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Mandarin 中文

内优外患中的得胜

By Mandarin 中文

时间:2023年1月15日 【引言】 各位弟兄姐妹,早安!让我们祷告:亲爱的天父上帝,求你赐下聆听的耳、受教的心,带领我们进入袮的真理,奉耶稣的名祷告,阿门! 弟兄姐妹们,我们在传福音的时候,往往告诉对方,认识上帝、成为上帝的儿女,是幸福人生的开始,只有上帝能够带给我们心里真正的平安,耶稣是世间一切问题的答案。这些都千真万确。。。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认识上帝、跟随耶稣基督,也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和莫名的敌意、甚至是受苦和牺牲? 我在美国信主,之后搬来新加坡。美国和新加坡都有宗教信仰自由,政府不会限制正当的教会聚会和活动。所以信主之后很多年,我都认为教会受到逼迫是远古时代,人类还很落后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事,离我很遥远。 6年前我和那时教会的团队到中国服事。刚一到那里,当地接待的牧师首先给我们讲的是安全问题。他说三天的营会有可能需要临时更换地点,进行中也可能被陌生人打断。他教我们在紧急情况怎样迅速离开现场,如果不小心被安全局的人员扣留、问话,要怎样回答。 我们19个人一下子都紧张起来,猛然意识到,对信仰的反对,甚至逼迫,并不只是传说,原来它这么真实,而我们竟然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那一次的经历让我认真思考现代教会的处境,以及圣经在这方面的教导。 弟兄姐妹们,要了解教会与逼迫,启示录是一本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书卷。我们觉得启示录神秘、难懂,不仅是因为作者用了大量的象征符号和密码,来描写他所看到的异象,也是因为我们对这本书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对书中七间教会的情形,很陌生。那毕竟是将近两千年前,遥远的地中海东部地区,与现代的我们在时空上都相隔甚远。 今天,我们会根据启示录第2和3章的内容,来初步地了解7教会的情形,然后,结合现今教会的相似的处境,聚焦在上帝给教会的信息上。因为这两章很长,我不会从头到尾地读,只会把一些经文穿插在证道中。 【一、七间教会的危机/艰困/患难与挑战】 约在第一世纪末期,90年代中期,约翰在圣灵的启示之下,看到天上地上的更关于整个世界的异象,并被吩咐写信给小亚细亚的7教会,这封信就是启示录。这是一封完整的,给7间教会的公开信,以当时标准的问安语开始。在那个时候,这封信会被一个靠得住的人轮番带到收信的教会,当众宣读出来。 第二章和三章是主耶稣对每一间教会所说的话,从这些信息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教会都处在巨大的患难和挑战中。有外部来自的,国家社会层面的欺压迫害: 例如,主对士每拿的教会说: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看哪!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使你们受考验,你们要遭受苦难十日。 主给别迦摩教会的信息说:别迦摩教会所在的地方,有撒但的座位;甚至忠心的见证人安提帕被杀害了。 教会也面对内部的挑战和威胁:(读经文) 恶人、假使徒、尼哥拉一党的人,假先知等等,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迷惑了一些信徒,诱使人离开上帝的道,参与偶像崇拜,选择与主耶稣的救恩相反的生活方式。有的教会容忍这样的人兴风作浪(2:14-15,20),也有的教会自以为是,根本察觉不到灵性的危机(3:15-17)。 可以说,每一间教会都处在内忧外患当中。事实上这两章的内容非常丰富,今天我只会整体性关注外部压迫,教会内部的问题,以及所有七段信息的细节,将在六号驿站详细地探讨。鼓励大家。。。 这7个教会位于罗马帝国东边的亚细亚行省,就是现在的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半岛。这里的每一个城市各有特色,都是当时经济或者政治上举足轻重的大城市。例如以弗所是敬拜女神亚底米的中心,第一世纪到达她繁盛的顶点,有小亚细亚最大的港口,是商贸、宗教、旅游和金融中心。 古罗马时代没有无神论者,除了犹太教徒,所有人都敬拜众多的神明。从凯撒奥古斯都开始,也有把皇帝当作神明来崇拜的风气。奥古斯都自称为神的儿子,死后被罗马元老院供奉为与神同列。他之后的诸位皇帝大多没有强制推行君王崇拜,包括右边这位以攻击和逼迫基督徒著称的凯撒多米田。 但是在罗马帝国的东部,就是七教会的所在地,君王崇拜又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一个城市为凯撒建立庙宇是一种荣誉,是与罗马结盟的意思;这件事由地方官员、领袖和富户策动推行。这些人控制着每个地区的经济活动,他们借此来操控买卖,垄断商业活动、决定利益分配,同时企图讨好罗马凯撒,以便获得减免税项。换句话说,亚细亚一带的君王崇拜是地区性的,是地方掌权者用来保证社会地位、持续获取经济商业利益的工具。因此,参与君王祭祀,不仅仅是我要拜哪一个神明的问题,更代表了我在社会上的身份依附和认同:我属于哪一个群体,我可以做什么生意,买卖所得我能够分到多少利润,我与哪些人往来、和谁一起吃饭娱乐,我的社会地位如何,是不是被人尊重和认可。基督徒知道上帝才是我们唯一应该敬拜的对象,皇帝只是被造的人。因此,教会站在了与主流文化截然相反的立场上,他们不参与君王崇拜,宁可被人排斥和厌恶。后果可想而知,信徒必然会失去很多生意上的机会,遭受经济和社会关系上的损失。 这样说来,七教会所面对的外部挑战,的确有生命的威胁和逼迫,不过更普遍的是生活和经济方面的剥削和欺压,以及在社会上被边缘化、被排斥和否定。有的教会宁可遭受经济上的损失,甚至是生命的威胁,也坚持主的道;而有的教会则妥协软弱,还沾沾自喜。 【二、现代教会的处境】 那么,今天的教会又如何呢? 弟兄姐妹们,现今在有的地区,与信仰有关联的逼迫仍然存在。这张地图标出了全球基督徒受到最严重逼迫的50个地区,颜色越深情况越遭。大家可能在新闻中看过:左边的是中国温州拆十字架,右边是ISIS处决基督徒。 而今天我要特别点出的,是一种隐藏的、软性的逼迫,可以叫做文化或者精神压制。自启蒙运动以来,个人的权利、平等、民主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近几十年的全球化造成人口的快速和大批的迁移,拉近了人与人、文化与文化、种族与种族之间的距离。很多地方,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组成越来越多样化。 著名宗教学者,曾经担任哈佛大學神學院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的Wilfred Cantwell Smith教授,说过:“从现在起,如果人类的生活终究能生存下去的話,那么他將在宗教多元论的处境中……儒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不仅在联合国,而且在街市上和我们在一起。不仅我們文明的命运越來越受他們的行动影响,而且我們也和他們一起喝咖啡。” 平等、人权加上多元的人口结构,使得以尊重、接纳、包容和对话为内容的相对主义成为现在的主流文化,基督教敬拜唯一真神、宣认上帝是绝对的真理,在世间一切学科的真理之上,耶稣基督是通往上帝的唯一道路,被看为落伍僵化,狭隘自大,不够爱与包容,因此被主流文化批判。…

