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lom,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Christ. We’ve just completed our sermon series on James [i] and the Hallel Psalms [ii]. We touched on some practical topics and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Reach Us
+65 6223 5203
Shalom,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Christ. We’ve just completed our sermon series on James [i] and the Hallel Psalms [ii]. We touched on some practical topics and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刚才我要求你们一齐来回应今早经文每一节的后半段,而且都是重复同样的字句: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很明显的这是一篇对唱式或启应式的感恩赞美诗篇,诗人作诗的目的,就是要会众在敬拜或欢庆的场合里,来一齐参予称颂神恩典的作为。按照犹太人传统的礼仪,每一节的前半段是由带领敬拜的人如祭司来独唱,而后半段则是由诗班或会众重复的来和唱‘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在我前一次的讲道里,我有提到诗篇113到118篇被犹太人统称为‘埃及的哈利诗’ ,而哈利(Hallel)就是赞美的意思。在每年三大的节期,就是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里,他们都要恭唱这些称为‘哈利诗’ 的赞美诗篇,来称颂神带领他们的先祖出埃及的救赎。今早的诗篇136篇虽然没有被编列在这些哈利诗集里,但犹太人都称这首诗篇为‘大哈利诗’ (伟大的赞美诗) ,有学者更坚称这首诗是逾越节必唱的颂歌,甚至有人还称它为是以色列‘国庆的哈利诗’ ,可见它在整本诗篇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对我们来说,这不断重复的后半段好像很是沉闷,但它的重复也同样可以提醒我们,我们的生命存在和所拥有的,都是来自於神那坚定不移的慈爱和他大能的作为。所以,我把今早信息的题目定为:一位爱无穷恩无尽的神!简单的来说,这诗篇的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就是神的慈爱、神的恩典随处都在:从创造开始到救赎的工作,再从救赎到神的子民可以承受神所赐的产业,这整个历史昼面的背后就是神的爱、神的恩典,而且它是永远长存的。故此,诗人要 呼召神的子民都要来献上他们感恩的敬拜,因为恩典总是要求感恩来作为回应。正如神学家巴特(Barth)所说的:恩典和感恩,正如天与地彼此相属。恩典引发感恩,好像声音引发回声;感恩伴随恩典,有如雷声伴随闪电。Grace and gratitude belong together like heaven and earth. Grace evokes gratitude like the voice an echo. Gratitude follows grace like thunder lightning…
I’ll like to start today’s sermon by addressing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That elephant is the issue of faith healing. What is faith healing? Faith healing is healing through…
There are moments in our lives when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ay. A Presbyterian Church member, who’s a lawyer, received news that a ship had collided and sank. His…
The Egyptian Hallel Psalms which we have been covering has the Exodus event as the backstory. And when you think about Exodus, you might assume that the spectacular plagues and…
Were you ever in a fight where you knew you could not win? A fight where you felt utterly helpless against defeat? I know it sounds cowardly. I know it…
