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荧幕上的这幅油彩画“主耶稣的登山变相”(1518-1520),是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拉斐尔(Raphael) 的晚期作品。据说在他37岁去世之前,这幅油画并未完全画完,后由他的学生朱里欧. 罗马诺(Giulio Romano) 来完成。如今它是收藏在梵蒂岗的美术馆里。在这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山上主耶稣的圣容的荣光显现,在他的两旁还有摩西和先知以利亚,以及三位他亲近的门徒:彼得、约翰和雅各,俯伏在这荣耀的景象里。可是,在山底下,拉斐尔却描绘出另一幅截然不同的图象,就是其他的九位门徒在与众人争论的情景,原因是他们医治不了被污鬼附着的男孩,就是刚才我们所阅读的经文记载。这九位门徒所面对的是一个亳无能力的失败困境,与山上主耶稣满有荣光的景象相比,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对比,可以说是一个反高潮的事件。今早经文的记载,作者马可就是要让我们看到主耶稣从山上下来之后,如何去解救门徒们所面临的失败困境,并且指出他们没有能力医治的原因,从而带出门徒生命的教导。故此,我把今早信息的题目定为:山底下的困境:门徒生命的领悟! (一) 门徒活力的生命是要以信靠主耶稣为基础 除了作者马可之外,马太和路加福音书也都有记载主耶稣治好这位被污鬼附着的男孩,而且与马可一样,都是紧接在主耶稣登山变相从山上下来之后所发生的事件。但是,马可对这件事情的描写却是最长且详细的,他更特别记录了耶稣和男孩父亲的谈话内容,是其他两本福音书所没有的。在马可福音书里,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奇事就是在会堂里赶鬼的事件(1:23-27),而今早经文的男孩事件是马可记载的4个主耶稣赶鬼事件中的最后一个,也可以说是最难完成的一个,因为作者马可有详细描述这污鬼的厉害。不但如此,马可更刻意的把这耶稣最后一个赶鬼的事件,放在他的第二部份的福音书里,就是从8:27(彼得认耶稣为基督) 开始一直到10:52(耶稣未进入耶路撒冷之前) 的这两章半的经文里。一般上,我们称这第二部份的福音书为如何作主耶稣门徒的教导,就是马可要告诉当时的信徒如何来跟随耶稣。也就是说,马可是要藉着耶稣的最后一个赶鬼事件,通过门徒的失败经历,把焦点放在耶稣的能力和他的话语上,告诉他的读者如何正确活出作主门徒的生命。换句话说,今早的经文表面上看来是耶稣赶鬼的神迹事件,实质上作者马可是要带出有关‘作主门徒’ 的教导。首先,马可让我们看到的第一点,就是:门徒活力的生命是要以信靠主耶稣为基础! 在这被污鬼附着的男孩事件里,马可为我们呈现了总共4幕的情景。第1幕马可记载主耶稣登山改变荣光形象之后便从山上下来,要和其他的九位门徒会合。这时候他看见有许多人围着他们,更有文士和他们争论。在马可福音书里,文士是反对耶稣的不友善势力,是与耶稣作对的。他们抓着了耶稣门徒没有能力治好被污鬼附着的男孩的失败行为,便与门徒起争论,要叫他们在群众里感到难堪,乘机羞辱他们。其实对门徒来说,他们之前曾经被耶稣差派,两个两个的出去传道,更得到了耶稣所赐给他们的权柄,有能力来制伏和赶出污鬼 (6:7,12-13) 。但是,在这一次的男孩事件里,当孩子的父亲把他带来见他们,相信他们能把鬼赶走,门徒这时却是无能为力、是彻底的失败。马可没有交待门徒为什么不能把鬼赶出,我们也不知道门徒与文士的争论内容。总之,门徒们现在面对群众与文士的处境,肯定是非常狼狈。他们的失败也的确叫他们感到困扰,为什么以前他们有能力赶鬼,如今却是无能为力呢? 当门徒们正处在争论的困境中,耶稣这时候走向他们那里问个究竟,孩子的父亲就把整个事件讲给耶稣听。从孩子父亲的口中,马可全面描述了这污鬼的厉害,它的附身所带给他儿子的病情。从这父亲所形容的孩子症状里,就像现今我们所讲的‘癫痫病发作’(epilepsy) ,但是马可并没有用到这个医学的词语,而是清楚指出他是被哑巴污鬼附着所带来的严重病情。