Read More

王与造王者 King and Kingmaker

By Mandarin 中文

日期 : 2022年12月18日 4000 年前,以色列人大卫逐渐巩固势力,日后成为君王,统治自己的子民。登基之初,他向上帝祈求。大卫的祷告文是我们今早证道的经文。诗篇144 我们从 5 方面来反思称王之道。(一)称王必须备有那些资源?(二)对谁问责?(三)接受那些培训?(四)王的军师是谁?(五)为什么缘故战斗? 1. 王具备哪些资源? 你我拥有什么资源?我们的影响力来自那方面? 当今世上最富有的人Elon Musk 10 月份以 440 亿元的价格收购媒体平台Twitter。他说要把言论自由还给人们。或许,他更真实的动机是透过大众媒体,掌控言论信息,塑造他人观点,最终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有的人因为财富而获得权势。有的人透过被赋的地位,获得权力执行任务。比如,公司的总裁。比如,朝鲜的金正恩:透过家族继承权力,成为自己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大卫呢?大卫有什么资源?凭什么统治子民 ? 古时代的君王,权力来自军事和土地。有了军队、肥沃土地、子民,就能多方生产,自供自养之外,倍增资源。 大卫一生得人心,有忠诚战士跟随他。但他知道自己并不是靠自身才德才干获得能力。他深知所拥有的都来自神。神是他资源的源头,丰富供应他一切,让他成为君王。神对他的忠爱和恩惠令他惊讶、无法测度。 3神使我的百姓服在我以下。4耶和华啊,我算什么,你竟认识我!世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10你是那拯救君王的;你是那救仆人大卫脱离害命之刀的主! 一个认识和敬畏神的领导人,有自省:清楚知晓自己地位。他不自夸,不胆怯。他深信神会供应和资助他,让他完成使命。 你在执行任务时缺了什么吗?来求告大能的神!他比你更知道你真正需要的什么。他为你提供的,必超乎你所想所求的。 2. 王对谁问责? 有资源就有问责。有权力就有责任。 前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5…