Brothers and sisters, we come to church every Sunday for corporate worship. In the worship liturgy, there is always time set aside for singing songs and praising God. It could…
从这个主日开始,华英崇拜的讲台将会是一系列的诗篇信息。今早的诗篇是113篇,从这诗篇开始一直到118篇,它们连结形成了一组的赞美诗集,被称为埃及的 “哈利” 诗 (Egyptian Hallel) 。 “哈利” 是赞美的意思,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哈利路亚的前面两个字。按照犹太人敬拜礼仪的传统,在每年的三大节期,就是: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时,他们都要在圣殿或在家里咏唱这一组的诗篇;由长老或家长带领,一齐追述他们先祖出埃及的历史事件,来颂赞神的救赎恩典。例如,113和114篇大多是在逾越节的筵席前咏唱的,而115至118篇是在筵席之后才唱的。主耶稣在受苦之前晚餐最后所唱的诗,大概就是这几篇(参马太26:30; 马可14:26) 。因为这一组的诗集与出埃及的救恩有关 (虽然只有114篇直接提到出埃及的事) ,所以被犹太人统称为埃及的哈利诗。 在这一组的诗集里,我们要进入诗篇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色列人对神的祷告和赞美的内容,叫我们能正确明白,到底什么才是赞美神和为何我们要赞美他?诗篇113篇被编排为哈利诗集的起首,我想是有一定的原因,因为诗人向世上的人,特别是当时外邦的异教徒,提出了一个挑战:有谁的神明可以像我们耶和华的神,值得被世人赞美的?诗人就因此提出了他的理由,也同时为接下来的五首诗篇铺路,以一连串的共同赞美主题,从个人和群体的感恩来表明他们民族的救恩特色,就是耶和华神向他们所彰显的无条件的盟约恩慈。现在,就让我们耒看埃及哈利诗集的第一篇:诗篇113篇。 (一) 神的子民应当要称颂主名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赞美诗,第1节以赞美作为宣召的开始,最后也以赞美作为结束。华文圣经的翻译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英文圣经一般上也是译作:Praise the LORD! 但是,它们都是按照希伯来文圣经的意思来翻译的;原文直接的翻译应该是:哈利路亚!刚才我已经说过,哈利 (Hallel) 就是赞美的意思,是个名词。在后面加上 “路” ,哈利路 (Hallelu) 就变成为动词,是带有命令的语气 (imperative) ,而且是针对多数人而发的。也就是说,哈利路就是:你们要来赞美的命令动词。最后的 “亚” 可译作 “耶”…
我的儿子在星州幼稚园上学,其中一课是用成语故事教成语。所以,我儿子就学会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我为了让我儿子多了解,多学习一些成语,我自己就教导一些相反的成语。比方说他学了“乱七八糟”,我就教他“井井有条”。他学了“齐心合力”,我就教他“各自为政”。因此,难题就来了。你们认为跟“守株待兔”相反的成语是什么?是不是好像没有很直接的成语。所以,我就在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故事是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自己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所以,一般人就用这个成语来表达不知变通,死脑筋,墨守成规的意思。如果照这个意思,相反的成语就有如“随机应变”或“标新立异”。不过,既然是成语故事,我比较看重这个故事的情节。我想,这个农民在树根旁边等待兔子,再次自己撞死在树根上,这是什么样的心态?这是一种贪图不经过努力,而想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所以,我要趁机教导我儿子不要成为这种痴心妄想,空等待的人。然而,“等待”本身是没有什么不对。忍耐也是一种美德。我也要教导我儿子学习忍耐,等待,而不是像一些爱哭闹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如何教导我的儿子学习忍耐,而又不是“守株待兔”的等待? 所以,我就说“守株待兔”的相反成语是“蓄势待发”。你们肯定会想到比我更好的相反成语。不过,我蛮喜欢我自己的诠释。“守株待兔”和“蓄势待发”,这两个成语都有等待的含义。可是,在心态上,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等待。守株是被动的,蓄势却是主动的。在蓄势的时候,你必须养精蓄锐。你必须有所准备。你所期待的后果,跟你的安排与行动必须是吻合的。待兔是被动的。待发却是主动的。在待发的时候,你不是等待兔子自己送上门,那是没有头绪的等待,那是侥幸的等待。在待发的时候,你是等待时机成熟。你知道有该做和不该做的时候。你在掌控局面。你看起来是等待,不过你真正的目的是行动。当我想到这两个成语的时候,我意识到,其实等待也是一门学问。今天,经文的主题是忍耐。你们认为经文里的忍耐,是“守株待兔”的等待,还是“蓄势待发”的等待? 老实说,现今社会最缺乏的就是忍耐等候。我们什么都要即时的。生活中,我们吃饭用快餐。买东西送东西用快递。我们的娱乐,要即时的快感。我们的学习,要即时的帮助。这样的习惯也延伸到工作。