相信这位父亲一定有听过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能医病和赶鬼,因而把孩子带来要见耶稣。但不巧的是,耶稣已经和三位门徒上了山。既然耶稣没有在场,孩子的父亲似乎相信他的门徒也应有同样的能力,因为他们是耶稣身边的跟随者,而且又是耶稣所亲自挑选的十二位。可是门徒的无能为力,叫这位父亲感到失望和沮丧:我请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他们却是不能!面对这位沮丧父亲的‘投诉’ ,耶稣以无奈的语气结束了这第一幕的情景。耶稣感叹的回答说:嗳,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 耶稣是在责备谁的不信?是针对这九位门徒,还是这孩子的父亲,还是在场所有的人?耶稣显然是以‘不信的世代’ 来统称所有不相信他的众人。换句话说,耶稣是在如此责备说:你们这时代的人是多么没有信心!耶稣显然是在责备在场的众人、特别是文士,因为他们不信耶稣的事奉和教导,才会与门徒起争论。耶稣对他们的责备,正如耶和华神对摩西所说的:这百姓藐视我要到几时呢?我在他们中间行了这一切神迹,他们还不信我要到几时呢?(民数记14:11) 所以,弟兄姐妹,我们看到当一个人的心态是一直在抗拒神和主耶稣的时候,再大的神迹奇事也未必能改变他对神或耶稣的敌对!不信神这世代的人,他们最终要自食其果。 耶稣的责备除了针对这时代不信他的人之外,当然也包括了耶稣自己的门徒。但是,门徒不是不信耶稣;否则他们也不会来跟从耶稣。门徒的所谓‘不信’ 是反映在他们对耶稣是缺乏信心的,就是他们还不能完全的来信靠耶稣。在马可福音书里,门徒缺乏信心的状况似乎一直没有改进。在这之前耶稣平静风浪的事件里,耶稣就曾经责备门徒的胆怯,对他们说:你们还没有信心吗?(4:40) 作者马可甚至形容门徒的心是愚昧和顽梗的,来表明他们对耶稣的认识是有限和缺乏信心的。在这一次他们赶鬼无能为力的事件里,马可要再次突显门徒的不能和他们的不信或缺乏信心是有直接关连的。故此,耶稣所责备的不信世代 ,也包括了门徒在内。所以,弟兄姐妹,我们看到作为主耶稣的跟随者,我们的生命是否有活力,就在於我们对耶稣的信心或信靠他有多大的程度? 另一方面,不信的世代也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就是孩子父亲所表现的犹豫不决或挣扎的信心,这也是马可要让我们看到的第二幕情景,他因此把焦点从门徒的失败转移到孩子父亲的身上,就是耶稣和他的对话里。这位无助沮丧的父亲,把他的孩子从小时候以来长期所受的折磨,再次向耶稣说明,并恳求耶稣的帮忙:你若能做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为何这位父亲以‘你若能做什么’来请求耶稣的帮助?因为在这之前,门徒并不能把孩子医好,所以孩子的父亲对耶稣的能力也起了疑惑。耶稣既刻以孩子父亲口中的‘你若能做什么’ ,来反问他:是的,你若能!在信的人,凡事都能。耶稣质问这位父亲的话可以如此解释:为什么你要对我这么说‘你若能’ ?问题不是我能不能,因为神凡事都能。对於有信心的人,什么事都能。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主耶稣要突显信心的重要性。但是,主耶稣的这句话‘对於有信心的人,什么事都能’ 是经常被人错误的来解释和应用。主耶稣的这句话不是要指出只要我们有信心,神就会为我们成就一切;又或者我们什么事都能做,好像信心让我们无所不能。难道神因为看到我们对他是有如此巨大的信心,他不得不应允我们一切的要求?如果我们看待信心是这样的话,信心就成为勒索神的工具了。要正确了解主耶稣的这句话,我们要明白耶稣所讲的‘有信心的人’ 指的是谁?首先,耶稣是指向他自己:他是有信心的人,有别於不信的世代,因为他是完全相信神的人(参14:36) ,神的能力也就通过他来彰显。因此,他自己要成为所有‘相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