安归于以色列。 我 最近跟一个神学院的同班同学在谈天。说着说着就讲到新加坡某间大教会。我说这件教会有很多会友,影响力当然也很大,可是他们的神学很极端,我感到非常可 惜。问题出在哪里?这间教会只强调福音的恩典,而完全否定做门徒的代价。所以,他们只强调福音所带来的祝福,例如健康,富裕,医治与自由。但是,我对我朋 友说圣经的见证却是基督徒也有患难,逼迫与灵命成长的辛劳。因此,我觉得这间教会只强调福音好听的一面是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圣经的。我的老同学,现在也 是另一间教会的教牧,就质问我,“那你认为一个基督徒的生命,是祝福多,还是苦难多?”我就说应该是好坏参半,有喜乐的时刻,也有哀伤的时刻。那我朋友就 问“既然是好坏参半,那你在讲道的信息,是祝福多,还是苦难多?”啊!这个问题可真把我问倒了。我在讲道里面常常强调作主门徒的代价,付出,预备会友面对 苦难,却真的是很少提到祝福。就算是有,也是着重在永生的祝福,属灵方面的得着。扪心自问,这难道不是极端?圣经多处经文,就象诗篇128明明白白的表明 神对他子民的祝福,是毋庸置疑的。我自我反省,为什么很少主张甚至肯定神的祝福呢? 我想主要 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我难免会看重永恒,属灵的事物,因而看轻在世的柴米油盐,酸甜苦辣。所以,克服世界的诱惑,面对苦难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我的重点,因 而安逸的生活,物质上的充足,这些课题就被冷落了。这样的二分化是不正确的。圣经里面,尤其是旧约,没有厚此薄彼,神对于我们每日的生活是一样关怀的。这 也是为什么神在旧约建立神的国的时候,是在一个具体的迦南地建立。神要通过以色列人每日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来表明他的同在,他的心意。所以,在地的经 历是可以反映在天的荣美,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所以,我轻看在世的富足是错误的。 第 二个原因,我所面对的会众的生活情况个个都不同。我可以在讲道里面保证神的祝福必定临到神的子民。这不是困难的事。圣经的应许我照样搬出来就是。对于那些 蒙福的,那自然是没问题,因为所听到的和实际体验是一致的。可是,我要真么面对那些遭遇是相反的?说起来是比较难为情的,我害怕这些人跟我追债。“你说基 督徒会怎么好,怎么好。为什么我却不是这样?”我因为害怕面对这些难题,而避免肯定神的祝福。我怕我说得天花乱坠,听道的人每个来跟我对兑现支票。追根究 底,我觉得我这样的态度有两个错误的观念。第一个错误是高估了自己的责任而藐视了上帝无限的作为。我的责任是诚实的传达神的话,而不是为了提高可信度,符 合群众而扭曲了福音的震撼性内容。第二个错误是苦难虽然真的是苦,但不是完全是负面的。我应该培养一个正面,积极,乐观的方式来看待苦难。所以面对遭遇不 好的会友,我应该把改变生命景况的主权交给上帝,也同时进一步领会苦难的价值。 由此看来,我 很少主张甚至肯定神的祝福的原因是不成立的。根据圣经的启示,神对于敬畏他的人,遵行他的道的人的应许是祝福。祝福当然少不了永生的盼望。神的祝福当然也 少不了其他一些抽象的理念,象心灵上的平安和喜乐。但是,今天诗篇128所形容的祝福,却是非常具体实际的。神的祝福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历得到的。美好的丰…

Read More

Turn a Turning

By Bilingual 双语

Readings: 1. John Goldingay, Old Testament Theology Vol. 2 Israel’s Faith (IVP, 2006). 2. 张国定:诗篇 -卷四(天道圣经注释) 2. Eugene Peterson, Ascent Psalms – A Long Obedi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 After…

Read More

坚定不移的信任

By Mandarin 中文

上行诗诗篇125篇的讲道 一 位美国著名的倫理学家卡凡那(John Kavanaugh) 有一次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市的<临终之屋>事奉三个月,他当时正在尋求怎样才能最好的來过自己往后的人生。第一天早晨,他遇见了德丽莎修女 (Mother Teresa), 她就问他:我能为你做什么?卡凡那要求她为他代祷。 “你要我为你代祷什么事呢?”她问著。卡凡那回答说: “我从老远的美国到这里來,请为我能拥有明晰的辨别、思考能力代求,因为我要知道如何才能最好的來过我以后的人生”。德丽莎修女以坚决的口气回答: “不,我不会这样为你祷告”。卡凡那就问她原因何在,她就说: “清晰的思考力是你最不需要的东西,你一定要放手!” 卡凡那不甘心,就回答说“但是,你好像总是拥有我想要的明辨、思考能力,知道如何來活出有意义的人生。”德丽莎修女大笑的回答说: “ 我从來没有清晰的思考力,我拥有的只是信任。那么,我也祈祷你能信任神”。 是 的,弟兄姐妹,作为神的儿女,我们的身份就是从信任耶穌、信任父神而开始的。但是,我们能否继续以信任耶穌、信任父神的心态來过基督徒的生活呢?特别是当 困境临到我们的时候,当我们什么都听不見,只听見自己的呐喊声音,那时我们是否还会信任父神的同在和他的眷顧?难怪有人会如此问:如果可以用一句话來定义 基督徒的生活,那会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信任神!今早我们所阅读的诗篇125篇,正是要教导我们什么才是对神的信任?所以我把今早伩息的題目定为:坚定不 移的信任。在这首诗篇里,我会 从三个层面來分析对神坚定不移的信任,就是:它的基礎在哪里?它有何表现?它又会带出何种结果?坚定不移的信任是建立在神本身的稳固根基上。 诗 篇125篇一开始的前兩节就宣告说:倚靠耶和华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动搖。众山怎样圍繞耶路撒冷,耶和华也照样圍繞他的百姓,从今时直到永远。诗人在这里 要让我们看到兩个事实。第一个事实就是:信任而倚靠耶和华的人,如同錫安山的稳固,是永远不会动搖的。华文有好多词汇可以表迖英文的 ‘Trust’ ,如倚靠、信靠、信任等。我选择以信任來代替倚靠作为经文的解释,是因为只有在信任神的前提下,我们才会倚靠他。为何诗人会以錫安山的稳固來形容信任而依 靠耶和华的人,他们是永不动搖的?一般上來说,山给人的印象是它们是不会动搖的。国家可以变动,政权可以更換,百姓可以遷居,道德標準可以改变,可是当我 们举目向山覌望时,它们一直是在那里,以后也会在那里,好像是永存的。因此,山总是令人有稳固、坚定的感觉。但是事实上,强烈的大地震是有可能摧毁整座山 的。这里诗人特别指出这座山不是普通的山,而是錫安山。难道錫安山真的是比一般的山更加稳固,永远不会动搖?其实当我们对上行诗的寫作背景稍为有了解的 话,我们知道那时以色列和犹大国都早已经不存在了,犹太人被掳到不同的地区过亡国的生活,直到波斯王塞鲁士统治时期,他们才被准许回到耶路撒冷來修建城墙…