我们要即时的果效。我们要即时的改变。我们要即时的服务。我们要即时的回应。从生活到工作,甚至教会也是如此。敬拜要即时的感受,团契要即时的感情,困难要即时的解答,事工要即时的发展。但教会需要的不是即刻的‘即时’,而是及时雨的‘及时’。‘即时’与‘及时’有着微妙的不同。“及时”与“即时”两词有同义的部分,也有不同义的部分。“及时”与“即时”都有“马上、立刻”其中一个含义,但“及时”还有抓住时机、适时的意思。不是每样事情都是‘快’就是‘好’。特别是在言语方面,在对的时候说该说的话才是最重要的。比方说讲笑话。有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一位谐星,你这次跟这位搞笑天王合作,你最大的收益是什么?他说,我这次很荣幸能够与搞笑天王合作。我从天王那里学到,最大的功课,最难以忘怀,最刻骨铭心,就是,(假装忘了),啊是的,我常记在心,永远难忘的功课,就是喜剧时间点(comedic timing)。由此可见,特别在言语的事情上,及时雨的‘及时’胜于即刻的‘即时’。 在雅各书,就像旧约的智慧文学箴言一样,非常强调言语的纪律。第一章,第三章雅各都提醒教会信徒要懂得勒住舌头。其实,在忍耐等候的课题上也是一样。当我们不愿意忍耐,总要即时的改变,即时的表态,勒不住舌头,就难免发生言语的过犯。经文提到了两种言语的罪。第一个在第九节:“9 弟兄们,你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埋怨让我们联想到以色列人是如何在旷野埋怨摩西,埋怨亚伦,埋怨上帝。但是,这里的埋怨不是那种埋怨,而是被苦待的哀声。这种埋怨是用于以色列子民在埃及为奴的叹息哀求。 出埃及记2:23 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哀求,他们的哀声达于神。 24 神听见他们的哀声,就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 出埃及记6:5 我也听见以色列人被埃及人苦待的哀声,我也记念我的约。 所以,这种彼此埋怨不单只是说你不好,他不好,而是一种被苦待的指控。我先前有提到罗马社会的贫富悬殊,有钱人欺压穷人的实际情况。如果是这样,他们彼此抱怨社会的不公义有何不可?为什么雅各要阻止他们呢?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审判的主权在于神。主内弟兄姐妹一定要避免彼此论断。雅各之前就说到2:13 “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当我们觉得事情不公平的时候,我们以为只有我们的看法才是对的。我们只要上网看看,批评政府的言论处处可见。政府的政策当然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不过,我也察觉到很多人自以为是,毫不留情地批判,看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却盯住别人眼中有刺。我们几时都变成审判官了?只有神是审判的主。 第二个言语的罪在第十二节:“12 我的弟兄们,最要紧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着天起誓,也不可指着地起誓,无论何誓都不可起。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这里的起誓不是指公堂上,或公文里的起誓,那个是法律程序的需要。这里的起誓是为了要使所说的话更有可信度而做的誓言。这样的习惯在当时是很普通的。可是,耶稣却认为不单是在公堂上,公文里要说真话。就在平时就要毫无虚言。这是因为真理必须是你的本质,而不是需要的时候才说真话。马太5:20 “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为什么耶稣这么坚决呢?因为天国的子民必须是象征真理的子民。 如果耶稣已经把他的旨意讲明了,为何有些人还会耐不住,要用起誓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呢?其实,不管是起誓,还是论断人,都跟缺乏忍耐等候有关系。我们论断人,是因为我们要即时的裁决。虽然改变不了不公义的现实,不过至少在思想,在言语上,我们已经审判完毕。所以我们论断人,埋怨人。我们起誓,是因为我们要得到即时的信任。我们不要等待真相大白,清者自清,所以就以神的名许下重话。其实,这只是心虚的行为。在新约里面,唯一起誓的人就是彼得。马可14:71 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结果,彼得说的却是谎言。真理是值得等待的。 英文有一个词:Quiet Confidence 我把它解释成‘沉稳的信心’。这就是‘蓄势待发’的等待。这就是为了要有适时的说话,及时雨的行动,而如今忍耐,等待时机。这信心从何而来?这信心的内容是什么?这信心就是真正认识上帝。雅各在11节说: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你相信吗?雅各信,所以他肯定地说:主来的日子近了。他也说: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雅各因为认识上帝,他相信神的审判就像及时雨一样,时候到了必然来到。这种沉稳的信心就像一个耕田的农夫。撒种的时候离收割的日子还很遥远。但是,因为他对季节的认识,他知道急也急不来,拔苗助长也没用。