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那报佳音、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神作王了”,这人的脚登山何等佳美!8 听啊!你守望之人的声音。他们扬起声来,一同歌唱,因为耶和华归回锡安的时候,他们必亲眼看见。9 耶路撒冷的荒场啊!要发起欢声,一同歌唱。因为耶和华安慰了祂的百姓,救赎了耶路撒冷。10 耶和华在万国眼前,露出圣臂,地极的人都看见我们,神的救恩。 这几个星期我们一直不断的借着以塞亚书来报佳音。这也是马可给我们印证以塞亚书里面上帝所报的佳音。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完完全全的成就了。虽然这个佳音在主耶稣诞生前的几百年已经开始宣告,并且也在历史的过程当中,断断续续的,部分的,有时候也或多或少实现的,但是还没有来到一个更加全面根本实现的画面。各位弟兄姐妹,我们读圣经尤其是哪些所谓的预言,我们过去对预言的了解不是很恰当。就是以为事情发生以前先告诉你,然后等着某一件事,某一个时候,它就实现。说这是预言或者说是实现。这固然是。但预言实现的方式,圣经并没有说只有这样的方式。它可以是上帝向着百姓说我将来要,我要,但是我要做,并不是表示只是那某一件才是实现的。可以是从现在开始,它可以断断续续、可以陆续、可以有时候部分、可以有时候看到神所应许的其中一些开始实现,但并没有完满的实现、它可以继续的再不断再做下去。神并没有说这一段经文,是指那一件事才叫做应验。这是我们人为的解释。这是我们对预言的一个了解并不是由圣经直接提供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我们把旧约到新约重新很仔细的再读一遍的时候,尤其是来到新约,犹太人了解上帝的所谓应许的实现是可以多次的。这一次他看到在历史的这一段里面,这个应许的某一部份,但是还没有完全。他知道还可以继续再等。就好像在以塞亚书第2章的耶路撒冷。约翰在巴摩岛,借着启示录给我们看到。原来最后还要推向一个更远的从天降下来的耶路撒冷。那样的耶路撒冷就符合以塞亚书第2章完美的耶路撒冷。而不是中东的耶路撒冷什么时候出现。神借着耶路撒冷要完成的心愿,最根本的部分,按照主耶稣自己和新约教会给我们的见证最根本的已经实现了。如果我们还要等到中东耶路撒冷配合的话,这样的一个了解就使到我们不能够完全的掌握,不能够完全的信服,不能够完全的被激动。 正如《使徒行传》一样的第一代的犹太信徒彼得,保罗他们,非常激动地看见事情已经成就。从此以后,就持守不管现实怎样冲击和打击,他们都不会动摇就是因为看见,在基督的身上,上帝对于他们这一犹太民族的应许已经根本性的实现了。今天我们也继承和在这样的一个信仰里面。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看见,马可福音书的开头说: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正如先知以塞亚书上记着的:看啊,有人身在旷野喊着说。在这样的大标题底下,就引用以塞亚书。然后一直讲到主耶稣出来说,“天空近了,你们要悔改”。以这样短短的十多节做影介和开场白。这其实就是因为在以塞亚书里面,给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心愿。上帝在耶稣诞生前的几百年,已经表露。而且从那时候开始,一开始在实现。而不是等到耶稣出现的时候才叫做实现。神就开始宣告,神也开始动工。 我为什么这样讲呢?刚才所念的那一段经文,我们读圣经最怕是读的不完整,最怕是断章取义。最怕是没有把整个意思整段话读完,我们再继续读下去。这样的一个佳音报了。其实这样一个佳音从40章开始,甚至更前面的1到39章里面也有了。从哪个时候开始报,来到这边稍微告一段落。什么目的呢?我们看以塞亚书52:9-12:你们离开吧!离开, 从巴比伦出来,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要从其中出来。你们扛抬耶和华器皿的人啊,务要自洁。你人出来必不至急忙,也不至奔逃。因为耶和华必在你们前头行。以色列的神,必作你们的后盾。 从40章,安慰,安慰,要安慰我的百姓。神说我要开道路,开江河。我要施行,我要施展,在以色列百姓的身上,做一件特别的事。不断的在宣告和表达,讲完这个佳音。上帝要以色列百姓有行动有反应。这个佳音报完了做什么呢?离开吧,离开,离开巴比伦。