Read More

倾泻朝圣

By Mandarin 中文

上行诗诗篇122篇的讲道 读 诗篇总让人感到又爱又恨,既贴心又陌生。感到贴心,因为诗篇是祷告、歌、诗。包含了各种心理学和人的情感。这些是跨越时空间的。读的时候,总会起共鸣。感 到陌生,因为作者的背景与我们不同。我们属于不同时代地代。诗篇中总提到一些我们人为不相识的地方、人名、习俗等。我们读到一头雾水,。但其实只要更了解 背景,就更好掌握诗篇的信息了。然而,有一东西将我们与作者紧紧联系:我们都敬拜同一位神:耶和华上帝。他昨日、今日、明日、永远不改变。耶和华当年如何 向以色列人显示自己,今日也要向我们显示。随着历史演变,上帝不断向人启示自己,我们对上帝的认知也是不断更新和长进。因此读诗篇不只要按旧约背景来读, 也要按新约、耶稣基督所成就的事来理解。如此从中领悟上帝今时日要给于我们的信息。 诗篇122的主题是“崇拜”。我们如何崇拜,就向世人表示我们的上帝是谁、我们是谁、并我们选择要如何生活。 其 实,每个人都有崇拜的对象,不单只是有信仰的人如此。我们总降服在某个“主人”之下 ,被这些人或事物牵着走、推动自己的生命。只要稍微留意身边人的言行举止,不难认出谁是他们的真主人。青少年人的主人也许是电脑游戏;其他人的主人或许是 追随权势、爱情、荣誉或享乐。若不想让这些支配自己,唯有就降服那位更高更大的主宰-上帝。上帝乃这些“小主人”的真主人。我们降服上帝,他反而给于我们 权柄来胜过这些小主人,不叫我们任其掌控摆布。让我们一同来读诗篇122。这是一个犹太人朝拜耶和华上帝的心声。 1。敬拜的中心点与人心 (一)敬拜的中心-敬拜的子民 这 篇让人觉得陌生的字眼也许就是耶路撒冷吧!在座很多人都没有到过耶路撒冷。也不象作者那样,会迫切为耶城祷告。然而,对作者而言,耶城是命根,象征他和自 己民族的身份。这到底是怎么样的地方?不象政府大夏或美国的华盛顿,象征政治中心。不象榴莲壳象征文化中心。也不象珊顿道象征金融贸易中心。都不是!耶城 象征的是敬拜-它是敬拜中心。因城里有耶路撒冷圣殿。那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耶和华的居所!是子民朝圣、敬拜的地方。 若认识圣殿的历史背景,就体 会其丰富含义。这圣殿并非人手造的。乃是出于耶和华上帝的喜悦和心意。话说几千年前,一个极爱慕上帝的诗人大卫王,心中渴慕为上帝造一个居所,让上帝的同 在时刻亲临子民当中,叫子民能时刻朝拜上帝,与他相会。大卫王寻求耶和华的心意。上帝听后非常喜悦,应允他的期求。结果是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王造了这极华 丽荣美的耶城圣殿。从此,每年各大敬拜庆典都在这里举行。众人一条心在此朝拜上帝。敬拜中心是子民的表征。因为子民的特征就是敬拜耶和华真神。对子民而 言,一个以色列人就是一个敬拜真神的人。弟兄姐妹,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基督徒首要的身份特征就是一个敬拜事奉真神的人。是否还记得圣经一开始,创世纪 就清楚让我们知晓:我们被造就是为这敬拜创造主,荣耀上帝!我们若没有如此履行,就真不堪称为基督徒了。 (二)蒙赎的人-蒙赎的敬拜 咦,耶路撒冷圣殿如今在哪儿?竟然被毁了,而且被一座回教堂取代!渴慕敬拜真神的人,我们该如何进行?这问题,主耶稣与一位撒玛丽亚妇人的对话给于我们崭新的启示。这妇人好比今天许多的人,把敬拜崇拜看为是一项活动,并且是要按着固定特定时间、地点、传统规则而进行。 主耶稣却说:(约4:14、23)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耶 稣要说的是:上帝看重的不是外在的敬拜方式,而是朝拜者的内心。因此,耶稣紧接着就表示:一个人的得救与他敬拜上帝有直接关系。耶稣随着就指出妇人个人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