反而是现在就要凭信心撒种,耐心等待‘秋雨春雨’的来临。他知道时间到,雨就来,所以现在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安排一切,蓄势待发。 弟兄姐妹,苦难是人生少不了的。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也许追求即时的解决方案。有些教会奉主的名,指着圣经做出各种荣华富贵的承诺。有些人从政府埋怨到新移民,从老板埋怨到同事。这些都是反映我们对神缺乏沉稳的信心。雅各要我们已众先知为榜样,并称他们为有福的人。有福的人指的就是被神接纳的人。这里的重点是神,神才是裁决一切的审判的主。然而,审判是要等待的。众先知都必须经历这样的等待。在神的审判还没有来临以前,他们宣讲神的话,需要的就是沉稳的信心。不相信的人大有人在,包括祭司,包括君王。但是,埋怨也没用,起誓也没用,既然相信神的话,只有耐心等待神审判的时刻。 今天经文的主题我想了很久,最后我命题为‘有所期待的有福人’。因为我相信,有所期待就是一种福分。有些人怨天尤人,有些人夸大其词,他们没有期待,所以需要即时的泄愤,即时的说服力。有期待的人不需要这些。他们的神按时带来公义和平。所以他们与世无争,言谈自若。我要成为这样‘有所期待的有福人’。
In the previous sermon, we talked about the Merchant class of the Roman society.[1] In today’s passage, James continues his criticisms of the rich. But this time, he does it…
Let’s begin with an experiment. Imagine that you’re buying something from an electronics chain store. As you’re checking out, the cashier tells you that another store in the chain has…
In today’s passage, James continues to paint a picture of a Christian community deeply divided, and marked b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unwholesome practices. In the preceding verses he briefly talked…
“Who is wise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you?” James started today’s passage with a question, and it is a rhetorical one. It is rhetorical because James isn’t genuinely asking and wanting…
Introduction Have you ever been hurt by something someone said to you? Have you ever said something and regret it the moment after you said it? Human speech is very…
Today, the Christian world is divided into the Protestants and the Roman Catholics. On the surface, this division seems to be based on different practices. If you were to ask…
Today’s passage is a continuation of last week’s topic of favoritism. However, I’ve intentionally covered favoritism fully last week, so that I may reflect on a specific issue in today’s…
In the Gospel of John, you do not find the familiar Christmas stories of Mary and baby Jesus. Instead, John introduced Jesus as the “the light that shines in the…
雅各书1:19 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20 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 21 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 22 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 23 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 24 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25 唯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26 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 27 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今天的讲道简单易懂。