这些佳音不是只是一个所谓预言等几百年以后才实现。祂已经是针对那个时候,开始对那个时候的人说话。要那个时候的人,对这个事情有所反应。为什么这样的佳音报了?要说离开吧!离开吧!从巴比伦出来。这整段话不论你是从40章开始一直看到这里,或者是从更早的章节,或者是从更短的42章,他们都有一个整体的连贯性。都不能够单独抽离,以为是要等到几百年以后,等到另外一件事情出现才叫做应验。这里是神已经开始要工作了,很明显的。你们离开,离开巴比伦。你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这个话本身,这个应许本身,这个预言本身,都有它的时代性和历史背景。很明显的,这段话是向当时巴比伦亡国在巴比伦充军的上帝的百姓而说的。也同时是对着灭亡了留在耶路沙冷的以色列百姓说的。 以塞亚书有一个很大的困难,我们很难确定哪一段话完完全全只在哪段时间。但是我们却可以确定它大概是在哪个背景,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里很明显的。这个时候是巴比伦刚刚亡国,就是主耶稣诞生前587和之后的几年。你看到但以里,他就是被掳被带到巴比伦的宫廷里。看到以西结和耶利米都曾经在这段时间出现,也跟着百姓一起亡国一起被掳。但是被掳跟他们能够回归,有间隔一段时间。在主前540年,这个很基本的历史背景大家都要记得,这些历史背景很重要。因为这些事实,圣经不是在讲一些苦怪灵异的事情,然后跟事件没有关系。我们的这位上帝是在人的历史当中证明祂自己显示祂自己。祂参与并影响人类的历史。祂是掌管,祂不操纵。祂透过跟以色列百姓的这个民族历史,和整个经验挂钩,来表达祂自己。知道这位神不是那种虚无飘缈,空洞的,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这种抽象的观念堆积起来的。祂是实实在在的在一个民族的兴衰血泪。人世间种种的败坏罪恶的事情里面经过走过。祂是最跟我们人分不开的这样的一位上帝。祂经过人经过的所有一切事,而在这其中祂告诉我们,祂跟我们的生命是什么关系,我们的生命可以是怎么样的,跟必须如何。 以色列人也可能这个时候,也可能是被掳的未期,有可能是主前540年,另外一个超级大国在中东崛起,并且摆平了巴比伦的波斯帝国。古列王他让凡是被他统治的,都可以回归自己的信仰。不只是犹太人,所有的民族都可以回去他自己信仰和传统。他用这样一种开放宽柔的政策,从主前587到主前540总共有47年这样一代。各位弟兄姐妹,我祖父从福建永春来到这里谋生。你说现在我想回去吗?我还要认这个祖宗吗?整个局面在新加坡过去五十年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认同在这个国土,然后我们说我们是新加坡国民。誓言不分种族,言语,宗教。我们每天都在念信约,重新定位自已。我们已经跟我们原来的老祖宗和与之相关的渊源现在已经不认同了。你可以用这个来想象一下,亡国虽然痛苦,失去家园虽然很可怕。上帝在耶利米书说:“我连根把你们拔起,拋在外国的当中。”但是另外,上帝也透过耶利米告诉他们说: “你们在异乡就好好安定下来,不要搞什么革命,不要搞什么反攻耶路撒冷,就在哪里好好建立家园,因为这个惩罚是我耶和华给的,你们要承受。”但是也可能因为这样子久了,都已经过了一代了,可以生活也不错了也安定。甚至有一些抛弃了原有的信仰,也跟当时种种的文化价值观接受了。 因为现实是人所面对的。什么耶和华上帝都保不了我。现在出入平安。巴比伦的神, 波斯人的信仰,反而我更加容易生活。我更加容易在那里存活。这有什么不好?这难道不是我们很多人的情况吗?还有多少人记得耶和华?还有多少人觉得需要继续做耶和华的子民?不需要。最重要的是我的家能够存活,我的儿女能够受好的教育。他们的前途有没有保障。如果这一切在巴比伦都解决了,那就这样好了,不需要再想什么了。各位这个是事实。虽然在圣经没有看到他们在异地,尤其是在巴比伦的情形,但是透过耶利米书,我们用推论的方式去想。 有一些流亡逃到埃及去,他们在哪里落地生根。我们看耶利米书44章8节:就是因你们手所做的,在所去寄居的埃及地,向别神烧香惹我发怒,使你们被剪除,在天下万国中令人咒诅羞辱。你们列祖的恶行。15节那些住埃及地巴忒罗知道自己妻子向别神烧香的,与旁边站立的众妇女,聚集成群,回答耶利米说: “论到你奉耶和华的名向我们所说的话,我们必不听从。我们定要成就我们口中所出的一切话,向天后烧香,浇奠祭,按着我们与我们列祖,君王,首领在犹大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市上素常所行的一样;因为那时我们吃饱饭,享福乐,并不见灾祸。