Read More

丰盛的人生

By Mandarin 中文

【引言】 箴言书以一个女人结束。 传统上这一段经文的标题是 – 才德的妇人,和修版称为“论贤妻”。在妇女主日、姐妹主日,或者是姐妹团契,这是很经常用到的经文,用来教导做妻子和母亲的姐妹,有的青年团契也用它作为择偶标准,来教导年轻的弟兄。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吗? 让我们跳出这一小段,来看一下整体。事实上,女性在箴言书中出现过很多次,有智慧的拟人化身 – 智慧女士(1:20~33;3:13~20;8:1~36;9:1~18),有智慧女士的反面 – 愚昧女士(9),和臭名昭彰的淫妇(5、6章)。 所以,首先应该问的,是箴言书中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的女性形象? 箴言的主要内容,也就是10-31章10节,是以色列王国时期的产物,而它最终成书于被掳和被掳之后的时间,也就是说1-9章的前言和31章的结尾是在被掳中和被掳之后才被写成,并加到已经有的内容之上,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整个31章的箴言。 女性形象的频繁出现,反映了在犹太人社会中,女性的重要性有所提高。在犹太人的国家灭亡之前,国家独立,以色列人有统一敬拜场所,在社会上最有影响力的是君王、祭司和先知,男性在社会上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被掳之后,圣殿没有了,在被掳去的地方,以及后来他们从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家庭都在社会上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一家的女主人,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地在社会上产生间接甚至是直接的影响力。 那么,这些美好的和堕落的女性就只是在讲女人吗?这里面表达出来的信息,只是针对女人吗?不可否认的,在那个时代读者绝大部分是男人,用女人的形象来表达表达智慧的美好,对读者产生很大的吸引力;用淫妇来表达淫乱的可怕,很逼真,能起到警戒的作用。不过,姐妹们不需要因为智慧是女人而沾沾自喜,也不需要因为淫妇被形容得那么不堪而愤愤不平,说为什么箴言没有责骂奸夫。这些形象要告诉我们的是,智慧的重要,淫乱的可怕,不论对男对女,都是如此。 可是,这段结尾的经文又如何呢?她可是一个具体的女人啊! 我们来看一下箴言的结构。一开始1-9章的前言,费尽苦心劝说读者智慧多么重要,正义才带给人生命。通过生动的对话和情景描写,逼真地呈现出淫乱迷惑人,让人陷入死亡的境地;高贵端庄的智慧女士的呼喊和自述,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智慧在上帝的创造、在领袖治理国家、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多么地重要。 第10章到第30章是一组组的格言警句,这些智者对生命和世界的观察,涵盖许多深刻的做人道理,如父母教养孩子和孩子待父母之道、夫妻之道、朋友之道、邻舍之道、治国之道、君臣之道、理财之道、喜乐之道、有福之道。还有关于言行和品德、饮食与健康、工作、作保、做生意、爱与恨、赏善罚恶、时间管理等等。 这部分结束后,箴言的结尾展现的,是一幅美丽动人的肖像。画中人美丽动人,不是因为她的美貌,事实上我们对她的容貌一无所知,但是她就好象一块磁铁那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她的吸引力来自她的生命特质。 这样的生命特质正是前面30章的总结。如果说1-9章用拟人化的形象来展现智慧的魅力,愚拙的可怕;那么这最后的22节,就是把整本书的劝说、教导和警戒,浓缩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让我们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上帝转化,被箴言书的道德伦理塑造而成的人生是什么样子。 简单地说,他拥有真正智慧的人生,活出了上帝对人的心意。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丰盛的人生! 既然如此,我们需要脱离传统上对这段经文的刻板印象,超越性别来欣赏这幅肖像,从其中的描写来辨识出丰盛生命的特质,适用于上帝所造的男男女女的生命特质。 它们不仅适用于姐妹们,也适用于弟兄们。 我会从关系的角度来呈现这些特质,请注意,这些特质并不是按着经节的顺序排列的,因为它是一首字母诗,按着希伯来文的字母顺序排列,因此诗句的前后次序不一定有逻辑关系。 【特质一 与上帝的关系和谐】 丰盛人生开始于对耶和华的敬畏,人对上帝应该持有的态度,最精炼的总结就是“敬畏”,它是人与上帝关系的基础,而我们与上帝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我这个人与各样人事物的关系。因此我们先从这个方面谈起。(箴言9:10;14:27)(1:7a;10:27;14:26;箴言15:33;16:6;19:23;22:4;23:17) 敬畏不是单纯的害怕恐惧,也不是一味地讨好伪装。敬畏是作为受造的人对创造的主宰,对那一位在本质上完全超越我们的圣者的敬重、畏惧、渴想与爱慕,所有这些情感的结合。奇怪吗?这些相互矛盾的情感能够共存、结合? 如果那个对象是人,就很奇怪;可是当对象是上帝的时候,就一点都不会奇怪了!因为一个人,对造物主有了清楚和全面的认识之后,会对自己也产生清醒的了解,我们会禁不住发出惊叹!这就是敬畏之心。 上帝在本质上与我们绝对不同,祂绝对超越我们。同时,在渺小的被造的人类面前,上帝没有高高在上地俯瞰人间,祂在乎这个祂所造的世界,祂统管着里面的所有,祂维持保守着万物的运行,祂秉公行义、看顾弱小,祂是人类的供应者、看顾者、救赎者和引导者。祂明白我们的处境、了解我们的挣扎,祂没有远离人类社会的混乱和窘境,反而主动投身其中,承受我们作恶的后果,并且用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罪恶。祂也愿意与世上的每个人建立关系,我们能够信任祂、寻求祂、亲近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