我把它浓缩成三个字:听、行、明。听就是聆听接受神的道。行就是要遵行活出神的道。明就是要明白清楚神的道。听、行、明,简单易懂,那又为何往往看不见,也作不出其中的转变呢?永生传道上星期已经讲了理由:“14 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 15 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我们不听、不行、不明是因为我们的私欲抗拒了神的道。既是如此,我们要认真探讨我们的私欲,这样才能釜底抽薪,对症下药。 就拿第一点‘听’来打个比方。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不听吗?你知道我们的私欲是什么吗?我知道,因为我的私欲最多了。当你要我听的时候,我的心里却是要说,我的私欲就是要讲。你要我听,但是在心里,是我要你听。我们的私欲就是要说。你知道为什么我们都有说的私欲,而缺乏听的能力吗?那是因为我们打从心里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所以,人家没说几句,我们就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就算我没有机会立刻讲,不过,也不表示我在听,因为我在心里已经开始讲话了。你说,我也在说。你一定有经验过,有些人表面是在听,不过你感觉他只是在等你讲完,轮到他讲。其实,我们的私欲是想说,不想听。除非对方是大有来头,或者是你敬佩的人,又或者是口才一流,要不然,我们都是想说,而不是想听。 不过,我想这个私欲是无可厚非的。当我们小的时候,样样都听别人的。但是随着教育,生活经验,我们必须有主见,做决定。慢慢的,我们的思想根深蒂固,我们的言语也越来越有分量。渐渐的,我们肯听得时候也就越来越少,我们对人的态度也就更加理直气壮。这样子,心中也随着时间,就累积了不少大道理。哎哟,大家不要看我年纪轻轻,其实我对许多事情也有我的大道理。我这个年纪都已经是常常按耐不住自己的主观意见。在座的许多长辈,比我更增添几十年的囤积,想必是更难压抑,想要表达自己的欲望。“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那这谈何容易?特别是争论性的话题,那就好比螳螂挡车。有时,两方面争论起来,是意见又加上情绪,只差没有动手打起来。 在雅各书的处境,他们争论的课题很可能是社会的贫富问题。这样的事司空见惯,就算到了今日也是常有的事。在美国,华尔街的有钱人越来越有钱,可是穷人,失业的,付不起医药费的却越来越多。怎么解决?两个政党,两种选民争论不休。一边是要有钱人交更高的税,另一边是要减少国家福利的开支。在新加坡,因为城市化,国际化的关系,贫富悬殊的问题是避不开,而且更加严重。不管你跟任何人谈,应该都对这个课题有强烈的意见。贫富悬殊的课题难免演变成阶级斗争的课题。在雅各的时代,有的人甚至想要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他们愤恨社会的不公义,他们以为自己的想法方法才是对的。总的来说,不管是贫富的问题也好,或者是其他的生命课题也好,我们总有自己的主见,我们有维护自己的想法的私欲。“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这的确不容易。 但是如果认清了私欲,情况就可以迎刃而解。这就是所谓的“明”。雅各说“26 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信仰这种事情骗不了人,只有你自己骗自己。你说你信,可是你只想自己做自己的,那怎么可能有改变?别人也不会看出什么改变。到头来你只是自己骗自己。这点你必须看得明明白白。这就是所谓的“明”。你要改变吗?你要,就得勒住你的舌头,更要勒住你心里的舌头。这样神的道才能听得进去。要不然,信等于没有信,因为道根本没有进去。你只是在听自己的话,你不是在领受神的话。“快快地听”并不是叫你什么都听。当然,辨别神的话是非常重要。不过,“快快地听,慢慢的说”表达的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克制自己‘说’的私欲的决心。你要勒住自己的舌头,神的道才有机会进去。 勒住了他们的舌头,雅各告诉他的教会“20 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人的怒气虽然给你泄愤的力量,你也会觉得自己是对的,你的怒气给你一种正义感。不过,这达不到神的义的标准。你可能会说“神不是有怒气吗?耶稣不是有怒气吗?为什么人的怒气就不同?”神的怒气有救赎,有复兴,你的有吗?耶稣的怒气有虚己,有牺牲,你的有吗?人的怒气就不同。贫富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但是神的国不是以武力来成就。神的道是相反的。马太5:5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7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神的道是温柔、是怜恤、是和睦。