自从我们停止向天后烧香,浇奠祭,我们倒缺乏一切,又因刀剑饥荒灭绝。妇女说:“我们向天后烧香,浇奠祭,做天后像的饼供奉她,向她浇奠祭,是外乎我们的丈夫吗?” 你看到人是很现实的,这群以色列百姓觉得不再死守耶和华的信仰,跟随在埃及更是有一种保佑和保障。我想我们拜神就是为了要保障自己的生活,就是寻求一种保佑。谁不愿意自己的生活安定前途得保障?上帝这个时候要重新挽回以色列百姓的心没有这么容易。正如今天一样,要重新挽回我们的心。因为我们要的,不是上帝是不是上帝。我们要的是谁能够给我保佑,这样的想法是人很自然。而我们今天信耶稣也是因为我们能够上天堂,我们能够得救不下地狱,因为福音是一直不断的这样子被传的。在这边你看到说跟上帝自己表达出来的心意有很大的差别的。 因为神自己所报的佳音是什么,我们再看回以塞亚书52章第7节: 那报佳音、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神作王了”。怎么是你做王,关我什么事,你会保佑我吗?我接下来的生活和前途,会因着你这样的一个神有不一样吗? “听啊,你守望之人的声音。他们扬起声来,一同歌唱,因为耶和华归回锡安的时候,他们必亲眼看见。”你回来锡安又怎么样。“ 耶路撒冷的荒场啊!要发起欢声,一同歌唱。因为耶和华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赎了耶路撒冷。”什么叫做救赎耶路撒冷,什么叫做安慰。 “耶和华在万国眼前,露出圣臂,地极的人都看见我们神的救恩。”但是指什么呢?是指这一整段话。 耶和华做王,是指说他回来锡安。经文本身把这样意思一层一层的展示出来。回到锡安做王,是说他安慰了他的百姓,他救赎了耶路撒冷。同时他在万国面前露出他的圣背,这整个叫做佳音。你再反复的读几遍,再想一想。到底是在讲什么,神没有讲清楚 。那么人就要解释,在这边就要很小心的解释。把它解释成上帝要为以色列人出头,让以色列人重新在中东成为一个强盛的百姓,或者是一个群体,是不是这样呢?我的答案是:不是。这里是说神要做王。那么为什么神重新回到锡安做王是佳音呢?为什么说是救赎?为什么对以色列百姓来讲是拯救?神回到锡安做王意味着什么?我们在以塞亚书里面有好几次很重要的经文,神有透露什么叫做祂做王。我们来把这经文略略的看一下。 最早的时候是先知自己本身看到耶和华是王,以塞亚书第六章,那是在第八世纪以塞亚先知蒙召的时候。而那一年,犹大一个非常能干在位超过四十年的皇帝。能够在位四十年间而又没有做错,做好事,把犹大的国事社会经济带到一个非常好的境界。那一年这个王死了,第6章: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但是没有想到就在这样一个国事昌盛,但是其实内在社会里面,却是种种的腐败。而且先知自己感觉到说我是在污秽子民的当中。外面上我们看见经济军事是强盛,但是社会里面,同时存在许许多多的败坏。就在这样一个君王过去了,以塞亚先知看到耶和华高高坐在宝座上。耶和华是王。 接下来上帝自己透过先知多次的流露出祂是王,祂也要做锡安的王。以塞亚书24章,这个王也是创造主。创世纪第一章表达耶和华是创造主同时也表达出祂是大地的王。这是古代精通的一种文化表达的方式。如果我们熟悉的话,我们就会从创世纪第一章读出这样的一个意味。以塞亚书24章第1节 看啊,耶和华使地空虚,变为荒凉,又翻转大地,将居民分散。24章到27章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表达方式的一组经文。这里面用一种超于现实的一种表达方式,来表达神的权柄和权能。在结束的时候23节那时,月亮要蒙羞,日头要惭愧,因为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作王,在敬畏他的长老面前必有荣耀。这样一个王祂现在要用祂的创造性的大能对整个大地起一个很大的变化。刚开始的时候说翻转,然后将居民分散。但是最终祂要在锡安在耶路撒冷做王。但在这边没有表述祂会怎么样子做王。 以塞亚书32章第1节,看啊,必有一王凭公义行政,必有首领藉公平掌权。在这段经文里面神在31章表达了祂对亚述的审判。接下来祂也宣告了祂要带来的一些改变和更新。32章15节等到圣灵从上浇灌我们,旷野就变成肥田,肥田看如树木。注意接下来这几句话:那时,公平要居住在旷野,公义要居在肥田。公义的果效必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