难怪雅各告诉他们“ 21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他们唯有放下心中的愤恨,心中的自以为义,这样才能领受神的道,以温柔、怜恤、和睦完成神的国度。 我们暂且撇开贫富的问题。我们扪心自问。如果你信主多年,这些年来,你改变了多少?你改变多少就是神的道你听进去多少。你如果没有改变,那什么都是假的。因为你不‘明’。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神的道在讲,你也在讲,那还听什么。那又何苦自欺欺人?想改变的话,勒住你的舌头吧。 听、行、明。行的方面,我们的私欲又是什么?雅各用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23 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 24 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大家看镜子的时候会不会很专心?多少都会啦。不管是男女老幼,总是会用镜子来欣赏自己的缺陷美。大家看我的外表就知道我不常照镜子。因为我太帅了,往往看了镜子就傻眼,走不开。不过,不管你如何专心,花多长的时间,一旦走开,我们就不去想它。雅各的重点是那个相貌的印象只是暂时性的。除非你是艺人上节目,或者你是青少年,要不然镜子里的相貌看了就忘了。 这个比喻所表达的私欲又是什么呢?私欲就是我们不想改变。也许我们自满,也许我们懒惰,也许我们叛逆,不管是哪一个原因,我们并不是为了改变自己而听道。若不是如此,听了又怎么会行呢?你也许会说:那是因为道理不够好,所以没有改变的冲动。弟兄姐妹,你把次序倒反了。我承认有时很厉害的讲员能使听众生命改变。不过,许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停留在心动的阶段。你可能会有感动,可能你在当时,会立志做一些改变,不过往往时间一过,感动就随风而逝。因为我们有我们的老习惯,我们的老方式,我们的老想法。心中的感动是胜不过改变的麻烦,改变的牺牲,改变的累赘。不改变是最自然的事。 可是,青少年看镜子就不是如此。他们在发育的时候,自我意识很强。他们以为别人都在注意他们的外表。所以照完镜子后,还是不断地弄头发。如果发现有青春痘,他一整天想的就是那颗青春痘。我当然不是要大家这样照镜子。不过,我希望大家用这样的方式听道。因为这样的听法,才是真正的‘明’。明白什么?雅各说:“27 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我们之所以有不想改变的私欲,是因为“22自己欺哄自己。”我们以为没有人在看。我们以为已经够好了。我们以为心动就够了。可是,真理是什么?真理是:我们的行为都在神我们的父面前。而天父要的是那“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我们必须“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如果是这样,如果你是真正的‘明白’,那你还会这样随便地照镜子吗?你不怕神在看着你的世俗污秽吗? 神的道就是我们的镜子。雅各说:“25 唯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我们应该是带着寻求改变的心态听道。那我们听得时候,其实就是在看自己,然后我们就一直想怎么改变。如果没有改变,再回到神的道那里,再听,再看,然后再‘行’。反反复复的听了就行,行了在听,自己才会清洁,生命才会改变。听、行、明。你要是真的‘明’,你就自然会‘听’,会‘行’。 我想回到贫富悬殊的课题来做总结。雅各要教会‘听、行、明’,是因为有很实际的景况。我们基督徒在财富的事上,是有原则的。在雅各的时代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如今,原则上就是要照顾群体里面软弱无助的人。我们是财富的管家,而不是财富的主人。别人的富裕我们也不用羡慕,生气也没用。但是,我们的财富却是看顾人的资源。教会可以没有敬拜赞美,却不可以没有慈善扶贫。这就是如此重大的事情。(注:这里当然不是指教会真的可以没有敬拜赞美,而是比较敬拜赞美与慈善扶贫的关系。旧约先知多处提到,没有社会公义的敬拜是虚空的。比如:以赛亚书58:5-8;阿摩斯书5:21-24;弥加书6:6-8) 我们当听的道,就是我们必须看重我们群体的责任,看轻我们个人的所得。我们当行的道,就是在小事上以温柔谦卑对待所有的人,不可以大小眼。在群体的事上,支持我们帮助人的活动。我们感谢莉莉长老,美伶长老,风宁长老的辛劳,我们继续与他们同工。在国家与国际的层面,我们必须关心贫富悬殊的趋势,支持造福人民的政策。这是当行的道。我们当明的道,就是我们人要改,天父要看。愿神帮助大家。
Introduction Who of us here have never experienced any trials or temptation in our lives? No one? I believe that all of us have experienced some forms of trials and…
This is the first Sunday after Easter, and we shall embark on a new sermon series now that Mark is over. Since the theme for the church retreat this year…